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仰望羅馬聖依納爵堂(the Church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中殿的天花板,你會目瞪口呆,因為天堂好像真的就在眼前。然而,仔細端詳後會發現,其實中殿並沒有建造穹頂或拱形天花板。耶穌會士兄弟安德里亞‧波佐(Andrea Pozzo,1642─1709年)以繪畫技巧和數學計算(透視法)完成創作。波佐的天花板彩繪是「幻視法」(quadratura)的最佳例子。這是一種結合錯覺和真實的繪畫技巧,在牆壁或天花板上繪製幾可亂真的建築和雕塑品。
巴西的薩爾瓦多(Salvador)是一座色彩繽紛的歷史城市,以許多美麗的教堂建築聞名。薩爾瓦多位於巴西東北部的臨海地區,是巴伊亞州(the state of Bahia)的歷史首都。在這座充滿歷史古味和殖民建築的城市裡有一座非常特別的教堂叫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與修道院,是結合18世紀葡萄牙和巴西藝術的最佳代表。
什麼比一座宮殿更好?當然是三座!到德國南部旅遊除了欣賞[ascii]著[/ascii]名的新天鵝堡之外,千萬別錯過附近的施萊斯海姆宮(Schleissheim Palace)。施萊斯海姆宮殿群位於慕尼黑的北部,曾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 dynasty)的夏季行宮。這座龐大的宮殿包含三座獨立的宮殿建築:舊宮(the Old Palace)、新宮(the New Palace)和盧斯海姆宮(the Lustheim Palace),是巴伐利亞規模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宮殿之一,最初是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位選帝侯建造的居所。
音樂沒有文字,卻能傳達情感與真理。樂曲《喜劇演員之舞》(Dance of the Comedians)正好是個絕佳例子。它是捷克作曲家貝德里赫‧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在1870年創作的歌劇《交易新娘》(或譯《被出賣的新嫁娘》,The Bartered Bride)第三幕中的演出曲目。
瓦津基宮位在占地約180英畝的莊園裡,莊園內還有幾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和廣闊的英式花園。來自意大利科莫湖(Lake Como, Italy)的宮廷建築師多米尼克‧梅里尼(Domenico Merlini)和德國薩克森州德累斯頓(Dresden, Saxony)的約翰‧克里斯蒂安‧卡姆賽澤(Johann Christian Kammsetzer)在興建宮殿時,參考意大利各時代建築,靈感包括美第奇別墅(the Villa Medici)的風格主義(或稱矯飾主義,Mannerist style) 、盧多維西別墅(the Villa Ludovisi)的巴洛克風格(Baroque style),以及阿爾巴尼別墅(the Villa Albani)的新古典主義風格(Neoclassical style)。
美第奇學院(The Medici Academy)也叫「柏拉圖學院」(Platonic Academy)或「佛羅倫薩學院」(Florentine Academy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孕育知識和藝術的天堂,由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在15世紀中葉創立。學院經常在佛羅倫薩聖馬可廣場的雕塑花園舉行集會,花園係由家族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