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艺术小百科】音乐中的复格形式(Fugue)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中西雅乐
姜夔与歌姬小红

姜夔与歌姬小红,他们一个专精于乐器,一个专精于歌唱,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许不是单纯的男欢女爱,而是彼此成长的伙伴。或许这才是男女的相处之道。

巴洛克歌剧大师──作曲家亨德尔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神剧和为数颇多的管弦乐器作品,被誉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神剧以《弥赛亚》最为闻名,是音乐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管弦乐作品最脍炙人口的是《水上音乐》组曲和《王家烟火》音乐。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是宗教艺术的典范,也是清唱剧巅峰之作。

姜夔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保存了宋词的音调及唱法,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在这本书收录了十七首姜夔的谱,其中的《暗香》、《疏影》为其代表作。

以笔代剑  蝶舞翩飞桃花源主—陈蝶衣

陈蝶衣(公元1908-2007年)是上海流行歌坛的鸳鸯蝴蝶风格词人,也是其中生命最长、创作生命最长、歌词产量最多的一个,有“词仙”之称。

钢琴奇才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的交响曲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李斯特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处境》对改善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八闽才子 编导歌浮生绘卷—吴村

吴村的歌词不管是千回百转的,或是明快富丽的,都带着强烈的抒情风格,例如〈秋的怀念〉,《苏三艳史》插曲〈长相思〉,《王宝钏》插曲〈苦菜谣〉,《桃色新闻》插曲〈花一般的梦〉,《孤岛春秋》插曲〈春之舞曲〉,《歌声泪痕》插曲〈何处不相逢〉,《歌儿救母记》插曲〈春风野草〉等等。悲欢离合总是爱,为情欢喜为情忧!

幸福的古典音乐家──孟德尔颂

孟德尔颂是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德尔颂是难得的全能型天才,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创作极为丰富、技法高超,在世时就被称为当时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罗曾称他为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 舒曼、白辽士、李斯特等浪漫派大师均给予孟德尔颂作品极高的评价。

愁城侠客 江南才子—范烟桥

范烟桥作词的电影歌曲有《西厢记》插曲〈拷红〉、〈花好月圆〉,《恼人春色》插曲〈钟山春〉、〈天长地久〉,《李三娘》主题歌〈梦断关山〉、插曲〈春风秋雨〉,《长相思》主题歌〈燕燕于飞〉及插曲〈夜上海〉、〈花样的年华〉、〈星心相印〉、〈黄叶舞秋风〉和〈凯旋歌〉等。

电影歌曲‧鸳鸯蝴蝶情词新乡

在一九1930、1940年代中涉足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除了曲词兼擅的音乐师匠之外,有一派旧派小说文人。从晚清以后到民初流行的通俗文学小说,章回小说体裁,亦文亦俗,常见典丽骈文,主题内涵以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线。这些才子佳人之类通俗文学被当时的“新文学”运动者批判为“鸳鸯蝴蝶派”。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他集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等于一身,是音乐史上多产的作曲家之一。

心怀生民 才华灼灼歌仙—陈歌辛

陈歌辛是早年上海流行歌曲界最令人瞩目的一颗星,是个天才型的作曲家、作词家,他短短一生一心投入音乐,也是在四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歌坛树立标竿的经典人物。在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坛陈歌辛的声名和歌王黎锦光相埒,实力在伯仲之间,两人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阶段成熟期的双峰。

流行歌坛歌王 破晓锦光舞春风—黎锦光

中国1940年代著名音乐家黎锦光创作200首流行歌曲,〈夜来香〉最为出名。明星演唱,家喻户晓。多首名曲至今为人深爱,他完美演绎中国人的感情方式,压倒那些喊打喊杀的红歌党曲。

才情才艺 民谣曲艺流芳—严华

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

黎锦晖‧民间曲调开拓新章 引航流行歌曲(2)

黎锦晖有培养栽培人才、塑造歌星影星的理想和才能,当年的流行歌曲明星及电影明星,如:王人美、周璇、严华、黎锦光、黎明晖、黎莉莉、白虹、陈燕燕等等,都是明月歌舞团培养出来的,构成了上海流行夜空的“星图”。

黎锦晖‧民间曲调开拓新章  流行歌曲引航(1)

“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是中国近代国语教育学家,在推行国语教育中,运用了音乐、歌曲、戏剧的元素,自编教材并且组织团队推广演示。后来,因缘际会,推动平民音乐、歌舞表演又成了他青壮期的主要生涯。

古代的声乐大师(二)

中国人都知道形容音乐感染力的一个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说的是战国时期民间歌唱家韩娥的故事:韩娥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娥唱完后一连三天之内,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以为她还没走呢。

上海流行歌曲风貌:都市弄堂曲 浮生之歌

今日一般人对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可能封存着鸳鸯蝴蝶、儿女情长的印象。的确,以爱情为主调的“桃花派”歌曲的情调符合当代上海都市常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成了上海流行歌曲最大的一支,然而,如果打开上海流行歌曲的歌匣,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丰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鸳鸯蝴蝶、儿女情长所能涵盖。

中国古代有没有声乐大师?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犹疑。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中,讲究科学发声,利用共鸣效果的美声唱法来源于西方,中国古代中似乎没有什么声乐理论,因而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只有西方才有声乐大师。其实不然,中国古代有不少杰出的声乐大师。

典丽‧流华-中国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锦晖在1927年发表的〈毛毛雨〉,起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曲艺,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锦晖在1930年代前创作的颇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国民间曲艺的元素创了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

散落人间的文字:二胡的庄严

二胡的一声长叹,从天地间破空而来,阿炳(华彦钧)的《二泉映月》苍凉的弦音,百年前回荡在城乡长街小巷间,如今已飘进了中原的江河大地。

一把骨笛,一把将人类音乐史往前推进了8-9千年,甚达上万年。中国河南省漯河市武阳县贾湖村遗址出土的骨笛经过了八千多年的掩埋竟然还能吹出民歌曲调,声音清乐嘹亮。骨笛之作技艺精湛、音高表现完美出色连专家都堪不破破绽,更是个惊世纪录。

【文史】圆舞曲之家——维也纳的施特劳斯

圆舞曲之父——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 圆舞曲之王——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 这不是一个人的两个头衔,而是同名同姓父子两人分别的头衔。为方便区别,人们称父亲为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一世),称儿子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二世)。

听关贵敏唱《那就是我》

关贵敏先生纯朴自然、挚诚热烈的歌声,像一个心地明澈的游子对故乡的呼唤。是一个坚强坦荡的男儿,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拉赫曼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赏析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乐坛最后一位浪漫派大师,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劣评如潮,令他倍受打击,得了抑郁症。《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战胜抑郁症之后对生命的讴歌。这首作品被誉世界乐坛最重要的钢琴协...

柏林爱乐四度来台 北中南同步转播

深受台湾乐迷喜爱的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将于5月7、8二日假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出贝多芬的旷世钜作第九号交响曲《合唱》。柏林爱乐并再次在台打造数位音乐厅,全球卫星同步直播外,也将于台北、台中、高雄三地户外同步转播,以满足无法进场的乐迷亦能如临现场般...

他是“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的第一名、他是英国王家音乐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位满分毕业生、他的演奏获得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盛赞、他22岁就成为“英国王家音乐学院会员”、他在多个小提琴大赛中拿奖拿到手软、他年纪轻轻即获邀成为“梅纽因小提琴大赛”的评委。他,就是著名的青年小提琴家宁峰,一个80后成都小伙子。

师旷抚琴 晋国大旱三年

(shown)刚开始演奏,有浓云从西北方向涌出。继续演奏下去,狂风刮来了......

然西方古典音乐据信源于中世纪,但西方古典音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地中海希腊和罗马帝国,以及他们兼收并蓄的文化。

多少天多少年 已经过去 再见面 不容易 值得珍惜 你看我我看你 偷偷留意 发也秃齿也摇肚子凸起

1. 有一个女孩 从山里走来 华丽的衣裳  他不爱 他 想要到一个 遥远的地方  他要去看一看那片一望无际的大海

共有约 608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