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足球比分预测官网-竞彩足球比分预测开户-竞彩足球比分预测注册 shouye
弗里克收藏館春季優雅重現 全新展廳搶先看
位於紐約曼哈頓心臟地帶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開館以來,坐擁1800件館藏,一直是美術與歷史愛好者心中的聖地。歷經5年、斥資3.3億美元整修與重新規劃的博物館終於修繕完畢,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不僅一樓標誌性展廳煥然一新,更首次開放原為私人住所的二樓,並推出一系列嶄新的展覽、裝置藝術與公共活動,並開放一座可容納218人的全新音樂廳。
美術長廊
徐明義畫集(六)—夢境(彩墨)

說是夢,不是夢,說不是夢也是夢──夢裡的山水。曾經嘗試用色塊、墨塊來構圖,這是其中的作品之一。整張畫幾乎沒有線條,而且用色強烈顯眼──不計成敗毀譽,也不畏人家說「你畫的不是水墨」。不管,沾墨沾色塗上去就對了,我畫我的。

蔡襄為人忠厚正直,是史上著名的好官,世人讚譽他為「端人正士」,諡曰忠惠。蔡襄除了是勤政愛民的政治家,優秀的書法家外,他對茶葉的研究及推廣也有卓著的貢獻..............

徐明義畫集(六)—雪酣(彩墨)

雪景很入畫,畫起來張張都討好。

一日米芾悠悠醒來,見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鮮美,幽靜中泛著鳥語花香,彷彿置身桃花源。不遠處有涼亭一座,依稀傳來聲響,於是緩步走向涼亭......

『意念帶動技巧,技巧形成風格』,從年輕時以文學青年身分投入水彩創作所揭櫫的『畫以載道』到今天,謝明錩的觀念幾乎整個變了。上次畫展他以『隱藏的韻律』為名,明顯的是在追求純藝術的節奏韻律之美,對主題內涵所暗示的意義已經不再重視了。 換句話說,他不再說故事了,所有人生啟示都成了創作的枝節,被歸屬於『文學性』而不再成為他追求的重點。

米芾(西元1051~1107年),初名黻,後改名為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原籍襄陽(今屬湖北)人,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他的母親曾入宮服侍英宗皇后,米芾也得此恩蔭而當了個縣官,但他「全無富貴願,獨好古人筆札」,為了藝術,丟官也不在意。

宋四家蘇、黃、米、蔡,各有自己的風貌,而四家當中最具藝術創新意識的當推黃庭堅。黃庭堅寫字非常用功,年輕時雖然書法就已經相當出色,但他仍對自己的字不滿意,原因是.......

「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是蘇東坡耐人尋味的書法語錄之一,意思是書寫前沒有刻意求好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天成的佳作.......

夢想,是創作研究的原動力;尋找自己的最愛與初衷,不斷探索,必能在水彩的國度中,找到適切的語彙和方法,暢所欲言;藉此發表,與各位同好共享共勉之!

徐明義畫集(六)—秋雲靜晚天(彩墨)

傍晚,夕陽西下,遠山已變成黛青色,近處也轉為黑綠,天空卻仍是紅橙一片。細碎的夕陽倒影在溪潭中輕泛,蕩漾出些許的詩意來。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國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的書法入古出新,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為「宋四家」,並被尊為四家之首;他的文章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徐明義畫集(六)—綠幔(彩墨)

春天的山野──群山像綠色的布幔,把遊人包裹起來。如你去苗栗鳴鳳古道走一遭,便會有這種感受。

這是一場百年盛會,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與本會、師大文創等單位共同策展下,邀集當代七十餘會畫家,提供作品齊聚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自2008年9月5日起至24日止,以三週的展期展現台灣水彩一百年發展之現況,參展的當代水彩畫家無不以近期間最精采的作品與會,展現繼2006年本會與歷史博物館聯合辦理之「風生水起」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之後又一次掀起水彩高品質大展的高峰,頗受畫壇的矚目,老中青水彩畫家三代同堂展出作品一百四十餘件,並由中正紀念堂出版專輯對外發行。

樹林真善忍美展閉幕 參觀人潮空前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樹林報導)真善忍國際美展28日在樹林市大安圖書館圓滿落幕。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展覽閉幕前兩天,適逢週六週日,整個展館滿是人潮,盛況空前,圖書館分館長林先生及工作人員表示,自分館成立以來辦過各項展覽,從來沒有像真善忍美展吸引這麼多人潮,可見美展籌辦單位的用心與成功。

陳石柱以丹青薪傳 百幅遺作溫煦感人(下)

父親作畫是「眼見為憑」,絕不會抄襲老師或其他名家的畫稿,更不會畫沒有看過的東西,如果在雲林老家,陳石柱就盡情悅性的觀察家園中的花鳥蝶雉,如果是子女帶他出外寫生,因現場作畫時間有限,他才用照相機做補充的資料

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的前輩書畫家傅狷夫,對台灣壯麗的高山大海、阿里山的雲海煙嵐情有獨鍾,數十年身歷其境、寫生取材,開創以「裂罅皴」畫山石、「點漬法」寫海浪、「染漬法」染雲海,將傳統筆墨活用在台灣自然山水中,開創水墨畫新紀元

陳石柱以丹青薪傳 百幅遺作溫煦感人(上)

當時戰後生活條件差,只能選擇唸師範學校,1949年他考入省立台中師範學校,巧遇有「台灣膠彩畫之父」美譽的林之助教授,在林之助的啟發、鼓勵和長時間栽培下,陳石柱投入膠彩畫的創作至死不渝,直至前年2007去世,享年77歲,經家屬整理留下兩百餘幅作品。

有關臺灣水彩畫百年歷史的發展,其過程大多在漸進平穩中延續進行,畫家的創作也都長期延續,對某些發展現象實很難以特定的年份來進行斷代分期;但為方便籌辦本項大展,在個人整理百年大事記時參酌以大環境的改變或畫家特殊情事造成對後世影響為依據來進行分期,可視為對臺灣水彩百年發展的初步註腳,當有待史學界以更客觀的學術論證來進行修訂。

徐明義畫集(六)—忘機(彩墨)

這幅畫以樹為主構,有些近樹以逆光法來呈現,樹林的後面畫出黝黑陰暗的背景,這樣可以把前面亮麗的林木襯托出來。

台灣水彩的發展,從1907年石川欽ㄧ郎到台灣從事水彩教學工作起了開端,今天到了2008年,,要為過去的100年明確的作一個定位。中華亞太水彩協會特別在2008年舉辦台灣水彩百年大展,與歷史博物館合辦「台灣水彩百年大展」主要的要彰顯三個主題:1.對台灣水彩有貢獻的畫家和作品2.百年水彩教育推廣相關問題3.百年來推動台灣水彩的民間團體。水彩畫與台灣的本土文化發展有很重要的關係,在石川啟蒙下,台灣第一代畫家產生(李澤藩、倪蔣懷、藍蔭鼎),影響了之後水彩的發展。水彩可以發展成最具代表性的媒材、將把水彩推展成國民美術。

有一種個人的創作技巧,以粗的石頭色粒來表現花絲或鉤出花的輪廓線。可是粗的色粒無法用毛筆鉤出細細的花絲,只能用兩枝毛筆像使用筷子一般將花絲製作出來,極有真實感。製作過程也極俱挑戰性,當然也很有成就感。

(扇平森林教育園區)溪谷,水花雪白清澈,扇平之水先展開了迎賓之舞,頗為宜人。隨後去樟腦寮,保存當初煉製樟腦的設備用具充滿歷史風味。再走入碧綠林道中來到另一個古蹟──水力發電室。歲月與旁邊的植物把它妝點得色澤古樸十分耐看,老窗老門的木造房子,雖為陳蹟卻很討喜。每個人到處照相,擷取老東西散發的無比魅力,拖拖拉拉的走過棧道,還是走到了美麗的情人吊橋。此處的水流川流在層層的小瀑布裏,淙淙水聲讓人遺世忘塵。潮濕處植物茂盛,森林的幽美盡入眼簾,免不了一陣取景狀況重現,幾個快幾個慢,最後來到的量水堰,也很漂亮。洪會長說去年來時裡頭有不少溪蝦,此次颱風剛過都不見蹤影;扇平園區野生動物不少,像螃蟹、蝦子、青蛙、獼猴、貓頭鷹跟藍鵲等。總括來說扇平的水是又美又有特色的,這便是早晨的巡禮。

2007年4月,一群熱愛繪畫藝術的志同道合者,由四面八方匯聚在了清心論壇(qxbbs.org)組建了一個繪畫版塊——【清心畫室】。在這咫尺的芳草地裡,他們用對生命的熱愛,對人生存在價值的思索;用五彩的畫筆,繪製出了一幅幅莊嚴燦爛的人生畫卷。

徐明義畫集(六)—牡丹與野鴨(彩墨)

在這幀小橫條的右頁,我們安排三五朵大小牡丹,一片深深淺淺的花色,是主題之所在。左邊則安插兩隻小水鴨,蹲在土堆上休憩。

六四--時間到了

六四創意圖片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