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走势图- 线上博彩全攻略
【救世古鑑】

為他人著想 產生的善能量有多大呢?

作者:懷忍忍
font print 人氣: 1795
【字號】    
   標籤: tags: , ,

人心中有一念,天地盡皆知嗎?心存善念也起作用嗎?善念能起多大作用呢?古人留下許多救世明鑑,留給我們一面面明亮的鏡子,強大能量流轉不滅。

「黑額」如何逆轉生死劫?

這是清朝時發生在金陵的事情。有數十人一起渡江,船行到江心忽然颳起大風,一陣緊似一陣。緊急關頭,忽然聽到空中傳來話語聲,說:「黑額者!」

這船上的確有一個「黑額」的人。那人心想:「空中那些看不見的靈既然指名我了,我怎能連累眾人呢?」於是他自行跳入江心。就在這一瞬間,船隻也隨即被大風翻覆了。

黑額跳下水後,有一漂木流到他身邊,他抓附在漂木上隨木漂至岸邊,結果撿回一命。

人們知道他得以逃過死劫,都很驚異,非常不解,紛紛詢問他平日是否積了德。

黑額說:「我生平也沒作什麼善事,只是常常提醒自己人的生命盡壞在一『貪』字;所以只要我心中一起『貪』念,便用『推己及人之道』把它壓下去,不該我得的,或額外的利益都不取。」

這位黑額在日常生活中,每一日都時時踐履著「推己及人之道」,遇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不就在修行嗎?他能行「推己及人之道」,不貪生怕死。在江上,他認命了,在為他人著想之下,把自己的生命拋下了。這種坦然面對生死的胸懷已然不是凡人的境界了,結果反而讓他置死地而後生。

精進的僧人如何化解夙世冤怨?

有一個僧人,在關聖祠中修行,精潔自持,非常精進。

當時有土賊到處行竊。一天晚上,僧人夢見神告訴他:「明日該當是你的死期。有賊乘白馬來,名叫朱二,是你的宿世冤家,此業報不可避。」

僧人在夢中哀求:「念在某今生努力修善事,願神明垂憐救護。」

神回答:「我不能救你,只有靠你自救。」

次日天一亮,果然有賊入山,抓了僧人,問他財帛和婦女都在哪裡,並脅迫僧人當引導帶他們去搜尋。

僧人看來人乘的果然是白馬,陡然想到:我受業報目下該當得死,如果還引導盜賊去掠奪財物、姦淫婦女,是業上加業啊!想到此,他大聲對賊說道:「我不帶你去,你不是朱二嗎?我該當被你殺死,你可以殺我。」

來賊大驚,說:「你怎能知道我的名字?一定是神僧!」

僧人一五一十把夢中所遇告訴了他。來賊丟下木棒嘆息道:「怨怨相報何時了?神說不救你,事實上神是在救你;你不給我帶路,就是自救。我們把夙世冤怨都解了,有何不可?」

說完來賊向廟寺神像再拜而去。這一刻,一段夙世的冤怨在天地間化解了。

一百隻通靈麻雀  如何在人體上留下感恩印記?

鎮江軍范某的妻子患肺癆瀕臨死亡。有一醫生告訴范某說:「用麻雀一百隻,磨成粉製成藥丸,服用三十六天後,第三十七日服用雀腦,就會痊癒。切記,一隻麻雀都不可少也。」

范某依照醫生的指示開始去抓麻雀。妻子知道後非常生氣,對他說:「為了我的一條命去殘殺動物害百命;我寧願死,也絕對不作這樣的事。」

范某開籠把麻雀都放了。過沒多久,范妻的病竟然自然痊癒了,而且懷了孕生下一男嬰。孩子生下來時,兩條手臂上帶著黑斑,宛如麻雀的形狀。

留下可憐的病妾之後  發生了什麼好事?

有個平常百姓吳次魯,五十多歲年紀,有一個兒子名國彥已經娶妻。國彥覺得自己身體孱弱可能後代人丁單薄,就想要父親為了家族打算再生個兒子,他請母親轉達己意。

吳次魯得知後,說:「我們貧窮人家有子就夠了,何必多呢?」

母親和國彥乃私下商量把衣裳飾物賣了,然後買一個妾。誰知買進門的妾竟然是個羸弱的病婦。

醫生說她的病治不好,但是如果盡力賣,還是可以賣得一點錢。

吳家母子就告訴牽線人要把妾轉賣給別人。兩方商議成了,這時吳次魯才知道,他說:「買妾不是我要的,我被蒙在鼓裡造下一場錯誤,怎可再去誤他人呢?且這個妾在我們家,還有希望生;一出我們家門,就毫無生機了,而賣了她所得不過十金,怎忍丟棄她呢?」

吳次魯把妾的實情告訴買者,把錢還給他了結了賣妾的事。誰知進門的妾從此病情一天天轉好,還懷了身孕,進門一年後為吳家產下一個兒子。

以上這些真實的故事,都散發出共同的光輝,來自善良一念的力量。

資料來源:《德育古鑑》@*#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