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文化 艺术 文学 连载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游 保健 移民 职场 投稿

新闻 评论 社区 科技 网闻 体育 娱乐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艺术小百科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节奏”(Rythme)一词原来专属于音乐、舞蹈或诗歌的范畴,也叫“韵律”或“律动” 。美学家发现,“节奏”其实不只是音乐等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它涉及到艺术的共同美学原则。

湿壁画的起源不可考,但早在米诺安文明时期以及古罗马人(如庞贝城)中就有出色的彩色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湿壁画的辉煌时期, 13世纪到16世纪中,从契马布埃(Cimabue)、乔托(Giotto)、马萨其奥(Masaccio)、安吉利科(Fra Angelico)、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到柯勒乔(Correggio)等,都是创作湿壁画的能手。其中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礼拜堂绘制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最为伟大、壮观,而拉斐尔在梵谛冈的诸室壁画如《雅典学院》等则最为精致典雅。然而由于油画等发明和运用成熟, 16世纪中期湿壁画逐渐式微,而被油画大量取代。到20世纪上半叶,这种技术由黎维拉(Diego Rivera)和其他墨西哥壁画画家短暂加以复兴。

没(音同“墨”)骨,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没”可解释为“没有”,而“骨”字,一般中国画常以墨线勾边,当成描绘物像基础和骨架,所以“没骨”画法,就是指舍弃了墨线的骨架,而直接用彩色画出物像的画法。

蛋彩画特别流行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将鸡蛋和绘画颜料相混合,油料和蛋黄的混合不挥发而会氧化,干后不溶于水、酒精或汽油,保证了画面的稳定持久。

前缩法(foreshortening),是自文艺复兴透视法建立以来,为了描写人体或物体的特定角度(如仰角、俯角或正对观众的角度),必需将人体或物体前后缩短,又使其符合自然效果的手法。

文艺复兴时期以前,艺术作品的技法表现的并不成熟,学习古文明的基础后...

壁画是绘画在岩壁、建筑物墙面或天棚上的图画的通称,可说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