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列舉世界上三位最偉大的雕塑家,首先印入腦海中的可能就是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多那太羅(Donatello)和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但你知道貝特爾‧托瓦爾森(Bertel Thorvaldsen)這位雕塑家嗎?托瓦爾森相信,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唯一的途徑就是遵循古典藝術。於是,他成為當代最優秀的新古典主義雕塑家。
列奧納多新聖母大殿(S. Maria Novella)「教宗大廳」(Sala del Papa)的牆上繪製《安加利之戰》(Battle of Anghiari)的草圖,以表現米蘭公爵菲利波手下大將尼古洛‧皮欽尼諾(Niccolò Piccinino)的故事。他構思了一群騎兵爭奪軍旗的場面,他設計這一場面時的奇思異想,公認此畫為技巧高超的傑作。
多那太羅的作品至今仍令人望塵莫及。他是一名非常多產的藝術家,要完整描述他的作品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事了,若要再將他廣泛深遠的影響呈現出來,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感謝意大利佛羅倫斯的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和巴杰羅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主辦單位的努力,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推出展覽「多那太羅:文藝復興」(Donatello: The Renaissance),讓藝術愛好者有機會深度了解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作:達文西)除了從未被充分讚美過的軀體之美,他的所有舉動都蘊有無限優雅;他的天才如此偉大,且發展迅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能迎刃而解。在他身上集合了強大的體力、靈巧的身手,以及永遠雍容高貴、寬宏大度的精神與勇氣;他聲譽日隆,不僅在生前備受尊崇,身後更是流芳百世。
多那太羅的名聲一天比一天響亮,甚至連威尼斯的領主也聽說了,便請他為帕多瓦(Padua,譯註:威尼斯附近的城市)製作一座加塔梅拉塔將軍的雕像。多納太羅很高興地接下了這份委託,前往帕多瓦,在聖安多尼聖殿廣場(the Piazza di S. Antonio)上立起了騎在馬上的將軍銅像。將軍的坐騎活靈活現,隱約間還可以感受到馬的喘息和嘶鳴,而將軍則精神抖擻,充滿了自信。
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的「彼得兔」(Peter Rabbit),最早出現在一封寫給她前家庭教師4歲兒子諾埃爾‧摩爾(Noel Moore)的圖畫信裡。信開頭寫道:「我不知道該給你寫些什麼,所以乾脆給你講個故事」。幾年後,波特借用那封信的想法創作了《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多那太羅曾為當地的軍械公會(the Guild of Armourers)製作了一座身著鎧甲的聖喬治像(S. George),雕像的表情充滿著青春與勇氣、鎧甲的威武與不可一世的氣概,從冰冷的石頭中迸發出一股生命力。沒有一座現代人物的大理石雕像能夠像多那太羅的巧手,將自然和藝術表現得如此生動、如此精神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