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游藝•命理•武術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茶文化
茶文化
茶知識:一兩黃金一兩茶 四月天怎樣喝好茶?
人間四月天,清新雅逸,恰合茶天然的特性。飲茶除了得到感官的享受之外,還能讓我們靜心、寧神,有助於去除雜念,以茶悟道,提昇生活與生命的境界。不論你平日喝不喝茶,別錯過四月天與茶約會的好時機!俗語說「一兩黃金一兩茶」「一兩明前一兩金」,其實,愛好四月天的好茶不一定要花大金,本文要從文化的視野出發,講講四月天的茶知識,順及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
中華茶道
選茶
明前茶
黃金芽
雨前茶
2025年3月27日 9:31 AM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寶塔伴茶詩,唐詩一經典,!中唐隱士陸羽開啟了中華茶道,他透過實地調查研究寫下《茶經》,系統地介紹了茶道,包括怎麼造茶、煮茶、飲茶,怎麼運用茶具、茶器,也介紹了茶史、古人茶事、哪裡有好茶等等。陸羽《茶經》把藥用之茶轉入飲用之茶的文化,在中唐,茶道的藝術就蓬勃發展了。本文要介紹的這首元稹的寶塔詩《茶‧一言至七言詩》貼切地反映了唐代茶道的精緻內涵與精神境界以及茶道中的友誼。
寶塔詩
茶
茶詩
茶經
中華茶道
唐代茶道
白居易
2025年3月17日 8:33 AM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陸羽
中華茶道
茶文化
茶神
茶經
陸鴻漸
陸羽的歌
中國茶道
2025年3月12日 8:22 AM
這些茶的雅號您知道嗎?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飲品,上古時代神農氏便使用茶來解毒。到了唐代,茶聖陸羽寫成《茶經》,將茶道文化推向成熟。或許是茶本身苦口卻香醇的味道天然就具備著哲思與禪機,茶與文人士大夫的關係尤為密切,故而在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雅號。
茶
雅號
甘露
仙掌
不夜侯
2025年2月17日 8:50 AM
香港涼茶趣談:涼茶不「涼」 龜苓膏最初功用非「清熱解毒」?
昔日經過香港街頭,遠遠看到店舖門口擺著的銅壼與銅鼎,就知道這是一間涼茶舖。時代變遷,銅壼變成了不鏽鋼容器,老一輩對的器皿講究也漸漸被後人遺忘。昔日沒有電子設備加熱,銅鼎就是當年重要的龜苓膏保溫器皿。如今標榜「清熱解毒」的龜苓膏,最初引入香港時並非如此。所謂的「涼茶」其實並不「涼」?今期文化專題「涼茶趣談」繼續由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分享他的研究心得。
恭和堂
龜苓膏銅鼎
鄧家宙
2024年8月18日 9:43 AM
香港涼茶趣談:六七十年代涼茶舖吸客奇招 廣播電視點唱機成一代人回憶
(接上文) 上期的「涼茶趣談」講到本港絕跡的「生魚野葛菜」緣由,灣仔涼茶舖取名「卑巴桶」的原因,今期文化專題,繼續由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回顧涼茶店趣聞。從早期的路邊攤到入舖,自六、七十年代起,涼茶舖就不斷推陳出新,各出奇招...
涼茶
香港涼茶
港式涼茶
清熱
解毒
香港涼茶趣談
2024年7月30日 8:41 AM
香港涼茶趣談:本港絕跡的生魚野葛菜 灣仔涼茶舖緣何取名「卑巴桶」
入選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涼茶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作為粵港澳三地的傳統飲品,隱藏在涼茶背後其實有不少趣味故事。剖析涼茶的發展歷程,也能一窺香港社會的演變。文化系列專題「涼茶趣談」,邀請到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就其近年來走訪涼茶舖的...
涼茶
港式涼茶
香港涼茶
涼茶配方
涼茶功效
2024年7月23日 12:27 AM
帶你認識六大茶系
六大傳統茶葉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確泡製它們?通過了解茶葉和泡茶的藝術,你可以發現這六種茶葉背後都有各自的魅力,並品味這些已流傳數世紀的滋味。
愛麗話五千
茶葉
2023年8月20日 8:40 AM
茶道藝術的空寂之美 耐人追尋的茶香味
茶道之美、茶道之境都可以在泡茶、奉茶、品茗之間求得的,除了人、茶、器外,無需茶席的佈置、無需服飾的搭配、無需佐以什麼音樂。茶的沖泡與供奉已表現了看得到的美感與境界,茶的品飲已表現了看不到的香、味與茶性的美感與境界。
茶道藝術
把茶泡好
茶道之境
茶道之美
茶道
2023年7月31日 7:39 AM
泡茶奉茶品茗 茶道藝術中的自然美學
茶人除了要具備茶學的基本功底,對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宗教、哲學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修養,尤其是抽象藝術,這樣才能融合泡茶、奉茶、喝茶、品茗環境成一件新的藝術作品,並從中創作出讓自己與參與者都能享用的茶湯境界與茶道氛圍。
茶文化
茶道美學
茶道藝術
茶席
泡茶
小壺茶
泡茶席
2023年7月30日 5:22 PM
半桶「南零水」的傳說
能分辨出不是南零水或許不難,能辨別出是江岸邊的水就不容易了。特別是二者混合竟不相融合,大概就是生命一面的表現吧!與「井水不犯河水」異曲同工。因為它們是不同生命的一部分。
井水不犯河水
南零水
煮水記
陸鴻漸
陸羽
2023年2月5日 11:37 AM
中華茶道之華 唐宋明三代人怎樣喝茶?
唐、宋、明三代都是中華飲茶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茶之神、茶之韻、茶之趣的影響直至今日。你知道唐宋明各代的古人是怎麼做茶、飲茶的嗎?體現了中華茶道的哪些特質特色呢?
璀璨中華文化
中華茶道
古人飲茶法
茶文化
2021年9月28日 7:33 PM
怎麼對:頭頭是道 誰賓誰主 喫一碗各自西東
中國人飲茶的同時,時時觀照生命、處處洞察心靈。從茶而生的「茶聯」,提昇了茶的精神層次,更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絕。
茶與人生
茶聯
茶對聯
茶文化
2021年1月15日 4:13 PM
穿越茶畫懂茶文化 明代一煎一泡開新局
茶事走過了唐、宋的鼎盛時期入了明代,也步入精備的境地。明代在飲茶法上展開新的里程碑,洋洋大觀,豐富的內涵為人津津樂道,也為今人所繼承。
撮泡
煎茶
璀璨中華文化
茶畫與茶文化
踏雪飛鴻
2020年10月15日 7:28 PM
不可一日無此君 回文茶聯
回文詩是漢語詩文中的奇葩,語言世界中的妙境,神傳文化帶來的豐富的妙境絕趣。「空花落盡酒傾缸,缸傾酒盡落花空。」這樣的回文茶詩,泛起茶禪一味的悟境。
回文詩
璀璨中華文化
茶聯
蘇軾
踏雪飛鴻
2020年10月9日 7:28 PM
一碗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 下聯怎生妙對?
一些名士圍繞著「茶」產生許多有趣的文學作品和故事,茶對聯是最接近俗民文學的一種。「一碗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這下聯如何對呢?
茶與詩詞
茶聯
解解元
2020年7月27日 4:00 PM
【文史】宋朝建盞襯點茶 天價也難得
到了北宋徽宗年間,宋朝新巧精緻的「點茶」發揮到了極致,成了全民的茶遊戲。這其中,建盞扮演著什麼關鍵角色?美在何處?
建盞
璀璨中華文化
茶畫
踏雪飛鴻
鬥茶
2019年11月10日 9:00 AM
穿越茶畫懂茶文化 宋代怎樣鬥茶?
「鬥茶」怎麼鬥?從茶畫中,可以看到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從宋代茶畫中,一起來認識宋代的鬥茶文化,品味其中高標的飲茶美學。
璀璨中華文化
茶畫
踏雪飛鴻
鬥茶
點茶
2019年11月2日 8:00 PM
紫玉金砂(3):紫砂的前世今生
紫砂並非是一般泥土或陶土,目前已知唯一的紫玉金砂——宜興丁蜀紫砂礦來自黃龍山紫砂礦。常聽到有本山與外山礦料,有何大不同,如何區別呢?
紫砂壺
紫玉金砂
2019年11月1日 4:06 PM
紫玉金砂(2):宜興紫砂礦源探究
世上唯一的紫砂壺,它的名字叫宜興!是的,對宜興而言,紫砂是一個文化標誌、文化地標,自明代以來盛放紫砂壺與茶文化的繁花,繁華幾百年於今未謝。隨本文去穿越宜興紫砂礦源。
紫玉金砂
紫砂壺
宜興
黃龍山
2019年10月25日 12:24 AM
穿越茶畫懂茶文化 唐代怎麼煮茶喝茶?
從茶畫中,可以看到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更有趣的是古代茶畫也可說是茶史的「別傳」。茶畫寫真紀錄了茶文化,讓我們能在趣味中去認識古代的茶文化。先來認識唐代之前和唐代的茶文化。
璀璨中華文化
茗留丹青水墨間
茶
茶器
茶畫
2019年10月20日 7:50 AM
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淵源
紫砂壺不僅是實用器物,還集繪畫、詩文、書法、印款、雕塑等藝術於一身,顯示出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本文希望從頭說起,從各種角度說說紫砂的過去以及現在。
紫砂壺
紫玉金砂
供春壺
2019年10月10日 7:26 PM
組圖:茶道當紅 茗園世界茶博覽會首爾登場
2019年8月8日,2019茗園世界茶博覽會在韓國首爾Coex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博覽會由韓國茗園文化財團、韓國茶葉學會聯合主辦。
茶博覽會
茶
韓國茶
2019年8月14日 2:32 PM
紫砂攜茶而美 如何鑑別紫砂壺?
紫砂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內斂古樸的紫砂壺與茶文化,在泡養間根脈依存,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陶冶人們的心靈。近20年來在商業利益掛帥下,傳統紫砂文化早已被拋諸腦後,想買真正的紫砂壺,必須具備相關辨別常識才行。
紫砂壺
茶文化
茶具
茶
2019年7月30日 12:27 AM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茶仙陸羽本真修道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之《歌》展現了什麼生命之道?陸羽一生中探索學問、窮究事理如何實踐「精行儉德」的茶精神?才子耿湋讚美陸羽「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陸羽一生興趣閑雅著作許多種類的書,為何只留下一本《茶經》?
陸羽
茶仙
歌
茶道
2019年6月23日 3:01 PM
三副茶館回文茶聯 回味與不堪回味
回文詩入了茶聯,成了回文茶聯,一言兩語、前啟後和就點出店家的「氣色」、特色,意蘊流長往復,令人難以忘懷。這一聯回文茶聯「滿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滿」,卻是讓人不堪回味!
茶與詩詞
老舍
回文茶聯
2019年6月16日 5:27 PM
「三道茶」喻人生 一苦二甘三回味
品好茶、雲南特色茶俗「三道茶」,一苦,二甘,三回味。好茶、好品味,講究身心三回味。從品茶說人生!三道茶,蘊味無盡;茶水裡,碗轉苦甜合五味,吃苦勵志!藏味深長!
三道茶
白族
茶俗
茶禮
2019年6月8日 5:00 PM
日本茶神「學不會的禪」 以中國茶神盧㒰為師
日本「煎茶」之祖的「茶神」賣茶翁以大唐「盧㒰正流」自喻,把喫茶風尚從日本貴族、權貴階層普及到庶民大眾和文人雅士之間。
七碗茶歌
盧仝
茶與詩詞
賣茶翁
日本茶神
2019年6月1日 1:40 PM
蘇軾驚夢回文茶詩 茶禪一味
讀過回文茶詩嗎?人說回文茶詩奇趣無窮,與好茶同為一絕。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號東坡)對茶情有獨鍾,他的回文詩《記夢回文二首並敘》詩史上少見,吟之頌之,回還往復,餘味迴盪,好像好茶滋味口中回甘,久久不絕。
回文詩
茶與詩詞
蘇軾
2019年5月25日 6:24 PM
無水不可論茶 天下第一泉谷簾泉
無水不可論茶!廬山康王谷深奧處祕境一簾幽景「谷簾泉」,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景美泉美水美,茶聖陸羽品評「谷簾泉」為「天下第一泉」。歷史的豐釆、茶泉的盛名交集於康王谷「谷簾泉」,引領多少古今文豪、茶人的企望和幽思。
天下第一泉
谷簾泉
陸羽
陶淵明
2019年5月16日 4:57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248 條記錄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