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文化 艺术 文学 连载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游 保健 移民 职场 投稿

新闻 评论 社区 科技 网闻 体育 娱乐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编者按:诈骗猖獗的时代,年长者是诈骗集团锁定的对象。本文提供几个实用的建议,教读者如何洞悉诈骗者惯用伎俩,以及在台湾地区,如何善用政府资源进行反诈骗,避免遭受钜额损失。
EQ充电站

对许多人来说,退休就代表自由了,卸下职场责任,你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实现梦想。可以做什么呢?1.去梦想之地旅游。2.学新技艺或培养新爱好。3.重拾昔日爱好。4.注重身体健康。5.回馈社会。6.家族聚会。7.寻求个人成长。8.接受挑战。9.参加探险活动。10.来点小乐趣。

收纳对孩子而言不只是帮忙,而是他们作为家中一份子应该付出的努力。收拾家里不仅仅是替妈妈分担工作,更是孩子身为家庭一员的功课之一,孩子不但可以从过程中学习如何从小地方努力,更能借此增加亲子关系。

编者按:作者撰书分享二十年学习萨提尔的美好经验,书中提及冰山对话的方向之一为“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人的关注”,本文举个案说明藉由同理心技巧、关心与好奇心驱使当事人启动自我觉知,进而看清自己的内在,达到自我疗愈。

我参加萨提尔模式二〇〇一年专训,二十年来我经常“思索冰山”,意图更深入“理解冰山”,每当我以为理解透澈了,又会对冰山有新发现,冰山是个太美丽玄妙的隐喻。

我还没有小孩之前,偶尔会听到“别人不用给孝亲费,为什么我要给?”、“为什么每个月要上缴这么多,我自己都养不活了”,也会听到“我爸爸妈妈很小气,不让我出国读书”这样的抱怨。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经常在想亲子间的金钱关系。

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演讲。当时,我已在各地演讲数百场,经验丰富,按理说,讲坏的概率不高。但事实上,由于某些原因,我对这场演讲特别在意,患得患失。上了讲台,越想讲好,就越不容易以平常心面对,结果是:讲得烂透了。

作者与父亲有着长达18年的零互动,因为一场机遇学习了萨提尔模式,练习用丰富的眼光去看事情的全貌,借此爬出了人生的谷底,并开始跟父亲一起经历破冰之旅,在和解的路上让亲子关系更紧密、更靠近。

灯使用完后,该不该关灯?一对夫妻为此小事争吵了20年。先生在作者的引导下,经历了回溯童年,自我觉察,最终理出头绪,洞察到不关灯的背后原因;一旁的妻子听闻后豁然明白,全然接纳丈夫的行为,不再坚持关灯省电。

成年子女对父母讲话不客气、不耐烦,为人父母该如何沟通不至于伤了亲子关系?作者在这个亲子冲突的小故事融入了诸多亲子沟通的诸多元素,包括如何安定自己,如何安定孩子,如何与孩子正念沟通以化解冲突。

年纪不是拒绝“开始”的理由,没时间也不能充当借口,如果很重视某件事,那么,“开始去做”一定是排在优先顺位。

科技业机台放“绿色乖乖”,国税局柜台摆“麦仔茶”,警消及医护上班拒凤梨与芒果,天空飞行的机师、空姐怕“醉鸡”,讨海人忌讳饭桌吃鱼翻面,各行业神秘禁忌,信不信由你。

有时候,我们既不懂得说“好”,也不懂得说“不”,我们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只不过,这并非源于对他们需求的尊重,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采取立场的能力。

父母面对生活压力不要闭口不谈,不要隐瞒,不要把情绪藏在内心。压抑的情绪会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不知不觉地,当内心忙着向孩子隐瞒情绪时,我们就疏远了孩子。闭口不谈一点都不能保护他们。一起哭泣、分摊愤怒,这跟分享喜悦一样重要,能让我们感受到连结,感觉彼此合而为一,帮助父母不去害怕孩子的反应,也能不那么为孩子担心。而孩子则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因此拥有了了解父母的关键。

从写一封我们不会寄给孩子的信开始,是有帮助的。写在纸上能帮助我们厘清自己的情绪。想要感受爱,先排出毒素是很重要的。否则,毒素会污染爱,而让我们无法去爱。罪恶感和羞愧都没有帮助,请正视现实。

聆听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总会很快地想要回应、找到解决方法、给建议、结束别人的话、打断对方、甚至评断对方。另外,我们也可能只听到大概,听见文字而没听进意思。我们是否总能听到对话者的心声?

每当我们放任自己做出暴力举动,伤害的不只是孩子,更会把我们心中的孩子进一步地封闭起来。当伤害孩子时,我们也伤害了自己。当传递给他们爱的讯息时,我们也会感到自己充满了爱。作为父母可以有更美好的自我形象,别暴力举动侵害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一岁半是反抗、习惯性地说“不”和拒绝的年纪;到了两岁时,小孩开始意识到自已,他想要自己做选择,想变成一个人;三岁,是“独自一人”的年纪。孩子想要“全部都自己一个人”做,否则就会非常生气。当孩子的拒绝不被尊重,或是因此被惩罚,他将难以建立对自已意愿的信心,小孩可能会因为妈妈需要感到安心,而放弃自己的自主性。轮到他当父母时,会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表明他的选择。

当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就要惩罚吗?当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就要惩罚吗?惩罚只会教孩子害怕,而不是责任感和自律。

惩罚是羞辱,它是违背教育意义的。它建立的是成人对孩子的控制权,而不是孩子对错误的意识。一般来说,它和“错误”无关,强调的是孩子的罪恶感,而不是如何修补。

孩子情绪失控,是我的问题吗?亲子互动八大教战守则,让我们正向面对孩子情绪。

孩子们常吵架该怎么办?问“怎么了?”既没帮助又有风险。“谁先开始的?”也是一个陷阱问题,只会让孩子开始替冲突辩解。面对孩子吵架,除了让许多父母感到烦躁、头痛外,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修复手足关系呢?

整理房间常常是亲子关系冲突的来源。但父母如能一步步帮助孩子建立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不仅能节省父母花在家事上的时间,对于孩子更是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当孩子学会了收拾玩具,我们帮助孩子在幼儿时期建立的好习惯也随之而生。

摆脱情绪勒索,绝对不是自私的;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纯粹的、感受到关系中最重要的“爱”-- 这才是关系中最重要的元素。而我们,只是想要找回关系最原本的样子。当你决定要踏上这个改变的过程时,请相信自己的决定。

当你与情绪勒索者互动,想要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情绪界限时,请记得以下重要口诀:停、看、应。

当你与情绪勒索者互动,想要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情绪界限时,请记得以下重要口诀:停、看、应。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界限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担心:“虽然他这样让我不舒服,可是,会不会是因为,我真的抗压性太差?还是说,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当你觉得在这段关系中,渐渐耗损了你的能量,并且让你对自己的感觉愈来愈糟时,或许这促使你翻开这本书,也促使你开始想要做一些努力,来改变你目前的生活,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当我们看清楚情绪勒索的互动模式,以及身处在这样的关系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之后,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不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自己的人生不再总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要怎么做,才能摆脱情绪勒索的关系?

大家回想一下,你童年的玩具现在流落何方?玩具克尽职责陪伴着小时候的你欢笑,陪着你悲伤,但是长大的我们,不再需要玩具了,是否有给它们一个比较好的归宿?

共有约 913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