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王者烦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从公主到女王:安妮的肖像画展现朴实之美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美术长廊
穿越二千年《汉宫春晓》重现后宫嫔妃生活(2)

《汉宫春晓》描绘了114个人物,在画家有序的安排下,汉宫嫔妃及侍女次第出场。《汉宫春晓》不是静态的,展现种种情节,增添了很多历史想像空间。

毛公鼎铭文典丽,有着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说,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具有的典范高度。

林玉山之画虎鹿雀有“三绝”之名,一张1982年竹雀图特别“与众不同”,很像“纸画”--以指蘸墨作的画。是耶?非耶?本文析辨要点……

大家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经验——每当看到写实派画风的绘画作品时,眼睛总是会被精细的描绘深深吸引,一边赞叹艺术家的巧手,一边纳闷“这是怎么画出来的?”看完影片的缩时绘画记录,就可以明白了,原来那是画家耐心地用一层层的颜色堆上去的。

【文史】毛公鼎铭文 补白史书缺漏的皇帝心声

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500字,留下了珍贵的史证资料和成熟辉煌的金文艺术。铭文记载了一篇诰命,明现一位天子求治之心,补充了历史的空白……

刘锵锵诗文集(三十四)

喜相逢

栩栩如生的画作,各种动物似乎呼之欲出纸面。这些如此传神的画作是怎样完成的呢?台湾工笔画家张克齐用简单却有趣的形容,告诉您习画的秘诀,来来看看吧!

民雄古厝文物面世 画家林玉山90年前壁画

历经90年,台湾前辈画家林玉山早年的壁画新面世!本文是大纪元的第一手资料报导。民雄刘家曾经风光一代的大宅院“雕梁画栋”留下的壁画于今面世……

爱城祖母没想到 家里地下室一幅画卖到48万

周三(5月30日),加拿大著名画家汤姆森(Tom Thomson)的一幅失传已久的画作,在多伦多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以48万1,250元高价卖出。此次拍卖,让这副画和埃德蒙顿一名祖母的命运均发生逆转,因为名画之前多年一直尘封在她家地下室中。

才女班昭汉宫授课──《曹大家授书图》赏析

东汉时有一位才女班昭,字惠姬,是大文豪班彪之女。班昭因家学渊源,才德兼备,曾多次被汉和帝召入宫中,令皇后与诸贵人拜她为师,跟她学诵经书典籍,所以又号“大家”。早年因随夫姓,人们称“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姑)”)

刘锵锵诗文集(三十)

湖边追忆

十万火急 乾隆帝的“八百里加急令”为何人?

乾隆49年,乾隆帝下了一道十万火急的“八百里加急令”,传令将一个人护送上京,不得延误!到底“八百里加急令” 为了何事而发?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九)

春去春又来

【艺术趣闻】神圣之林──上课时瞄一瞄教授后面的壁画吧!

1886年,画家夏凡内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装饰索邦大学(la Sorbonne)的半圆剧场大讲堂上方的壁画。这项工作虽然荣耀(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堪称法国第一学府),但挑战也不小,因为弧形壁面长度超过二十五公尺。这样长的水平画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个和谐谐和的构图。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八)

人间净土

话说“米点皴”“米家山水”——米芾(3)

苏轼和米芾是多年好友,交情甚笃,苏轼曾经造访过米芾。在绘画上,米芾认同苏轼对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也将以写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书风带入画中,进而和米友仁共创了“米点皴”“米家山水”的画法。

【艺术趣闻】在画中躲猫猫

十七世纪法兰德斯女画家克拉拉.琵特斯在这些精密描绘的反光面上,画家巧妙、几乎不着痕迹地留下了许多小小自画像,就如同低调的签名落款一般。对观众而言,则是“找找看”的游戏!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六)

七股鱼塭春色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五)

兰心兰语

画意诗情赏析:林玉山“葫芦乾坤”版画

台北市美术馆典藏一代宗师林玉山的画作,其中有一幅罕见的版画题名为《葫芦乾坤》,绘制年代登录为“不详”。作者追踪考证此版画的年代,并且赏析画家的“诗情画意”,和版画中别有天地的逍遥乐。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三)

你侬我侬

刘锵锵诗文集(二十二)

情系秋山居

奇美博物馆正在举办荷兰艺术家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凝视日常》特展,在电子、器械图像充斥的今天,哈勒曼特手绘的静物、教堂室内画给人格外宁静的感受。正是在17世纪的荷兰,这个古称尼德兰或低地国的地区,静物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绘画类型,本文借着回顾历史,一窥荷兰静物画的世界。

伦敦的世纪画展—《查理一世:国王和收藏家》(上)

2018年初,在伦敦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与地铁里,可以看到一幅英国贵族的半身画像海报。略带忧郁的脸孔,看似赢弱的身体被包裹在锦缎蕾丝制成的华服之下,他就是17世纪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林玉山绘画艺术《未啸已风生》静观花鸟 墨泼起鸟声

玉山伯以一生之力静观花鸟,更及写生珍禽异兽。有人赞誉玉山伯“墨泼起鸟声”;说他画虎“未啸已风生”,见他画雀更是“一绝”,鸟语花香的画作动人心弦、发人幽情。随著作者的诗情画意一起来顾赏。

共有约 295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