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网站 - 体育 shouye
【藝術小百科】學院派一詞是褒是貶?
經常聽到關於一些藝術家反抗「學院主義」「學院派」的說法,好像學院藝術是個束縛、教條式的老舊東西。可是學院又給人有「學術、權威」的感覺,到底學院派或學院藝術好不好呢?
美術長廊

焦秉貞,字爾正,山東濟寧人清代著名畫家,天文學家,科學家。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的學生。博學多才,精通天文和繪畫,工人物、山水、樓觀,肖像。

繪畫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好的親子活動:下班回家,陪孩子塗塗、抹抹,或是作畫時,孩子陪伴在一旁嬉戲玩耍,樂趣無窮。由於長期浸淫於彩繪人生的美好生活裡,孩子們也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到薰陶,也紛紛隨著我,執起畫筆,一幅幅畫出自己美麗的人生。

剪紙﹕煉功圖

薇薇夫人「人間女人」 華山個展

(大紀元記者白亞士台灣台北報導)曾在聯合報執筆長達26年,前國語日報社長,本名樂茝軍的知名專欄作家薇薇夫人,一生對於女人的情感、家庭等問題具有獨到的生活智慧,自65歲退休後從畫家奚淞習畫,今天於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中4館,以「人間女人」為題開第四次個展,展期將至4月2日。

(大紀元記者白亞士台灣台北報導)1983年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的張素燕,近3年來定居在花蓮潛心創作的油彩世界「後山之春」,包括:太魯閣、花蓮風景和花卉系列等41幅作品,在臺北福華飯店2樓的福華沙龍展出,展期即日起至3月28日(日)。

初唐書法在飛鳥時代後期即白鳳文化時期傳到日本,初唐朝楷法名家歐陽詢對日本的寫經留下強烈的影響。

拾得書畫篆刻展     百尊覺者印譜莊嚴細膩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拾得法師俗名朱琇嬰,國立藝專書法、篆刻第一名畢業,篆刻作品曾獲第40屆省展第2名,在多所學府、文化中心、省美館篆刻任教。出家後曾赴美國讀佛學院,並遠赴印度、泰國參學禪修。921之後,再次拾起筆墨刀石表達近年坐禪行禪及生活禪的心得,透過書法篆刻呈現生命的原質,個展50枚印及約60幅書法、水墨作品,即日起到3月11日在台中市文化中心展出。

後山之春   張素燕的油彩世界

生於台北、1983年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的張素燕,近3年來定居在花蓮潛心創作的油彩世界「後山之春」,包括:太魯閣風情、花蓮風景、大海、花卉等41幅作品,在台北福華飯店2樓的福華沙龍展出,展期即日起至3月28日。

陳宏勉篆刻書畫  嚴謹詼諧風格獨具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1954年出生於嘉義朴子的陳宏勉,早年以雕塑為基礎,在東石高中時,受吳梅嶺啟蒙而進入繪畫世界;但陳宏勉也提起高中時代,曾與楊英風之子為同窗好友,因此有機會接觸到那時才剛萌芽的抽象藝術。就讀國立臺灣藝專時,隨梁乃予研究篆刻,後從李猶、臺靜農、王壯為、曾紹杰諸前輩,後與林淑女邀集台灣青壯輩篆刻家成立印證小集,後改名為台灣印社,推廣篆刻藝術。入伍後,拾起毛筆寫家書,除了修復父子關係,也造就在書法領域的探索。陳宏勉「幻化古今-陳宏勉書畫篆刻展」在國美館27日起推出,喜愛書畫篆刻的民眾可前往參觀。

曾在1993年發行的水彩雜誌中有一篇專訪,介紹這位蟄伏於竹東山城的前輩畫家;事隔多年,這一位長年堅持以水彩創作的藝術家仍然創作不斷的舉辦盛大個展,筆者躬逢其盛,目睹他數十年來的代表作,這些作品大多以竹東地區為主題,一種心繫鄉土情懷的作品裡,緊緊扣住藝術源自於生活體驗的理念,不得不令人想起安德魯.魏斯一輩子畫緬因州的那份鄉土情感。

漆藝大師王清霜 作品展規模最大

(大紀元記者李法生台灣台中報導)榮獲國家工藝獎殊榮的漆藝大師王清霜,偕同在漆藝界有卓越成就的子女,聯袂在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展出95件漆藝作品,堪稱國內漆器作品最大規模展出,期望將漆藝之美帶進社會大眾的生活中,讓這項傳統工藝繼續傳承、發揚光大。配合港區藝術中心十週年慶,即日起至4月11日展出。

日本飛鳥時代中期到奈良時代約二個世紀,是模仿移植中國書法的鼎盛時期。日本法隆寺金堂東間的〈藥師佛光背銘〉和金堂的釋迦像的〈釋迦佛光背銘〉被譽為日本佛像光背銘之代表作, 更重要的是,這兩件日本現存最早期的佛像光背銘表現出中國書法的藝術成就。

《震撼》畫如其人

皮膚白皙的肖平,高高的額頭,一雙善於靜觀默察的眼睛,給她純正善良的氣質增添了特有的藝術活力......

整體而言,現存日本的第一件書蹟《法華義疏》非常明顯帶著中國晉朝、北朝的寫經書法風格。

說明﹕這是做的折頁雙卡,打開是一幅畫,對折就成了兩幅畫面。

中國書法傳入日本有四大歷史高峰期,經過了這些時期的收藏,使得現今在日本國內能見的中國書法書蹟在數量與質量上著錄成人類的文化遺產;日本的書道可謂是中國書法的旁支,而日本的書蹟收藏,也是中國書法在海外遺下的一個寶庫。

他的企圖心很強,他聽說在敦煌有唐宋壁畫,就動念想要去看一看,繪畫風格是什麼,所以,他不遠千里跋涉到敦煌。當時到敦煌的生活條件,非常非常差,沒水也沒電,也沒有補給,他帶了子弟,走進了敦煌。他本來預計只待3個月,但是,他待了2年6、7個月之久

硯田勤耕 官大欽書畫史博展出

1954年生於新竹芎林的官大欽,鄉村秀麗的風光,孕育了大欽自幼喜好書畫文藝的氣質,青少時從孔昭順習字,繼而師事鍾壽仁學四君子,爾後又拜蔡友、周澄兩位為師,在書畫的筆墨技法上,全靠自學努力打下深厚的基礎,於不惑之年又從吳平學習篆刻,鑽研:書、畫、印之道時日久遠,既得多位名師指引、自身又勤奮數十年,故能從師承再出機杼而卓然成家,成為臺灣藝壇上深具代表性的中堅書畫家。

2009~2011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第二屆理監事作品展,展出人員包括:常務監事鄧國強、常務理事謝明錩、常務理事兼任理事長洪東標、常務理事黃進龍、監事陳品華、理事曾己議、理事許德麗、理事程振文、監事溫瑞和、理事簡忠威、秘書長吳冠德等。

孫文斌陶藝展   富貴陶園未展先轟動

陶藝家孫文斌陶展6日下午假鶯歌富貴陶園舉行開幕茶會,由林文祥主持,孫文斌親自出席茶會,並與觀眾做面對面的交流。

96齡文化獎得主  張光賓向晚書畫展

1915年出生的張光賓,甫於去年獲得行政院文化獎,一生實踐傳統書畫美學不餘遺力的傑出行者,張光賓教授九十歲之後的書畫作品—「向晚逸興書畫情」特展,2月9日下午在國父紀念館的中山畫廊盛大開幕,這些作品都是張教授九十歲之後六年的近作,逾百幅書畫盡顯光老的創作精萃,其中不乏聯屏草書大作,及巨屏條幅山水巨構,醇厚華滋、遒勁古穆,關心漢字文化演繹及水墨新境的民眾們,新春歲朝、美意延年,展期將至3月7日止,值得於過年期間前往參觀。

屏東縣文化處即日起至2月24日展出旅外畫家高素治油畫個展,40幅以南美印地安人為主題的「印加映像」畫作,展現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生命軌跡的風霜堅毅;民眾可從中窺探古文明-印加帝國的文化與傳統。

由富貴陶園藝廊所主辦的「柴顏觀色-李幸龍陶藝個展」,將於2/7(日)開幕,展期將至3/21(日)止,富貴陶園的主人林文祥強調李幸龍作品相當有特色,歡迎一同前來參與。

孫文斌「茶型創作個展」  富貴陶園藝廊  展出

由富貴陶園藝廊所主辦的「孫文斌-茶型創作個展」,將於2/6(六)下午2點30分舉行開幕茶會,藝廊主持人林文祥特別歡迎各界前往參觀,體驗一下大師作品的震憾力。

(shown)中國書法傳入日本以〈千字文〉的傳說最古。已故日本書道學者飯島春敬提到「一般傳說認為此時可說是習字的開始,日本書道史的第一步」 。

剪紙:除夕之夜

除夕夜熱鬧溫馨...

學而書會 以書藝之美充實生命內涵

學而書會成立於1989年光復節,書會成員幾乎是南臺灣熱愛書法藝術之中堅輩,以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為成立宗旨,今年已邁入二十載。

「唐墨畫會」於民國60年(1971)在台北市成立,迄今已有39年的歷史,是台灣少數歷史悠久的藝術團體之一。「唐墨」二字乃緣於對中國盛唐文風之崇仰。畫會成員個個都是傳統學院派實力的藝術家,無論山水、花鳥、書法各體都純熟精湛。

義大利畫家拉斐爾的《西斯汀聖母》圖描繪了極美的聖母子,與羅馬教宗西斯特一世、聖芭芭拉和兩個有翅膀的小天使。是1512~1513年間拉斐爾收到儒略二世(Julius II,1443-1513年)指定的繪畫任務,畫中聖西斯特一世是儒略二世德拉.羅維爾的家族守護神。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