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649历史中奖号码-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诗书画挖宝回顾(下)1981-1990年代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艺坛博览
组图:台湾大清文物展  回溯当代历史辉煌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今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特别精心策划许多精彩可期的年度大展,继〈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展出后,接下来又推出“大清五宝”,分别展现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与工艺的精湛与高超,也可一窥当时的生活背景。

陶艺家蔡忠南陶艺展  炉边泥味有韵味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陶艺家蔡忠南陶艺展12日假台北市雨农路孟焦画坊举行开幕茶会,陶艺界人士与艺文界人士相聚参加茶会,对蔡忠南老师今年展出的的壶系列主题赞赏有加,蔡忠南老师创作的特色,从壶的创作完成到茶文化的深入生活展现,在在提供给各界人士许多生活艺术层面的省思,创作者的人生经验让创作更丰富更多彩与绚丽,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没骨画法  画出天下第一马

骏马象征自由与和平,著名的旅德画家沈其昭教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画马,希望以马向世界传达和平友爱、自由奔放的精神,并将中国水墨画带到国际殿堂。

组图:台大清盛世展开箱 努尔哈赤剑亮相

(大纪元记者陈霆台北报导)“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将于本月29日至5月1日,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今(24)日下午,史博馆举行文物开箱仪式,包含许多首次来台的珍品,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宝剑。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为奖励年青演奏者到海外推展韩国音乐,并学习当地音乐文化,从交流中提升其艺术涵养与国际视野,特由韩国艺术经营支援中心(Korean Arts Management Service)推出韩国传统艺术驻外计划(International Residency Program),甄选优秀年青音乐家派驻台湾、美国、德国与巴西等国。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学系为其海外协力单位,参与甄选三组(共四位)韩国传统音乐演奏者,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最长十三周)派驻传统音乐系,并在韩国政府的经费补助下,到各大学介绍及演奏韩国传统音乐与创新作品

冬至名家书画展   乡土艺文在民间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台湾民俗吃汤圆活动与艺文活动于22日冬至相继展开,其中名家书画展在孟焦画廊隆重揭幕。

倪朝龙油画展   融合版画刀笔遒劲

台湾中部美术协会理事长倪朝龙,从事创作50余年,这次联展搜集近5年来油画创作,作品沉稳,色彩、笔触洗练。身为中华民国油画协会创会会员,倪朝龙始终坚持以油彩之笔彩绘生命的感动。同时思考新的油彩、版画的创作方向,研究融合两种媒材,建构个人绘画特色。文化中心大墩艺廊个展,展期到12月30日止。

陈明贵书画展    19日孟焦画廊开展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名书画家陈明贵书画展,即日起于孟焦画廊举行,12月19日下午举行开幕茶会,欢迎各界共襄盛举。 陈明贵书画都能够展现不同时空背景下丰富的生命内涵 ,在艺术上面所涉猎的从书画创作过程,为人类心灵生命的创造实践,提供了一个绝妙法门,也体验出真善忍的美好生活情境。

(大纪元记者白亚士台湾台北报导)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展”,正馆306、308室共展出408件玉器,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两代,呈现中国八千年来的玉器发展,其中有多件展品系首度公开,如:南宋鹿钮玉印、兔纽玉印,撤展多年的“碧玉屏风”也再度亮相;柔美温润的玉器,寄托了中国人心中浓厚的情感与深邃的理念,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属常设展,诠释了我民族特性与中华古玉最深层的内涵。

陈若慧擅水墨画   彩绘陶瓷挑战受瞩目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资深水墨画家陈若慧女士,从事水墨画创作成果斐然,擅长牡丹,藤蔓及蔬果,作品用色优雅,结构清新活泼,虽承继传统,然渗入西方美学,故能展现创意。1日在莺歌清松画坊中,她以彩绘陶瓷的心得与陶友分享另一个创作之路,凸显其水墨在彩绘陶瓷的意境悠远。

苏打窑烧工作营登场    演讲与教学示范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研究所举办苏打窑烧工作营29日正式登场由罗森豪教授开场白,对英国资深陶艺家杰克‧多尔蒂的作品报以很高的评价,为使学校教学发挥更大的成效,特别邀请资深陶艺家杰克‧多尔蒂到校指导同学,除专题演讲外,也安排由大师实作教学示范,让同学们从大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

越王勾践来台“ 剑舞楚天”明登场(图片新闻)

(大纪元记者宋碧龙台北报导)国立台湾博物馆将自99年11月20日起至明(100)年2月13日止,策划展出“剑舞楚天─越王勾践剑暨楚国出土文物展”,今(19)日举办展前记者会,这次亮相一一八件展品,除了江陵望山一号楚墓,还有出土的青铜礼器、玉器、漆木器、车马坑等,无论是规模、保存和艺术性,均展现出楚国文化的高成就。

陈家璋、李芳玲书法展   孟焦画廊热烈展出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书法家陈家璋、李芳玲在孟焦画廊举行书法展,两位书法名家各有其特色表现,陈家璋、李芳玲的书法艺术之美追求表现风格的“书法作品”受到瞩目。

组图:用心汇聚  拍出十载感动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于今(8)日,举行“show摄可参 10载感动”BOT摄影颁奖典礼暨摄影展开幕。参赛作品共有4,358件,类型不只多样化,拍摄地点也遍及全台。民众透过相机捕捉瞬间画面外,也分享公共建设带来的便利生活,进而善加利用公共资源。

“咪”台湾  潘慧敏摄影展

(大纪元林秀丽台北报导)年少时梦想环游世界,走过五大洲近40个国家后,潘慧敏“突然"想到:“那台湾呢?"一个这么亲近的地方,该如何表现它?该如何订出展出标题呢?无缘由地,一个“咪"字跑出来了!吃着白米饭长大的我们,“咪":为台湾诉说人与土地蕴藏的力量。对一位影像创作者而言,认识自己成长的土地是必然的历程;就如同巴尔古提在他“回家"一书中提及的文字:“倘使我不认得故乡,那要如何歌诵世界?"

北区陶艺交流    廖运鸿介绍木叶天目烧制技巧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北区陶艺教育联谊会31日进行一场会员交流教育训练活动,活动场所选择在陶艺家王秀琴工作室举行,由廖运鸿会长做会员教育训练课程,在会员的热烈参与下,让活动充满感性知性与教育性。

第3届台湾金壶奖    莺歌陶瓷博物馆30日举行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台湾陶艺联盟主办的2010第三届台湾金壶奖颁 奖典礼定于10月30日下午假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举行,这是台湾陶艺与茶艺的盛事,台湾陶艺联盟理事长游博文表示,今年的作品很有特色,陶艺与茶艺的结合表现出创作者不同的陶壶创作作品风格。

1850年到1900年之间诞生的画作有99%都不是印象派或者后印象派的作品。相反地,它们受教于当时最好的艺术教育,展出于欧洲的年度画展或巴黎的上流沙龙,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作品。

组图:盛唐文物重现   千年地宫秘宝抵台

(大纪元记者林伯东台北报导)民国91年,陕西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来台巡礼,迎请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来台,400多万人次进入坛场礼拜,经过多年筹画,法门寺地宫珍宝即将在台展出。

一幅好的画作应该是形(技法)神(内涵)皆备,尤其在表现宗教主题时,更需加上戒慎虔诚的态度作画,才能感动人心。

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台湾报到- 2010台湾美术双年展”,2日盛大开幕。展览见证台湾美术现况,提供台湾艺术创作者与国际艺坛对话的平台,让台湾看见世界,世界看见台湾,展期到明年1月9日。

停办多年的全国美展,终于要在民国一百年恢复举办,主办单位国立台湾美术馆也在15日正式推出比赛简章,其中行之多年的“工艺类”却在项目中从缺,引起工艺人士哗然。

浮华世界的歌诵者:“银色”维洛尼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年 维洛尼塞生性开朗、热爱生活,也因此他的绘画充满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装饰趣味。他曾向著名的建筑加米凯利.桑米凯列专门学过建筑学,宏伟的建筑风景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维洛尼塞深受豪门显贵的欢迎,因为他的作品极尽写实之能事,无论是贵族的服饰穿着、使用的家饰配件或豪华的住所,皆能细腻逼真的表现出来,甚至在处理宗教题材时,其描绘的重点仍是着重在世俗享乐的生活气氛、宴飨的画面与珠光宝气的穿着。他喜欢用闪亮的银色与丰富的色彩来传达欢乐、华丽与光彩夺目之感,借此彰显威尼斯的富有繁荣与强大,因而有“银色维洛尼塞”之称。  

赖宝玉生活美展   孟焦画廊展出

(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为完美的美展,在孟焦画廊出现了精心设计的竹艺艺术与竹的艺术,赖宝玉邀请了多位艺术家设计师,2日周六下午在孟焦画廊展出。

故宫南宋特展   昨六件抵台开箱

(大纪元记者白亚士台北报导)台北故宫今年年度大展“文艺绍兴-南宋艺术文化特展”,将于10月8日隆重登场,号称故宫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展品从宫廷到民间共400多件,动用了国内外17个馆藏精品,首次全方位的呈现南宋世代在艺术与文化上的成就与创新,1日展品陆续抵台开箱,首先与国人见面的来自:福建邵武的“银鎏金盘盏”、福建福州的“剔犀葵瓣三层盒”、浙江诸暨的“石雕犀牛纸镇”、浙江衢州的“金娃娃”、浙博馆藏的“铭衔环铜虎”与浙江诸暨的“石雕笔架”等六件文物。

20年制吴哥窟全景模型 巴黎展出

9月18、19日本年度欧洲文化遗产日之际,巴黎夏悠宫(Palais de Chaillot)举办题为“环绕吴哥窟:柬、寮、越”的展览。其主要展品、号称世界最大宗教建筑的柬埔寨吴哥窟全景模型最为引人注目。制作这一6乘5.2米模型的柬埔寨建筑师乌克•瓦纳理特(Ouk Vannarith)称吴哥窟为建筑奇迹,是“寺庙、自然、人、神四者共存的地方,柬埔寨的象征”。

《圣母参拜神殿》是类似壁画但实际上是画在布面的巨幅作品,表现圣母玛丽亚年幼时参拜神殿备受祭师关爱的故事。全画具有隆重盛大的气氛,人物众多,场面却安排的有条不紊。左为殿前的群众,右为站在高台阶上的祭师,幼年圣母则正走在台阶中段。群众人物的个性、姿态、衣冠和背景宏伟的建筑物写实逼真,令人有置身于威尼斯教堂前之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威尼斯社会的辉煌,也是当时日常生活情景的写照。画中建筑物外形灵感来自同时代建筑家塞里奥(Serlio)和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的最新风格。此画构图稳定,内容庄重,充分代表了提香中期作品的特色。

贝里尼和吉奥乔尼的基督教图像虽影响青年时代的提香。但是提香也创造了很多新颖的构图,如《圣母升天》、《佩萨罗圣母》及晚年的《圣劳伦斯的殉道》

1518~1523年,费拉拉大公(Duke of Ferrara)阿方索一世(Alfonso I d'Este)请提香为其城堡一间名为“条纹大理石馆”(alabaster room)的房间绘制一系列与乔凡尼.贝里尼的画作《众神的飨宴》相关的作品,提香以“酒神”神话的题材表现了世俗逸乐的画面,深获贵族的赞赏。1553年起,提香在西班牙的菲力二世的委托下,制作一系列自称为“诗画”的七幅神话题材作品,但是年过六十的提香所选择绘制的神话故事与年轻时喜好的欢乐内容已大不相同。随着心境的改变,提香针对悲剧性的神话故事,以充满戏剧性的方式诠释连众神与英雄都难以摆脱的宿命,画作所展现的张力与令人深思的内涵成为其他艺术家所模仿的对象。

尤明春80回顾 水彩展出隽永情感

屏东美术馆3日起至26日举办在地画家尤明春80回顾美展,展出以不同年代为主题,包括恒春半岛回顾,台湾早期纯朴农村景色,及旅英、日、加拿大等精选水彩画共○幅作品;纯熟的写实技巧中包含着细腻隽永的情感,真实流露对台湾土地的深厚强烈情感。

共有约 764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