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藝術小百科】音樂中的復格形式(Fugue)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中西雅樂

客家是台灣大家庭中極富民俗特色的族群,在弦索八音及客家山歌當中,可以感受到客家人的熱情。

世界民間音樂非常豐富,但其中稱得上是純金的精品卻是鳳毛麟角。當聽到色拉西(1887-1968)的錄音時,我感到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民間音樂演奏家,而且是一位世界級的大師。與他的深邃、樸實和孤寂相比,一些其他音樂家的演奏更像是迪士尼樂園裡建造的美麗而虛假的人工草原,而色拉西的琴聲讓人聽到的是真正蒼茫無邊的大草原!他的音樂是牽動著自己的心拉出來的。

薩克斯風(Saxophone)只有150多年歷史,它是1840年比利時人Adolphe Sax所提出的構想,薩克斯風的發明,可能是Sax在店裡無聊時把低音豎笛(bass clarinet)的吹嘴裝到ophicleide(一種用按鍵的銅管)上所發現的。1842年,他造了一把C調的bass saxophone,它得到法國作曲家Hector Berlioz的讚賞。白遼士(Hector Berlioz)是當時歐州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他在各種媒體上說Adolphe Sax發明的這種樂器最具有人性的特點,並且把自己的曲子改為用它來演奏。1845年Adolphe Sax得到法國軍隊的合約,薩克斯風就大量被使用在軍樂隊中。

長號(Trombone)又名伸縮號、伸縮喇叭,或稱拉管,是銅管樂器中的一種中低音樂器。在古代,人們就使用獸角(牛、羊、鹿角等)吹奏發聲,用於狩獵、祭祀、戰事等。這種叫做 “角” 的樂器就是銅管樂器最早的祖先。

低音提琴(英contrabass;法contrebasse )是近代管絃樂中最大的絃樂器,音域最低,琴身約115公分左右,琴絃為四度調律,分別為E、A、D和G音,音色沉重且相當於男低音,在16世紀末由低音維奧爾(Viola da gamba)發展而來。雖然低音提琴的聲音低而沈悶,不適宜當獨奏樂器,但在大合奏和交響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通常比大提琴的八度音階還要低,演奏時擴大了器樂的聲域,強壯低沈的音色為樂團添加力量。

詩歌音乐閃畫:詠梅

詩歌音乐閃畫:詠梅 ----自《正见网〉

大提琴是西洋三大獨奏樂器之一,它如人聲的音色,一直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種被稱為”viola dagamba”的樂器(即古大提琴),這種古老的樂器共有六條弦,又稱「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文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的”cello”,體積大概是小提琴的2倍,琴弓短而重,琴弦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大紀元記簡丹悉尼報道/攝影)在悉尼新唐人新年晚會上,有一位被喻為東方笛王的演奏家柴長寧,他的笛聲清音怡神、妙律爽心。他演奏的《五梆子》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之一,隨著他悠揚的笛聲把全場的觀眾帶到了中土,樂曲展現了中土人民質樸爽朗的氣質,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樂曲時而輕快流利,情緒雀躍歡欣,時而熱情奔放,當樂曲推向高潮處作突然切住,然後以剛勁有力的尾句結束全曲。演奏此曲運用了大量的花舌、剁音,整個樂曲除了歡樂的氣氛之外,更展現了超強的音樂力度。

小提琴是最好的獨奏樂器,若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小提琴則為樂器之后。

去年年底問世的蕭邦親筆樂譜手稿複刻版,全球限量發行500套,日前空運來台三套,其中一套將在台北國際書展展出,以饗國內古典樂樂迷。

1756年1月27日,位於德國和奧地利邊界的薩爾茨堡城中,莫扎特家誕生了一個名叫「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的小男孩。老莫扎特是薩爾茨堡的宮廷樂師兼作曲家,兒子名字中的「阿瑪迪斯」意為「神的寵兒」,確實,神給予他無比的音樂天賦,在塵世停留不到36年,卻寫下了六百多首作品,他的音樂二百五十年來廣為傳奏,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撫慰了無數心靈。

今年又是一個莫扎特年。為什麼說《又是》呢?因為在1991年,莫扎特逝世200周年時,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已經轟轟烈烈地紀念過一次這個天才了。當時,數不清的音樂會、座談評論,無數的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的專題和系列報導,都獻給了這位早夭的曠世天才,這多少出自對莫扎特當年在窮困中英年早逝的痛惜而產生的補償心理。當然,商人也看準了這個機會大撈一筆,莫扎特成了商品,除了音樂產品之外,莫扎特T恤,莫扎特撲克牌、莫扎特益智遊戲…,光是莫扎特巧克力就有好幾種品牌哪。反正莫扎特家沒有後人,不用擔心什麼著作權的問題。

吉他源於希臘的「抱琴」(Lyre)。由於其具有瓶狀的共鳴箱,而成為吉他、琵琶、小提琴的始祖。

再過兩天,就是天才音樂家莫札特的250 歲生日誕辰,現在正在舉行的坎城唱片展當中,一位莫札特迷秀出了莫札特音樂專輯套裝,一整套一共170 張專輯,用全集向莫札特致敬,應該是最慎重的做法。

(歐新社)「樂聖」貝多芬一份「失落」多年的樂譜手稿,昨日由匿名買家,以100萬英鎊投得。

琵琶是屬於彈撥類樂器,因為他的形狀像似「枇杷」,所以稱為琵琶。琵琶名稱還有一個典故,因為古代彈奏彈撥樂器時,將四弦從內而外順著滑出的音稱為「琵」;而由外向內彈出的音則稱為「琶」,所以稱作琵琶。因此古時候稱的琵琶,其實不只是單指現在我們所稱的「琵琶」這個樂器,而是將所有彈撥類樂器如月琴、四線、三絃等等都統稱為琵琶的。

中國傳統樂器被普遍分為金、木、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其中我們最常有機會見到的樂器不外乎是二胡、古箏、笛子、鼓、鈸等等。在音樂會上或者是一般節日活動的時候,偶而可以見到藝術家在街頭表演。我們看到的笛子、洞簫是屬於竹類樂器,是國樂器當中攜帶最為方便、表現力極為豐富的樂器。

「詩言志,歌詠言」;「樂辭曰詩,詩聲曰歌」,「詩為樂心,聲為樂體」。可見歌曲的歷史,至少和詩一樣悠遠。在過去的中國,它還和詩形影不離、密切相關。而「詩歌」這一名詞的豐富內涵,正是這種關係的獨特表現。

據史書上記載,中國的三弦源於古時的弦鞀,到了元代才有三弦之名,在元之前的宋朝未見史料有三弦者。元朝時三弦是元曲的主要伴奏樂器。到了明清之後,三弦主要也是用於說唱音樂的伴奏。特別是在明朝嘉靖(1522-1566)魏良輔還沒創作崑曲以前,幾乎所有北曲都是用三弦來伴奏。

我最喜歡舒伯特的一首浪漫歌曲,是音樂頌(An die Musik,D547)。純淨高雅的旋律流露出作者謙和善良性格,這是他對音樂發自內心最誠摯的贊頌和感謝。

雖然人人都有性格、氣質、心智這些本性,但哀、樂、喜、怒等情感變化並沒有規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產生反應,然後才表現為一定的情感。

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音樂學府之一,美國紐約的朱麗亞學院迎來了100週年校慶。為了紀念百年校慶,朱麗亞學院正在美國和世界各地舉行一系列巡迴演出。

7月9日晚曼哈頓下城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聚滿了熱心的人們,在這里他們用心靈敘說著一個個懮傷而又充滿希望的故事,把愛獻給一群孤苦的中國孩子。

組圖(二):紐約救孤義演

德國著名作曲家巴哈一六八五年出生於德國中部的小鎮埃塞納哈,很有可?

共有約 60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