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 GitHub - App Store shouye
【藝術小百科】學院派一詞是褒是貶?
經常聽到關於一些藝術家反抗「學院主義」「學院派」的說法,好像學院藝術是個束縛、教條式的老舊東西。可是學院又給人有「學術、權威」的感覺,到底學院派或學院藝術好不好呢?
美術長廊

新莊中平公園,對這一座佇立在公園內的雕像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在我擔任新莊高中一年級的美術課程中「認識在地藝術家」單元,李石樵老師就成了最佳男主角,因為他就是新莊的「藝術之光」,希望學子們能珍惜這份情緣。

傅山在政治上不願同流合污,不願屈膝謀求功名利祿,在書藝上,他不追求趙孟頫、董其昌式的精緻、平順、唯美的書風。趙、董的「圓轉流麗」,他認為太容易了,只須「稍臨之,則遂亂真矣」。

(shown)黃道周工書善畫,學貫古今,詩文、理學、天文、曆數無所不通,他的好友徐霞客稱讚他「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

在1986年赴美進修之前,梁老師的水彩畫絕大多數都是採用濕中濕技法,也就是在作畫前先將整張畫紙弄濕,趁紙未乾前快速上色,掌握好水、顏料與時間的特性才能畫出一張好畫。1980年的第一次個展,以花和靜物為主題之外,尚有人物,即是最好的呈現。回台後梁老師重拾水彩筆進行創作,突然覺得畫筆好像輕了不少,原來她已習慣油畫厚重的筆觸,現在拿起水彩筆更是隨心所欲、駕輕就熟。

(shown)林逋恬淡好古,不慕繁華,結廬於西湖孤山,終年「吸飲湖光飲山綠」,是道道地地足不及城市的絕俗人。

(shown)董其昌專精繪畫,擅長山水,其繪畫理論於後世畫壇影響甚著。

徐明義畫集(六)—無題(彩墨)

隨便抽出一張備用的空白紙,拿筆隨意塗一下、抹兩下,構成一張畫。不管好壞,不管成敗,每天畫一些,自我期許,自己向自己交待,不是無所事事,不是白白的過一天。

(shown)蘇軾書法自成一家,長於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同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徐明義畫集(六)—間奏(彩墨)

水墨畫談「空靈」,最重要的地方即在那個「空」字。

世人對王寵的書法評價極高,他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為「吳中三家」。

徐明義畫集(六)—橘紅(彩墨)

這幅「橘紅」是以工筆方式來畫就的,葉子的正、反、昂、俯、翻、轉,都稍做穿插安排,以求有較多的變化,布穀鳥(班鳩)則是很常見的留鳥,特地把牠們放大來欣賞。

文徵明在詩、文、書、畫各方面已卓然有成,與唐寅,祝允明、徐禎卿三人號稱「吳中四才子」。

徐明義畫集(六)—棚屋(彩墨)

到婆羅洲島馬來西亞的沙巴省去玩,在沿海可以看到海濱住著千百戶的水上人家。

台閣體書家主要為宮廷官員,在書法上則以結體方正、大小統一為原則,媚態十足卻缺乏骨氣與神韻。

蘇東坡對黃庭堅詩文,讚譽他字句中有超逸絕塵之氣。

徐明義畫集(六)—行板(彩墨)

偶爾興來,也畫一些潑墨。

歷代書家對柳公權的書法有很高的評價,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落筆清朗雄秀,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其「心正則筆正」的「筆諫」也被世人傳為佳話。

蘇東坡在黃州五年,一方勤讀佛書,一方面與質樸的農夫、漁民為友,以大自然為家。他的心性更為提高,胸襟益加開闢,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悟,而他的藝術才情也獲得昇華。

徐明義畫集(六)—桂花(彩墨)

這種花我們只畫葉子,花實在太小了,只能用小色點表示。不過花雖小,卻香得很呢,是一種很高貴的香。

書法漫談:忠義書家——顏真卿

顏真卿出身文人世家。祖上顏師古、顏之推都是有名的文學家。顏真卿的書法則透出剛正、坦蕩的將帥之風,筆落處,大刀闊斧,不加雕飾..................

人類藝術的起源之一,是從《模仿自然》開始的。例如繪畫是對自然外形的模仿,戲劇是對人物行為和感情的模仿。《模仿》的本身就有一種趣味性,從模仿過程到模仿的結果,不論像或不像,人可以在真真假假中去比較、去揣摩、去發揮。以技巧而言,模仿的越像,難度越高;如果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就不只是趣味,而是更令人嘆服的真功夫了。

康熙蘸墨落筆,不料靈隱寺中「靈」字上頭的「雨」字寫大了...

徐明義畫集(六)—潑彩垂瀑(彩墨)

這個畫面我們用重彩來潑灑。畫前不預做規劃,墨彩流到哪裡便收拾到哪裡。要點是把這些個色塊、墨塊加以組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體」,成為一張理想的構圖。

徐明義畫集(六)—一江秋(彩墨)

這是一張半潑墨半潑彩的山水畫。平日我喜歡畫一些彩度高的、墨色淋漓的畫作,在塗墨灑彩的過程中就能獲得極大的樂趣。

為了辦理此次展出我格外努力的創作,此次展出除了精選的30餘件玉山行旅的作品將依序由塔塔加步道的起點開始,展現我在步道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另外加入土樓、馬祖、武陵農場等近期遊歷的景點所創作的作品共70餘幅作品,以透過畫家敏銳的眼睛來擷取美景,藉由此次的展出和畫集的流傳,希望觀賞和讀者能在翻開這本畫集的那一刻起就和我一起進行這一段美麗的旅程。

宋徽宗趙佶,是南宋君王,中國帝王中藝術天分數一數二的皇帝。宋徽宗自幼聰敏,展現過人的藝術才華,長大後更是樂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鳥、墨竹都十分精通,書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黃山谷加以改變,自創「瘦金體」。

這次展出的作品以水彩類為主, 剛開始畫的是油畫,但奇怪的是屢屢以水彩媒材得到大獎,此次展出拿出我的壓箱寶…有受過大獎洗禮的十數件得獎作品要與大家分享,另外還有畫作數十件,一起呈現我對水彩世界點點滴滴的真情感動。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