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五开奖

一首詩驚動皇上 跨越關山圓了情人夢

作者:懷忍忍
font print 人氣: 1885
【字號】    
   標籤: tags: , ,

胡人羌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明月閑。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塞上聞笛》 高適]

唐玄宗開元年中,邊塞上。馬車來到,拉來了一批軍需用品。

「大家過來領賜!這是皇上頒賜的夾棉短袍(纊衣),人人有份!」

征戍歲月中,來自京城、來自故鄉的一訊一物,包裹著濃情厚意,慰貼荒漠戍人之心。

有一個兵士領到短袍,喜孜孜試穿新衣,手伸入口袋裡時,發現竟然有東西。這袍子還散發著新衣的味道呢,不可能是別人穿過的舊衣呀!摸出來一看,是一張紙,上面還寫著幾行字: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棉。
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

灑落紙上的字跡,竟是一首浪漫的款述心曲的寄情詩。縫製這件袍衣的伊人希望哪個得袍的沙場征人戍客,在苦寒中能夠得個好眠。伊人的針線壓進了情意,把袍衣縫得紮紮實實:「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棉」。

當兵士看到「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不免啞然傷感,伊不是在追求偶遇奇緣,只是幽幽敘述自己的命運。

手作這件袍衣的伊是怎樣的一位女子?她的弦外之音,淒淒然流露感傷之情。

這兵士把袍中藏詩拿給將帥看。敢是將帥也被詩情打動了,他將這袍中寄情詩呈報皇上。

這批袍衣是在後宮中趕製的,出自宮女之手。玄宗得到邊塞將帥回報後,下令將詩在六宮中公告,同時下旨:「誰作了這首詩不要隱藏身分,朕不怪罪。」

有一個宮人出面謝罪。玄宗深深憐憫她,於是將她嫁給得詩的士兵。宮女的悲夢一夕變成美夢。她對得詩的士兵說:「我與汝結今身緣。」知道這「纊衣藏詩」的人也為這意外的圓滿結局感到高興,「纊衣寄詩」的典故也繼續在後代流傳。

在唐朝時,像這樣浪漫的「纊衣寄詩」牽繫良緣還不只一起。唐僖宗朝,宮中內製袍衣千件,賜給戍守塞外的吏士。有個屬於神策軍的將士馬直在袍中夾層棉絮中得到一枚金鎖,金鎖上寫了一首詩:

玉燭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鎖情寄千里,鎖心終不開。

馬直將金鎖在市集賣出,有看到的人報告他的將帥。將帥把袍衣藏詩上奏。僖宗下令馬直回京,把寫詩的宮人賜給他為妻。後人把這故事寫成《金鎖曲》流傳於世。(《翰府名談》)

另外一件類似的情詩解危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唐朝。朱滔(740—785年)在建中三年謀反,抓人當兵。他在練兵場上閱兵,看到有一個士子模樣的人,容止可觀,舉止高雅。

朱滔把他招過來,問道:「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士子說:「學作詩。」
又問他:「有妻子嗎?」
士子說:「有。」

朱滔立即令他作一寄給妻子的詩。那人拿起筆來立即寫就了:

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慣從鴛被暖,怯向雁門寒。
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試留青黛著,回日畫眉看。

這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想念,表達自己不是從軍的料,陳述自己淒楚的心情,夜裡常哭濕了枕頭,人也瘦了,請妻子等著他,等他回家重拾恩愛生活。

朱滔看後,又令他代妻子作一答詩。他很快又寫出來了,代言了妻子企待他歸去的心情: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胡麻好種無人種,合是歸時底不歸?

朱滔看了受到感動,送給他束帛,放他歸鄉。

有情天地,沉默的詩歌款款道出多少心底事;迢遞關山,深情的詩歌牽起多少紅塵緣。

@*#

——事據《本事詩》、《翰府名談》、《詩話總龜.前集》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