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快乐8走势图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美術長廊
林美雅陶藝展 孟焦畫廊18日開展

(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陶藝家林美雅陶藝展18日起假台北市孟焦畫廊熱烈展出,21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茶會,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杉林溪之美」的創作作品,無論在參予討論的作品數量和與會畫家人數上都相當可觀,這裡我們僅將與會討論的部分作品登出,至於讀者最關心的研討發言內容,編輯部考量本期篇幅有限,無法以全文分享讀者;期望對研討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們密切注意,每一次創作研討會時能親自出席,以現場聆聽原汁原味的內容將使大家受益無窮,就請密切注意明年度春秋兩季的創作研討會的時間了。

在藝術的創作中,明瞭所使用的媒材特性是非常重要的,運用不透明濃彩的方式來創作水彩,雖也別具有味道,但濃度若太厚稠則易產生龜裂現象,也難以長時期附著於畫紙上,因此不若大量摻和水性淋漓的透明水彩來得明快,更為適性。

母親節邀媽媽來共賞女性之美雕塑展。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推出洪瓊華雕塑展,她將自己母親、鄧麗君、林志玲等女性形象融入創作,透過寫實細膩手法,雕塑出女性千姿百態的風情。

這是蔡秀雅畫杉林溪青龍瀑布的作品。顏色淡雅乾淨,筆觸輕盈,色感也不錯,但...

寫景,其實是寫一種心情,寫自己的心,寫自己內在的那一片山水。「島嶼風情」新系列創作,無疑讓童武義走入了曠野,走入了宛如花東清境的無垠平原,在那裡,台灣的美,以一種橄欖綠與灰藍的方式,安靜無言的生成一草一木。每一個孤寂、無人、平凡的台灣小景,一條小溪和幾叢灌木小草,像輕聲呢喃地說著土地原野上的某種神秘故事。

誠如鄧國強老師說的:「他把不美的立體派變美了,題材多元的表現出靜物、人物、風景,讓觀賞者在體驗立體主義的面貌的同時也欣賞了印象主義對自然光影解讀的精神,這些他都做到了」

李曉寧老師的畫作以豐富的層次見長,色彩厚實卻不失水彩的透明性與流動感,作品著重結構佈局與視覺美感。音樂科班出身的她,巧妙擷取音樂元素,將旋律與節奏的深刻體會融合於繪畫創作中,欣賞她的畫作很難不被隱藏在畫面裡的韻律節奏給吸引。

數年前到奇美博物館參觀臺灣收藏十九世紀繪畫時,一幅唯美、細緻、真實的作品—《向聖母祁願》所深深吸引,彷彿眼前有位美麗賢淑的母親抱著很可愛的嬰兒跪地祁求保佑一般。然而對於作者名字——『威廉.布格羅』是何許人也,我卻毫無概念。後來有機緣到歐洲及美國,陸續欣賞到更多布格羅的作品,才進一步瞭解其事蹟。

他被公認台灣水彩界後黃金時期的代表之一,他的十二冊水彩教本成為習畫學子必備的暢銷書。然而他自己的美術之路卻是臨時大轉彎而意外鋪展出來的。四十歲才初登大山、四十歲才開始創作,縱情高山流水,郭明福用理性的方式畫畫,用彩筆留存美的景物與漂鳥精神。

大衛漫畫-草木皆兵

有一次,蘇東坡與佛印乘船遊瘦西湖,佛印突然拿出一把題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一下就扔進河裏,還大聲的說︰「水流東坡..

清帝溥儀1922年曾以「鑑賞」名義,把宮內書畫等運到天津,讓許多清宮藏品流落民間;即將在長流美術館展出的「唐宋元明清書畫大展」,可看到連故宮博物院都沒有的清宮舊藏。

豁達不羈的蘇東坡(二)

有一天,蘇東坡與王安石閒談,蘇東坡問他︰「為甚麼『鳩』字由九、鳥二字組成?」

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他出身顯赫世宦之家,祖父是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王錫爵,萬歷朝的內閣首輔宰相;父親是翰林編修王衡。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舉進士,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卿(負責朝廷禮儀的官員)。明末辭官歸隱山林,後入清不仕,寄情于水墨書畫。他工隸書,善畫山水,以元黃公望、倪瓚為宗,又深受其師董其昌的影響,具有極高的藝術繪畫造詣,尤以淺絳為最。他主張古法,無論大軸巨幛,還是扇頁小品,俱要《略不失古人面目》。他創畫壇《婁東派》,與王鑒、王石谷、王原祁為著名的《清初四王》;加上吳曆、惲壽平,亦稱《清六家》;與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邵彌、李流芳、王鑒等又被後人譽為《畫中九友》。其嚴謹的傳統畫風深受清王室的推崇。  此十二開圖冊是王時敏於康熙乙巳年(1665年),74歲高齡時,依據杜甫詩意為外甥董旭咸繪製。在筆墨技法上,仿黃公望,同時融匯董源、巨然、王蒙諸家。意境空靈悠遠,氣韻恬淡神逸,構思渾然巧妙,筆墨圓潤醇厚,設色素雅明快,寧靜幽深的山林中唯有山客樵夫,高人隱士往來其中,描繪出文人雅士們理想的田園生活,真有如畫中之詩,顯示出王氏全面的文化創作素養和深厚的山水畫功底,是其晚年爐火純青之作。

豁達不羈的蘇東坡(一)

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而這恰好符合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步東坡〉︰「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故自號為東坡居士。

世界經典藝術  台3D動態呈現(圖片新聞)

(大紀元記者林伯東台北報導)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將於1月15日展出「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這場國內首見數位美學藝術融合科技的策展手法,大量運用2D、3D、互動多媒體等數位工具來協助藝術文化的展現,同時推展、啟發「藝術科普化」的學習教育。

為慶祝中華民國精彩100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於30日上午11時,在水里遊客中心玉山藝廊舉辦「江山萬里行之悠然見玉山--葉永烜油畫創作」特展開幕儀式,這項特展的展期將持續3個多月,到100年4月7日止。

神韻太美了,美得穿透我心中的層層空間,我感到每一次神韻的演出,都在喚醒著我生命中那沉睡的力量和美好。

劉河北國畫作品展

(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邀請臺灣當代資深藝術家劉河北老師,於12月4日至19日假美學館美藝堂舉辦「壽康畫展~劉河北國畫作品展」,共展出55件國畫作品,其中巨幅畫作《寶島伽藍》,描繪寶島臺灣21處佛教中心勝景,氣勢磅礡令人讚嘆。

這幾位中生代的畫家共同的特點是對水彩的堅持和堅實的表現能力,不玩弄技巧、不譁眾取寵,讓水彩畫表現出完整的結構性、空間層次豐富、肌理結實、色彩豐富,讓水彩畫不再只是輕巧的隨興之作;此次展覽也同時探討了台灣的水彩畫在歷經百年的發展之後,處在二十一世紀更多元的藝術環境中如何繼續生存?

柳公權性情耿直,才思敏捷、學識淵博,工於書法,以楷書著稱。其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博學各家,自成一格。

三十年前大學生時期,當時省吃儉用的存錢,就為了購買進口水彩紙,在作畫前小心翼翼的裱紙,就怕畫壞了紙張,當時應用水膠帶雙面將紙張打濕來裱紙。 曾幾何時,台灣的畫家們現在幾乎都是不裱紙了,只是用紙膠帶固定紙張在畫板上,為的是可以在畫紙邊留下一道細白邊,比較好看而已;卻忽略了畫面平整的效果,絕大多數厚度不足的畫紙會在水分不均勻的情況下,因膨脹擴張不一而呈現波浪起伏狀,所以如果畫前不裱紙,我建議在畫後要拓紙,這樣才不致於看到一些畫家展出的作品因為凹凸不平在投射燈的光照下還會出現波浪狀投影的窘狀,畫的質感大打折扣,讓展出作品遜色不少。

迎接2010台北花卉博覽會,位於大安區的「Big Apple心靈藝文空間」,結合了音樂、美食與藝術,展出楊翠華油畫創作個展《觀荷》。

大衛漫畫:人權交易

劉鏘鏘粉彩畫作欣賞

(大紀元記者郭益昌台灣彰化報導)彰化藝術館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展出江村雄國際沙龍得獎作品,此次展出作品,分成自然生態、風景與創作等三大類,全部為江村雄近年來在世界各國沙龍得獎作品。為了協助觀賞者瞭解其創作意境,文學大師康原,也以「三行詩」為作品增添光彩及輔助說明。

【水彩行家】插畫的創作過程解析

插畫本身沒有侷限,只要能表現你的想像力,任憑你用各種形式,各種創作媒材,各種繪畫符號或語言都可以。水彩是極適合表達插畫一種創作媒材。水彩的性質乾淨、透明、輕快,既能雕刻細節,也能暢快淋漓的大塊渲染,不論是什麼類型的插畫都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在此分享一篇由文學作品轉化成插畫的範例,文章內容來自知名文學家 吳鈞堯先生的作品「孤樓」,刊載於中國時報九十六年八月十四日的人間副刊。雖然個人在插畫及水彩上的造詣,相當的淺薄。不過也許對於想要了解插畫的朋友會有所幫助,以下是我插畫創作的逐步分解過程。

王羲之生平愛好大白鵝,在宅前池中養了幾隻大白鵝,每天觀察鵝身柔美的曲線,及鵝頸伸縮自如的靈活轉動,從白鵝靈巧的肢體動作,領悟了許多書法靈感。

剪紙三款﹕福臨門、真相遍長城、晨煉

桑田製作的三款剪紙,非常漂亮。

共有約 295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