shouye

文化 艺术 文学 连载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游 保健 移民 职场 投稿

新闻 评论 社区 科技 网闻 体育 娱乐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退休是一个新的起跑点,许多人准备开始探索新事物、好好陪伴亲人、保养身体;但刚退休的这个过渡阶段并不容易适应,很多人离开职场后生活失序或没有目标。所以,退休后你仍需积极活动、融入社会,才能活得幸福充实。
生活心灵胶囊

对许多人来说,退休就代表自由了,卸下职场责任,你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实现梦想。可以做什么呢?1.去梦想之地旅游。2.学新技艺或培养新爱好。3.重拾昔日爱好。4.注重身体健康。5.回馈社会。6.家族聚会。7.寻求个人成长。8.接受挑战。9.参加探险活动。10.来点小乐趣。

编者按:作者撰书分享二十年学习萨提尔的美好经验,书中提及冰山对话的方向之一为“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人的关注”,本文举个案说明藉由同理心技巧、关心与好奇心驱使当事人启动自我觉知,进而看清自己的内在,达到自我疗愈。

我参加萨提尔模式二〇〇一年专训,二十年来我经常“思索冰山”,意图更深入“理解冰山”,每当我以为理解透澈了,又会对冰山有新发现,冰山是个太美丽玄妙的隐喻。

溪边的河堤上老黄牛正神态自若地低头啃着青草,可爱模样相当吸睛又非常疗愈人心。这一幅融在大自然中的画卷,呈现了春日乡野一片岁月静好的美感。

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演讲。当时,我已在各地演讲数百场,经验丰富,按理说,讲坏的概率不高。但事实上,由于某些原因,我对这场演讲特别在意,患得患失。上了讲台,越想讲好,就越不容易以平常心面对,结果是:讲得烂透了。

作者与父亲有着长达18年的零互动,因为一场机遇学习了萨提尔模式,练习用丰富的眼光去看事情的全貌,借此爬出了人生的谷底,并开始跟父亲一起经历破冰之旅,在和解的路上让亲子关系更紧密、更靠近。

灯使用完后,该不该关灯?一对夫妻为此小事争吵了20年。先生在作者的引导下,经历了回溯童年,自我觉察,最终理出头绪,洞察到不关灯的背后原因;一旁的妻子听闻后豁然明白,全然接纳丈夫的行为,不再坚持关灯省电。

成年子女对父母讲话不客气、不耐烦,为人父母该如何沟通不至于伤了亲子关系?作者在这个亲子冲突的小故事融入了诸多亲子沟通的诸多元素,包括如何安定自己,如何安定孩子,如何与孩子正念沟通以化解冲突。

年纪不是拒绝“开始”的理由,没时间也不能充当借口,如果很重视某件事,那么,“开始去做”一定是排在优先顺位。

每一个当下我都选择重新定义自己,拿回自己生命的选择权。选择回到自己身上,因为这一切真的跟别人没有关系。光是愿意承认跟别人没有关系、每一个当下我都愿意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就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勇气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说出那一句:我愿意为我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这么做,你比你想的还要更勇敢。

先把焦点转向自己有什么能力、自己能做什么事。没有一个人是什么都不会的。活了五十年,一定拥有自己独有的能力。即使那份能力不能产生金钱等利益也没关系。教孩子打棒球会得到“谢谢”的回馈,这种喜悦是金钱买不到的。

如果压力已经让你感到生气和不满,可以试试这些消除压力的技巧,帮助您恢复平静与安宁,同时也帮助您在压力变得太大之前控制压力。这些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运动、做瑜珈、充足的睡眠、开怀大笑、健康饮食、精油泡澡、听音乐、跟朋友聊天、冥想、或使用电动按摩泡脚机等。

谈到节俭,有一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艾米·达西辛(Amy Dacyczyn)。达西辛是一个母亲,为了维持收支平衡,她开始养成节俭的习惯。没想到,她的节俭习惯出现了一个奇迹,就是著名的《节俭公报》(Tightwad Gazette)。尽管书名叫《节俭公报》,但书中讲的可不是教条式的节俭。你会在书中看到关于谨慎消费、自己作主,如何获得超越物质的满足感等宝贵建议。无论你想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还是想省钱,《节俭公报》蕴藏的智慧都值得你来体验。

科技业机台放“绿色乖乖”,国税局柜台摆“麦仔茶”,警消及医护上班拒凤梨与芒果,天空飞行的机师、空姐怕“醉鸡”,讨海人忌讳饭桌吃鱼翻面,各行业神秘禁忌,信不信由你。

孤独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现在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也会让人睡不好,经常做恶梦。因此,寻求方法来缓解孤独感对健康是很重要的。

父母面对生活压力不要闭口不谈,不要隐瞒,不要把情绪藏在内心。压抑的情绪会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不知不觉地,当内心忙着向孩子隐瞒情绪时,我们就疏远了孩子。闭口不谈一点都不能保护他们。一起哭泣、分摊愤怒,这跟分享喜悦一样重要,能让我们感受到连结,感觉彼此合而为一,帮助父母不去害怕孩子的反应,也能不那么为孩子担心。而孩子则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因此拥有了了解父母的关键。

从写一封我们不会寄给孩子的信开始,是有帮助的。写在纸上能帮助我们厘清自己的情绪。想要感受爱,先排出毒素是很重要的。否则,毒素会污染爱,而让我们无法去爱。罪恶感和羞愧都没有帮助,请正视现实。

摆脱情绪勒索,绝对不是自私的;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纯粹的、感受到关系中最重要的“爱”-- 这才是关系中最重要的元素。而我们,只是想要找回关系最原本的样子。当你决定要踏上这个改变的过程时,请相信自己的决定。

当你与情绪勒索者互动,想要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情绪界限时,请记得以下重要口诀:停、看、应。

当你与情绪勒索者互动,想要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情绪界限时,请记得以下重要口诀:停、看、应。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界限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担心:“虽然他这样让我不舒服,可是,会不会是因为,我真的抗压性太差?还是说,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当你觉得在这段关系中,渐渐耗损了你的能量,并且让你对自己的感觉愈来愈糟时,或许这促使你翻开这本书,也促使你开始想要做一些努力,来改变你目前的生活,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当我们看清楚情绪勒索的互动模式,以及身处在这样的关系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之后,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不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自己的人生不再总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要怎么做,才能摆脱情绪勒索的关系?

当我们很在意别人感受、但却不习惯尊重自己感受时,面对别人的感受,我们内心很可能是有情绪的。我们会太习惯替别人的情绪与感受负责,太希望别人“情绪可以好一点”。

当我们很在意别人感受、但却不习惯尊重自己感受时,面对别人的感受,我们内心很可能是有情绪的:

两岁的贝雅绝望地抽噎着。她的杯子从手中滑落,而妈妈刚刚为此吼了她。她明明不是故意的!

“老师,如果我的困扰最主要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那么,我要怎么‘提升我的自我价值感’呢?是否我应该要去完成很多成就?挑战很多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功。心理治疗师说,精神坚强的孩子能够在挑战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从失败中学习。不过,父母若想培育内心强大的孩子,必须避免一些会剥夺孩子精神力量的教育方式,比如预期完美、溺爱孩子、避免听到孩子抱怨、确保孩子待在舒适圈等等。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帮助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建立自信。

“老师,你说自我价值感低落的人,很容易陷入情绪勒索……可是,我觉得自己还算有自信,我对我工作的能力蛮有信心的,这样不算是有自信吗?这和自我价值感有什么不一样?”

共有约 49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