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藝術小百科】音樂中的復格形式(Fugue)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中西雅樂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八)

捷克愛樂在塔利赫的帶領之下,展開歐洲各大都市的巡迴演奏會,讓他們的實力受到世人的肯定,奠定了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成為捷克音樂代言者的不朽地位。塔利赫被後人尊稱為「捷克愛樂之父」,算是實至名歸!

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上)

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效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時期三苗部族興兵作亂,舜帝因此率軍討伐,在戰陣中演奏《韶》樂三日三夜,這優美的天籟之聲讓三苗部族的戾氣被化解於無形,紛紛丟盔棄甲,前來歸順,臣服舜帝。

吉他大體分為三個檔次,有合板吉他,面單吉他和全單吉他,其價格是相差很大的。在閒暇之餘彈一首吉他曲,或朋友聚會時演奏一曲,是件很快樂的事。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四)

史梅塔納所作《我的祖國》,整首樂曲由六段樂章所組成,前面四段主要在描寫捷克的歷史傳說與山川景色,後面兩段則是以胡斯戰爭為主題,發抒捷克的民族愛國心聲。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一)

克利雪多夫‧哈蘭特,根據義大利音樂家馬連吉歐所寫的彌撒曲以及少數的經文歌《Maria Kron》還流傳至今,其中所運用的作曲法十分地精妙,標示著文藝復興時期波希米亞的音樂成就。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湘女多情:瑟

相傳,堯帝的兩位美麗女兒,一位名叫娥皇,一位名叫女英,都嫁給舜帝做妃子。 後來舜帝南巡,病死於蒼梧,葬在九嶷山下。二妃苦苦追尋,直到湘江邊上;眼看江水茫茫,無法順利濟渡;九座山峰,山勢相彷,不知何處才是夫君埋骨之處?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欲得周郎顧:箏

相傳源自於瑟,是秦地的樂器。秦國有一個名叫婉無義的人,將一張瑟傳給兩個女兒,兩個女兒為了爭搶這張瑟而把它扯破了,從此成為兩張樂器,所以稱之為「箏」(爭)。另有一說,箏其實是秦國大將蒙恬製成的,他將原來瑟的二十五弦破開,改良成較為輕巧的十二弦,於是成了今天的箏。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有鳳來儀:笙

春秋時代,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名字叫做弄玉。弄玉生性聰慧,姿容無雙;她善於吹奏玉笙,每次演奏時就如同鳳凰啼鳴一般。弄玉公主長到十五歲了,穆公想為她找個好女婿,偏偏弄玉要求:「一定要找到個和我一樣善於吹笙的人,才願意嫁給他。」秦穆公派人四處尋訪,卻總是找不到合意的對象,婚事也一拖再拖.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響遏行雲:笛

相傳,在黃帝的時候有一位樂官名叫伶倫,他走遍千山萬水,一直到了昆崙山北,從那兒的峽穀中選取了最均勻最好的竹子,把它們斷開來做成十二竹筒,以此吹奏。那聲音就像雌雄鳳凰的鳴叫一般,而十二竹筒的音階也就成了人類的十二音律。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伏羲的清雅:簫

相傳,簫是伏羲氏親自設計製作的,他可以清理天地間不好的物質。簫是「竹」字加上「肅」字;竹是材質,「肅」就是「肅清」的意思。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溝通天地人的神器:古琴

相傳,神農氏繼承天下後,取法宇宙萬物的原理,削桐木做成琴身,用絲繩當弦,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上通神明之德,並引導萬物和諧。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困境中的歌聲

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過匡地,被匡人誤認為是侵犯過匡城的惡霸陽虎,因此要殺害孔子。因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神似,而替孔子駕車的弟子顏剋又正好是當年替陽虎駕車的人,匡人怨恨陽虎,就把孔子重重包圍了起來。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蓬萊的音樂大師

伯牙向成連學習彈琴,經過了三年,雖然掌握了彈琴的技巧,但總沒法融入樂曲的意境中。成連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現住在東海蓬萊山上,他最善於教導情致,我送你過去請教他吧。」於是,兩人一起乘船到了蓬萊山。成連讓伯牙住下來,告訴他:「你先留在這裡練習,我去迎接老師。」便撐船離去了。成連始終沒有回來。

岳飛作《滿江紅》的故事

將士們均感同身受,因此隨著主帥岳飛看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唱著《滿江紅》,之後唱到最後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只覺得內心平靜無比,沒有了在先期黃鶴樓的悲壯情緒,只感覺無比的祥和寧靜,卻有著奮力精進的波瀾壯闊。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是正的意思,雅樂的特點就是中正平和,莊重肅穆。周公制禮作樂,完備了雅樂的體系,把音樂、舞蹈與宮廷禮節、郊廟祭祀等宗教活動相結合,用以教化貴族的生活與禮儀。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什麼是弦歌?

弦歌,指依琴瑟而詠歌。琴瑟是士人修身的樂器,《禮記‧曲禮下》云:「士無故不撤琴瑟」,在中國古代,士人以琴瑟伴奏吟唱詩歌,並熟習禮樂教化。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來自月宮的仙曲

〈霓裳羽衣曲〉相傳來自於月宮,是盛唐時期最美妙的歌舞。一年中秋,唐玄宗在御花園遊賞,抬頭看見團團明月,晶亮皎潔,實在美麗極了,他目不轉睛地望著,視線都無法移開;一旁伴駕的道士羅公遠便說:「陛下,想去月宮遊玩嗎?」玄宗大喜,立即同意。羅公遠一把將手杖擲向空中,轉眼化成一座銀色的大橋,直通月中。

蒙特威爾第是現代歌劇之父。歌劇雖然在蒙特威爾第之前便已成型,但蒙特威爾第首次確立了歌劇中戲劇性結構的原則、及三部曲式的歌劇詠嘆調,他為推動歌劇藝術由文藝復興時期向巴洛克時期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L'Orfeo) ,不僅是當今歌劇舞台最古老、最完整的歌劇,也是近代歌劇的起點。《奧菲歐》在西洋歌劇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盛唐藝術的鐵三角:唐玄宗、李白、楊貴妃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極具藝術涵養的君王,不但能鑒賞音樂,自己更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有著絕對音感。眾多樂曲中,唐玄宗最喜愛出塵飄逸的道家法樂。

莫札特和歌劇《唐.喬凡尼》

從社會階層的角度來看,唐璜代表著中產階級尋求個人自由主義的社會群體。從個人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好色之徒,感覺主義者,也就是完全以個人喜好和感受而行動的人士。他的理念和行為為中產階級唯物主義者的享樂主義和自由縱慾主義進行了合理化的解釋。莫札特的歌劇中,通過唐璜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殺人、玩弄女人、欺騙偽裝等劇情,使其代表著慾望、色慾與暴力,象徵著莫札特和他的同仁們在社會中所看到的那些腐敗和道德淪喪的群體。

嚴折西自幼隨父嚴工上來滬。他的父親嚴工上是中國二十年代著名的老作曲家、中國最早的電影音樂家,同時是電影製作家,製作電影超過百部。嚴上工是黎錦暉組成「明月音樂會」的最早的成員之一,後來共同推動中華歌劇團。嚴折西的兄長嚴個凡都有音樂創作的天賦,其妹嚴月嫻是黎錦暉的歌舞團裡的台柱演員。嚴折西和兄長嚴個凡因自幼常隨父親在電影公司玩耍、觀看電影布景畫製作而愛上繪畫,都發展成為美術家;同時又都承傳嚴工上的音樂天賦與薰陶,都成了音樂家。

寫實歌浮生 犀利白話詞人—李雋青

李雋青是以白話歌詞書寫常民生活的傑出詞曲家,他的歌詞描繪世象、傾訴心聲,深入淺出,鮮明犀利,雅俗共賞。他作的情歌直剖內心、吐露都市常民追求愛情的心聲,委婉之情和火熱之愛兼融,展現都市新愛情觀。

笛是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它歷史悠久,在黃帝時期的樂官伶倫曾以竹子作笛吹奏,是目前在文獻上發現最早的紀錄。

那段歌舞昇平的日子──宋朝的樂舞(2)

宋高宗於名堂祭祀天地開始用樂,此時南宋已定都臨安府。臨安府海外貿易興盛,遍及五十餘國,為當時世界第一大貿易城市,城內各國遊客來往不絕,酒肆茶樓、藝場、教坊、夜市興盛空前,比起北宋時期的汴京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時音樂形式主要已流傳於民間,說唱藝人張五牛創「唱賺」 形式的歌曲風靡了整個大江南北。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唐朝的音樂學院

唐玄宗十分喜歡音樂,他聽說春秋時期宋王修築練武場牆壁,請來歌唱家在旁演唱,以提高工作效率,便生出了一個念頭,想建立一所音樂學校,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梨園」因此成立。

素人歌詞家 詠都會民情—陳棟蓀

陳棟蓀是流行歌曲界的一個異數,雖是業餘的詞人,卻能以素人詞家的真聲譜出都市之歌、吟詠市民之情。姚敏、李厚襄譜曲、由他作詞的歌裡,能見到委婉之情與火熱之愛兩者兼表。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唐詩的歌唱大競賽

盛唐時期,王之渙、王昌齡、高適都是著名的,三人互相傾慕,時相往來。

那段歌舞昇平的日子──宋朝的樂舞(1)

北宋時期,在大唐盛世之後歷經五代十國的紛亂局勢,唐代的樂舞已幾乎失傳,所以宋朝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立即恢復太常、鼓吹兩署音樂專職機構,並置教坊修正五代的靡亂之音,文舞為《文德》之舞,武舞為《武功》之舞,以十二安為官方樂章,以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意,象徵著宋朝崇儒尚文之風。

寧波才子 魂縈舊夢—李厚襄

李厚襄的創作曲很多,而且他也是一個詞曲兼擅的音樂家,雖然他以作曲為主,但在作詞上功力也很高,詞境很有韻味和深度,縈繞情懷讓人追憶傷逝;有的歌詞則很活潑明朗,展現另一種溫暖鼓舞的風格。他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如〈魂縈舊夢〉、〈郎日春日風〉、〈我有一段情〉、〈岷江夜曲〉、〈丁香樹下〉、〈恨不鍾情在當年〉、〈塞外情歌〉等等,歌詞典雅雋永,婉轉動人的感情,給人如詩一般的感受,觸動人的心緒挑起人追逝的情懷,另外他也寫有一些直白的歌詞,如〈恨事多〉,輕鬆的語調帶有人生感悟的哲理。

歌壇不倒翁 中國情調融合西洋風—姚敏

姚敏是繼黎錦光和陳辛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界最有影響力的詞曲作家,他能曲、能詞,還能歌,多才多藝,博得「歌壇不倒翁」、一代「歌神」的讚譽。水晶在《流行歌曲滄桑記》提到流行歌曲的三大名家是「狀元黎錦光,榜眼陳歌辛,探花姚敏」。

共有約 60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