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u8 娱乐 shouye
【藝術小百科】界畫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藝壇博覽
陳明發用心作好壺

在茶壺市場享譽盛名的陳明發,親手製作的手拉坯壺手藝精巧,相當受到民眾喜愛。手拉坯壺的「算盤子」壺蓋,由於有較高的通氣孔,讓茶壺更具保溫、除澀味功能,並保持茶香不褪,已取得專利,且頗受愛壺人激賞。

到了唐代,敦煌飛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歷程,完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了藝術的頂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畫滿了大型經變畫。飛天不僅畫在藻並、佛龕、四披上,大部分畫在經變畫中。佛陀在極樂世界正中說法,飛天飛繞在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

故宮「亞洲藝術節」從五月三日起,每週六晚間六時三十分於B1大廳推出印度卡塔卡利舞蹈、台灣掌中戲「西遊記」、印尼和斯里蘭卡傳統舞蹈,以及日本茶道和中國香道體驗活動。

1514-至1516年間達芬奇旅居羅馬,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也正好都在羅馬為教廷工作,形成了文藝復興三傑薈集的藝術鼎盛時期。達芬奇在羅馬也與再度得勢的美迪奇家族重逢,因為羅倫佐的兒子喬凡尼在朱里亞斯二世死後繼位為教宗,即里奧十世。教宗曾經委派達芬奇作畫,但是對達芬奇的工作方式和效率感到不耐,寧願重用後起之秀拉斐爾 。幸好教宗的兄弟朱里安諾十分敬重達芬奇,讓他住在在梵帝岡的Belvedere宮中。此時達芬奇對創作的興趣似乎不大,主要致力於科學研究。但是他最後的幾幅作品 —— 包括最後的油畫《施洗約翰》和那幅知名的晚年自畫像,應該是在羅馬的這段時期完成的。

當代畫家。

中國舞在人體形態上強調「擰、傾、圓、曲,仰、俯、翻、卷」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 從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畫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是由古至今一脈相承而不斷發展演變的。

敦煌石窟的開鑿,前後經歷了十個朝代,貫穿了千年的歷史,古老的敦煌似乎不受時光洪流的影響,石窟中凝結著各個朝代的藝術文化,靜靜的述說著當年它們的輝煌故事。因為保存了從五胡十六國到元朝之間各朝的文化特色,壁畫中除了眾多偉大的神佛畫像之外,工匠筆下鉅細靡遺的記錄著當時供養人形像的部份,尤其具有考古價值。

【藝海漫遊】敦煌藝術大展(一)

在密閉沒有光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的工匠們,拿著燭光一筆一畫的在每一寸壁面上勾勒出細緻繁複的圖案,他們要付出多少時間和毅力才能完成這一座宏偉的石窟,憑藉的只是一顆對神佛敬仰與奉獻的心。

從明天起至5月底還將在每週六晚間6:30推出「亞洲藝術季」系列活動;包括有土耳其、印度、印尼、日本、台灣等亞洲各國傳統舞蹈、音樂演出;5月中旬將於新開幕的「故宮晶華餐廳」推出「亞洲美食節」

十二生肖圖通常為民俗慶祝新年而畫﹐其中動物跟人們生活或文化密切相關﹐因此藝術家們作品不時以之為題材。不過歷史上丹青妙手大都專攻一種動物而已﹐能畫全畫活十二生肖者寥寥無幾。玉山伯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他的博學多才又謙沖為懷、從不自誇﹐「十項全能」是後代美術研究者之公論。

國立故宮博物院首度推出深具教育意義的「書畫裝池之美」特展,過去展覽書畫,多半側重於作品內容的介紹;而本次特展希望透過琳瑯滿目的書畫形式及難得一見的書畫修復過程,透過公開展示,讓民眾也能對裝池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得到更具體的認識。

1506達芬奇受法國統治者Charles d'Amboise的徵召再次回到米蘭為其宮廷效命,然而同時佛羅倫斯的市議會也不斷催促達芬奇回到佛羅倫斯完成《安加里》壁畫。最後在法國駐佛羅倫斯大使的介入之下,達芬奇得以留在米蘭並且受命成為法王路易十二世的宮廷畫師。達芬奇首先為了解決與聖母無原罪胎始兄弟會的畫作紛爭而畫了第二幅《岩窟聖母》,並且在法王的要求下重拾佛羅倫斯曾經創作的題材《聖母子與聖安娜》。

郭雪湖百歲回顧展 12日開幕

前輩畫家郭雪湖今年剛好滿100歲,國美館精選101幅畫作展出,包括「圓山附近」、「南街殷賑」、「萊園春色」等經典名作,是歷年來郭雪湖畫作最大規模、最完整的ㄧ次展覽,喜好藝術的民眾千萬別錯過。

畫家倪朝龍感於漸凍人缺乏社會大眾關心,慨然提供畫作100套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漸凍人研究經費,期盼為漸凍人的治療帶來一線曙光。

藝術的存在原本主要為著是要描繪神的偉大﹐宇宙間的美好、純正、善良、光明。中華藝術承襲過程是半神的文化,重點在神韻與內涵,所以一般不太注重表面細節的表現,只注重意的表現、內涵的表現。

大約在設計《安加里之戰》的同時,達芬奇已在著手另一幅氣氛完全不同的作品,也就是被稱為《蒙娜麗莎》的著名肖像畫。這也是達芬奇在第二次佛羅倫斯時期流傳下來唯一完整的作品。關於這幅作品的創作動機,有這麼一種說法﹕達芬奇看到年輕氣盛的對手米開蘭基羅創作《大衛》後廣受愛戴,心中頗不是滋味;激起了他也想在繪畫領域創作一幅驚世之作的野心,於是有了這栩栩如生的《蒙娜麗莎》。不論事實如何,達芬奇確實對這幅作品十分看重,在日後遷移時總是帶著它。這幅畫最後隨著終老於法國的達芬奇到了異鄉,達芬奇死後歸法國王室所有,最後成為盧浮宮的鎮館之寶。

知名書法家施永華即日起至13日止,在台中市文化中心舉辦「造型與節奏」書法個展。此次展出,施永華藉由西方美學,融入中國書畫之優良傳統理念,展出習書三十多年寫作成果。

台中知名藝術家賴高山,生前致力於推廣漆文化及油畫藝術,辭世至今,其在藝術上的努力與成就仍持續影響後進。

一般藝術家只是專善山水、花鳥、翎毛走獸、或文人畫其中一門而已

文藝復興盛期(13)──達芬奇返鄉獻技:《安加里戰役》

達芬奇的第一次米蘭生涯以法國軍隊入侵而告終。他和弟子隨從等人離開米蘭後經過了曼都瓦、威尼斯等地。經過曼都瓦時,應女侯爵依莎貝拉.德斯特所求畫了一幅肖像素描;在威尼斯停留的三個月期間,對吉奧喬尼等威尼斯畫家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透過優雅的線條與鑲工,刀劍工藝師陳遠芳帶給冰冷堅硬的鋼材新生命,扭轉一般人對傳統刀劍的刻板形象,展現中國刀劍藝術之美,他更利用現代鋼材與機具技術,打造出一把把勞斯萊斯級的藝術刀劍。

郭馥玫低音提琴獨奏會 28日登場

低音提琴家郭馥玫將於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於3月28日(五)舉行獨奏會,歡迎民眾前往聆賞。

美術界好像有一種說法「寧畫百雀、不繪一虎」﹐或許是由於「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顧忌﹐總是麻雀到處看得到、見過的次數多就容易畫﹐而很多藝術家一生中可能在動物園看過一兩次老虎而已﹐沒有寫生﹐只靠臨摹或「閉門造車」想要畫好像樣的虎圖那就難矣了。

從事繪畫30年,始終堅持中國傳統畫風的夏ㄧ夫,從22日起至5月25日在國美館舉辦「枯筆焦墨」作品展。夏ㄧ夫擅長山水畫,以枯筆焦墨擦皴方式,將雲層、海浪、嚴石擦皴出境物沈靜之美。

由中部美術協會舉辦的中部美展頒獎典禮,將於23日在台中市文化局舉行。中部美展作品共展出中部美術協會會員、會友及公開徵募優勝作品近300件,即日起至28日在台中市文化局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平生最愛雀﹐黃雀如摯友。營巢屋簷下﹐朝朝常聚首。秋深噪霜庭﹐春來跳新柳。相看兩不厭﹐閑來忘坐久。

共有約 76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