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玄妙醫理 鴨子唾液起大作用 醫生怎樣悟到?

作者:懷忍忍
鴨子治病也能起大功。(甄真/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747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中醫的治療方中,植物、動物、礦物、人的用物都能用來治病。那麼聽過鴨子的唾液能治什麼病症嗎?

一富翁家中妻妾眾多,年過半百才得一子,讓他欣喜異常。寶貝兒子剛滿周歲,突然整日啼哭,不肯吃奶,這讓全家憂心如焚,急忙請來醫生診治,表示只要孩子能痊愈,願出重金酬謝。醫生們商議後開出藥方,但孩子卻不肯服藥,所有的醫生束手無策,相繼離去。

其中有一位專治小兒的醫生,醫術高明。他多次仔細觀察孩子的指紋,確認孩子並無病症。他心存貪念,希望得到厚酬,所以沒有離開,留在富翁家苦思孩子啼哭不吃奶的原因,但始終不得其解。

偶然間,他在富翁家後花園散步時,看到正在荷池邊為孩子洗衣物的乳母,蓬頭垢面,淚流滿面。醫生便問她為何如此傷心。乳母答道:「妾身家中有老有小,不下十口人,全靠我在這為小少爺餵奶才得以活命。如今小少爺病重若不治,妾一家恐怕也難以存活,怎能不哭!」

醫生一聽是乳母,心中忽然靈光一現,便說道:「我是醫生,已仔細觀察過小少爺的指紋,確認他並無病症,只是我還不明白他為何啼哭、不吃奶。若你知道原因,可告訴我,我定會想辦法治好少爺,這樣你家也能溫飽無憂,而我也能得到厚酬。你是否知道一些內情?」

乳母聞言,慌忙跪地磕頭,悄聲說道:「先生務必保密,莫要告訴老爺,我才敢說。」醫生答道:「我保證保密。」

乳母這才說道:「前幾日,我抱著小少爺在池邊玩耍,少爺抓起池邊石頭上的田螺放進嘴裡,我急忙伸手去掏,結果已經卡在他的喉嚨裡了。從那以後,少爺就開始哭鬧不止,也不肯吃奶。這事只有我知道,先生切勿聲張。您能治好嗎?」醫生聽完,拍手大笑道:「找到了病因!」他安撫乳母,並發誓不會泄露此事,乳母感激不已,叩謝而去。

醫生隨後去見富翁,笑著恭賀道:「為了小少爺的病,我連日廢寢忘食。剛才想到一個良方,病可以立刻治癒。但不知少爺痊癒,您的厚酬是多少呢?」富翁大喜,捻著鬍鬚笑道:「若小兒真能痊癒,我願以五百金作為先生的報酬,可以嗎?」

醫生笑著說:「請再加些。」富翁道:「那加倍如何?」醫生點頭笑道:「好,可以。」

於是,他囑咐富翁趕緊買來一百隻肥鴨,用繩子綁住鴨腳倒吊起來,讓鴨嘴流出涎沫,流到容器裡,然後將涎沫裝入壺中,不斷餵給孩子吃。就這樣,不到一個時辰,孩子的啼哭頓時止住,還用手示意要吃奶。富翁見狀狂喜,用千金重酬了這位醫生。

印度跑鴨
鴨子身上的「東西」能治急症。(Shutterstock)

中醫的醫術令人匪夷所思,其實深有道理。從前揚州有位鹽商,中指指尖突然長出一根紅毛,毛的根部圍一紅圈,比豆粒還大。這根毛尖如針,輕輕觸碰就會讓他痛入骨髓。鹽商多方求醫無果,且翻遍古籍也找不到類似的症狀,眾多醫生束手無策。

這時,著名的醫生嚴肇基正好遊歷揚州廣陵,鹽商聽聞他的名聲,便恭請他來診治。

嚴肇基查看了前幾位醫生開的方子,有的是清毒的,有的是瀉火的,但都絲毫不見效果。嚴肇基默思片刻,認為中指屬心,毛是血的餘物,且顏色赤紅,屬火,這定是心火旺盛而腎水不足,造成心火與腎水無法調和,導致血氣紊亂,從而引發此症。治療應該從滋補腎水入手。

於是,他根據《金匱要略》中示的調理腎氣的方法加以調整。三天後,鹽商中指的紅毛顏色變黑,疼痛明顯減輕;又三天,毛色變黃,痛感逐漸消失;再三天,顏色由黃變白。隔天,毛連同根部的紅圈一起結痂脫落,病症完全痊癒了。

中醫的治療內含靈敏的悟功。前述的小兒誤吞田螺骾喉時,醫者想到用鴨子的唾液,是因為鴨子愛吃田螺,見到田螺一定會吃得很快並發出聲音,因此,醫者從中得到領悟,就用鴨子的唾液來幫助誤吞田螺的小兒疏通骾喉,從而小兒骾喉就立即痊癒了。

這種中醫的療法看似無厘頭,其實內在貫通醫理,貫通著天地萬物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顯示了中醫之理與萬物的圓融,而不是對立傷害。@*#◇

資料來源:《里乘》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