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中外的造形藝術中,不管立體的雕塑或平面的繪畫也好,不乏有表現各種笑容的作品。但以一種笑容能普遍地出現在某一時期與地區的造形藝術中,且形成一種藝術表現特徵的,莫過於西洋美術史家所稱的「古拙的微笑」或「古風式的微笑」(Archaic Smile)了。此一詞在古希臘的雕刻史上,指的是約在西元前六世紀到西元前480年間的人物雕像中所出現的臉上表情。此時期的古希臘雕像屬發展的早期,男女雕像中大多有著杏仁形雙眼和半月形嘴唇的形式化微笑表情,帶有一種愚拙、生澀且神秘的感覺(圖一、二),令人不禁聯想起熟睡嬰兒將醒不醒前那稚嫩、安靜、淺淺的、卻又不知所以的笑容。這種表情在更早的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地區的女神雕像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有學者認為古希臘雕像這時期千篇一律的生硬微笑表情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為雕塑刻技巧不純熟的緣故,可能多少和當時雕刻家所要表達的精神狀態及當時希臘人的審美意識有所關連。

2006年02月26日 1:4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