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 三 历史开奖-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詩書畫挖寶回顧(下)1981-1990年代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藝壇博覽

比利時安特衛普的Bernaerts拍賣行發現了一幅弗拉芒著名古典油畫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真跡。這幅雙面繪畫上繪有一個騎手和一匹拱背跳的馬。該作品繪於1601年,魯本斯在這裡畫出的圖形可以在其著名作品...

【藝術趣聞】路易十四的模型大拼圖

有些人喜歡收集郵票、標籤或火柴盒、等小玩意兒,而法王路易十四喜歡收集的東西就有點沉重了。他喜歡收集「城市」!他不只是攻占它們,還想把它們永遠保存在眼前 。

中國文物精品萃聚紐約亞洲藝術週

在紐約亞洲藝術周(AWNY)協會的主持下,即將開幕的本屆藝術週期間將有20多家藝廊集中展示中國藝術,這還不算博物館和拍賣行。對於世界各地的買家來說,這是2016年春季藝術品市場的最亮點,不消說,這些藏家都不會錯過。

當我們欣賞油畫作品並受到感動時,總是讚嘆油畫家的靈思妙手,甚至猜想他一定有奇特的際遇,不然怎麼可以畫出這麼觸人心靈的作品?特別是寫實派的畫家,如何能把畫面處理得那麼細膩?!

王家音樂學院(RCM)鋼琴考級曲目2015年改版,華人作為全球最熱衷音樂學習的群體、同時也是崇尚古典音樂的最大群體,有志考級者所受的影響可謂首當其衝——鋼琴專業級ARCT考級曲目D、E兩個系列中現當代作品比重的增加,使不少目光一向專注於古典音樂、對現當代曲目不甚了解的琴童和家長們一時間無所適從,面臨選曲難度。

多幅名畫在意大利維羅納卡斯特維奇美術館失竊 價值1500萬歐元

(大紀元記者張婷比利時報導)比利時著名漫畫家埃爾熱的一幅原創作品近日在巴黎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30萬歐元的高價成交。專家認為,像埃爾熱這類大手筆的原創作品很稀少,因此這個成交價並不令人感到驚奇。

【藝術趣聞】盧浮宮的金字塔風波

1984年1月23日,在一個擠爆了的會議室裡面,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正準備展示他的最新設計。鴉雀無聲的現場,瀰漫一股沉重而詭異的氣氛。第一張投影片才剛放出來,觀眾席突然爆出了笑聲、叫駡混雜著噓聲。貝聿銘臉色鐵青,招牌笑容從臉上消失了。他轉頭詢問翻譯小姐,想了解觀眾是怎麼回事。批評的聲浪使翻譯小姐淚水奪眶而出,翻不下去了。情況很明顯:法國民眾接受不了他的作品!

執意 留情 陳甲上創作研究展

年逾八旬的陳甲上,從事藝術創作一甲子,以關懷鄉土及質樸踏實為其獨特畫風,師大教授李焜培曾讚譽其作品特質如法國大師米勒的誠懇莊重與寧靜。《執意‧留情-陳甲上創作研究展》集結涵蓋陳甲上60餘載之透明水彩及壓克力水彩畫創作精華,展現其執意藝術之路的創作理念,突顯水彩創作媒材之獨特性與表現之多元性,並藉此促動水彩藝術之交流,深化水彩藝術美學的養成。

譽中外的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以寫實為主,繪畫題材來源於真實生活。繪畫主題極為豐富,神仙仕女、花鳥魚蟲…… 觀賞他的畫作,也像體驗這位藝術大師曾走過的人生境遇和個中百味。有海中搖孤舟博浪,有岸邊望山水垂柳;有賞荔枝引螳螂、有觀小鼠釣秤自量……

佛羅倫斯奇緣 真善忍美展與美第奇王子

七月初的佛羅倫斯正處旅遊旺季,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頂著艷陽,興味盎然地穿梭在古老的巷弄間,探尋著幾百年來歷史的遺跡。在著名的舊橋附近,與亞諾河平行的一條巷道裏,人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藝術天地﹕《真善忍美展》正在Aria畫廊舉行。

台灣九家畫廊同時進軍倫敦藝術博覽會

倫敦藝術博覽會Art 15 London至今舉辦第三年,成功定位以亞洲當代藝術為號召,年年吸引來自亞洲畫廊參與。繼去年五家台灣畫廊,今年共有九家成功申請獲邀,參加在倫敦肯辛頓區(Kensington)的Olympia展覽館所舉辦的倫敦藝術博覽會Art 15 London。

「建築之境:路易.康」建築展,即日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揭開序幕,為20多年來首見的建築師路易.康國際巡迴回顧展。

齊白石孫女齊秉正等4名家作品展

由亞洲文化協會、亞洲美術院等聯合主辦的中國書畫四名家作品聯展,於本月20日、21日兩天在華埠孔子大廈展出,共有60多幅作品參展。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高級會士聯展」即日起至9月14日(日)止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2樓東西文化藝廊隆重展出。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11月23日止展出「張大千辭世30週年紀念展」,藉由完整呈現張大千的早、中、晚期不同階段繪畫風貌,帶領觀眾了解中國書畫的博大精深。

在今天的中國,很多時候,沒有說出來的話比說出來的話更誠實。如何解讀中國的藝術話語﹖在這裡,我們關心的是當代中國繪畫的密碼﹐也就是那些不能說出口的話。它們從中國漂流到世界的眼前,像是大海中藏著一紙求救信號的特大號漂浮瓶。

繼2006年藝術家王美幸的「生命‧愛‧土地」一展獲得觀眾廣大迴響後,鳳甲美術館今年再度邀請她在美術館舉辦「燦爛時光-王美幸琉璃展」個展。王美幸近年來全心投入琉璃藝術之創作,以璀燦奪目的琉璃色彩,譜出令人目不暇給的光景,此次個展除了讓觀眾也能有機會共享此視覺饗宴之外,更是對王美幸長期來投身藝術創作熱情之詠讚。

《真善忍美展》賞析 《我是誰》

即使一位條件富裕的紈褲女子,已然感到茫茫人生,浮沉莫測。當她看了《輪迴轉世紀實故事》,開始深度思考,又從法輪功學員送的紙蓮花那裏得到答案,看到了光明。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秉持推廣藝術文化之理念,即日起至8月17日止特別舉辦「傅申學藝展」,展出臺灣知名藝術史學家、書畫鑒評專家傅申教授的書法、繪畫、陶瓷書刻等50組件作品,讓社會大眾有機會見證其學術與藝術創作雙攜並進的人生,鑑賞他如何讓生命寸寸生成。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秉持推廣藝術文化之理念,為鼓勵陶雕藝術創作,特別舉辦「心塢陶風─葉劉金雄陶壺藝境」展,選出60組作品,呈顯藝術家「超寫實」、「超自然」,與「極致寫真」的創意元素。在作品成塑的進程中,葉劉金雄經由心與形的交互傳達,眼與手的串連運作下,將國畫中領悟的筆法,轉換成創作的能量,突破雕刻的技巧,形塑陶壺寫意境界的可能。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博大的文化淵源,講究神似,更講究意境。所謂「意境」 ,指畫家通過描繪人物、事物、場景,使欣賞者思想受到感染而產生共鳴,以正確的 審美觀和道德水準,領悟蘊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道理及宇宙意義的更高境界。

典藝絃樂2014鉅獻─就是經典

四位熱愛弦樂四重奏的音樂家:小提琴家何信宜,歐亭妤,中提琴蕭惠珠,及大提琴黃佳文基於共同的夢想 “分享音樂“,一同組成典藝絃樂四重奏。平日嚴格的自我要求常常只為呈現最平衡的室內樂經典”絃樂四重奏“,並追求技巧的完美及合奏的精準和諧,以祈感動聽眾的心靈!此刻,「就是」集人與曲的「經典」演出,已悄然展開。

行家裏手談古玩

在多年的實踐中,他總結出許多古玩行內的樂趣:強身健體,瀟灑自如;識古學文,德藝雙馨; 交朋會友,切磋琢磨;積累財富...

植物學也是美迪奇長久以來關注的項目。十七世紀美迪奇的法蘭西斯一世和波隆納學者 尤里斯.阿多法蘭迪 (Ulisse Aldovrandi)就西印度群島(美洲)的植物學和動物學方面進行交流,特別是就古代文獻的紀錄與自然的實際觀察之間的對照向他請益。

美迪奇家族的寶藏(1)

美迪奇,這個與佛羅倫斯的歷史緊密交織、對意大利甚至歐洲命運舉足輕重、並深入參與西方藝術發展的家族,在歐洲歷史上前後維持了三個世紀的輝煌。祖先來自於佛羅倫斯東北的馬傑羅地區,以銀行和商業起家,最後發展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藝術贊助者。從2010九月到2011一月底,巴黎的馬約爾博物館(Musée Maillol)匯集了150件美迪奇家族收藏的著名藝術文物和寶藏,從繪畫,雕塑,古董,裝飾藝術,到科學,詩歌,音樂,植物學以及書信和手稿等等,見證了當年佛羅倫斯權貴的高雅品味及涉獵的廣泛,也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藝術資產和歷史文獻。

這畫是樂 這畫是詩 這畫是史 這畫是理 是生命 是靈性 錯落變換皆有致 宙宇洪荒人間情 萬般活現視覺裡 亦藏亦露功夫外 視覺更是發酵劑 畫壇花絮如潮湧 千古名畫如山積

台灣雲林縣出身的水墨畫家謝榮源,4月19日起假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展出。謝榮源在致詞時說,他的畫畫過程是始終如一,即使畫了40幾年,但也還是在學習,因為學習的機會隨時隨地都有。

春華秋實 美育樹人——劉煜畫展

(大紀元記者白亞仕報導)劉煜先生1919年出生於吉林省磐石縣,今年 93歲高齡的前輩老畫家、藝專美術教授,在藝壇備受敬重與景仰,但卻鮮為人知,對於劉教授而言,其謙沖內斂、淡泊名利的性格,藝術是對他生命體悟的總結。國立歷史博物館這次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合作,邀請劉煜教授於國家畫廊展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全面而完整的繪畫個展,展出內容主要為油畫、水彩、粉彩及素描等作品共200餘件,展期將至明年的元月27日;他的作品遊走在過去、現在和未來,許多作品橫跨了半個中國、穿越了近一個世紀,會場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作,為我們訴說大時代裡生命的紀實和感悟,同時也為戰後臺灣美術史,留下一抹美麗的印記。

「龍」被視為最尊貴的神獸,「鳳」為百鳥之王,有是傳說得瑞鳥,這兩個神獸象徵太平,除了地位崇高、巨祥瑞意涵外,也是華夏文化裡的重要精神圖騰。這次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集結多件博物館、收藏家、藝術家的物品,展出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的第一次龍鳳大展。從信仰到禮俗文化,從器物用品到工藝美學,我們帶您一窺龐大而豐富的龍鳳文化。

共有約 76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