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公司 - App Store shouye
弗里克收藏館春季優雅重現 全新展廳搶先看
位於紐約曼哈頓心臟地帶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開館以來,坐擁1800件館藏,一直是美術與歷史愛好者心中的聖地。歷經5年、斥資3.3億美元整修與重新規劃的博物館終於修繕完畢,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不僅一樓標誌性展廳煥然一新,更首次開放原為私人住所的二樓,並推出一系列嶄新的展覽、裝置藝術與公共活動,並開放一座可容納218人的全新音樂廳。
美術長廊

時光如梭,早在六十年代初,筆者拜了三位老師,都是上海的社會名流。一位是中國武術大師(八卦掌嫡系宮保田之門人),原總書記江澤民任上海市市長時,親爲簽署任命的上海文史館館員王壯飛老師。另兩位是篆刻老師,即上海文史館的謝耕石老師,和上海畫院的篆刻大家陳巨來老師(1901—1982)。

張光賓先生字序賢、號于寰,1915年生於四川省達縣。二十多歲進入重慶的國立藝專,師事傅抱石、李可染等前輩研習書畫。1948年來台,後在海軍任職文書,之後以國防部諮議官身分退役,再以五十五歲之齡進入故宮書畫處。在故宮任職十九年期間,他發表數十篇中國藝術史重要論文,特別是元代書畫史研究《元四大家》、《元朝書畫史研究論集》、《元代繪畫菁華》,以及《富春山居圖》真偽懸案等論述,具有關鍵地位。對於釐清古代書畫史的問題,通達之成就具有卓越貢獻,被藝術史學家喻為「元代書畫史活字典」。1987年以故宮研究員屆齡退休,專心於書畫創作。

謝宏達的《靜‧水‧禪‧心》(一)

《靜‧水‧禪‧心》~金瓜寮溪水文之美,是謝宏達在經過了國內外求學歷程的淬煉、雲遊四方的感悟、人生情感的起伏、靜思反觀的體察、以及豐沛的創作欲望的驅使,所畫出臺北縣鄉野的山澗野溪的感受,其中有畫家對人生的哲思、對鄉土濃郁的情懷,也有他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體認,更有他對藝術恆久不墜的追尋。

《獅子樓》包括武松訪鄰告狀、殺西門慶這些情節。水滸傳改編的京劇,如《翠屏山》、《時遷偷雞》,《烏龍院》等與水滸原著稍有不同:加重生活趣味化,尤其角色個性的發揮上,深具戲劇張力,編劇者可說是一位飽經世故、卻又不落俗套的達人。戲中配搭一個小小的角色,都讓人覺得興味盎然。蓋叫天口訴「粉墨春秋(二)《獅子樓》」(《上海戏剧》 1961年03期 ),講到《獅子樓》主要是文場子,顯現武松的理智性格,這些文場子戲如不能演得俐落,後面《獅子樓》與西門慶打得再火爆, 也看不出為兄報仇的「義兒」(意義、層次), 因此交代「義兒」很主要。俗話說:「學會前文義,才知後文通」,蓋叫天的武松戲,比起別人精神百倍,就是他有這個「義兒」。

廖文潭先生,早年約十二歲時,偶然在鄰居的家中,看到一本芥子園木刻版畫譜,喜 愛繪畫的他,就有一股衝動,於是時常到鄰居家裡借來翻閱,並隨意執筆臨摹,漸漸 地開啟他進入山水畫的門徑,自此對中國繪畫的喜愛有增無減。

董邦達是具有雙重身份的一位官員和畫家, 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七歲中秀才,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二年散館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賜紫禁城騎馬,卒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諡文恪. 他為人正直,博學多才,深受乾隆信任,參與編修《石渠寶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鑒》諸書; 並充任皇帝日講起居注官,南書房侍讀學士,經筵講授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一生仕途顯赫,是皇帝倚重的良臣; 藝術上,他書、畫,篆、隸皆得古法,工山水, 遠師 “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近學“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取法元人枯筆,蒼逸古厚,風格在婁東、虞山派之間,是當時一代名家,與董源、董其昌合稱"古今三董"。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交流展,並且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壯闊波濤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盛大的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賞。

硬胎紙製神像再現歷史人物風采

紙製神像至今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但是懂得如何製做的工藝師卻越來越稀少,位在雲林縣北港的蔡爾容,是目前台灣僅存的工藝師。他的紙製人偶,特別考究人物造型、服裝配件。紙偶的神態栩栩如生,肌肉具有彈性,神態活靈活現,因此特別受到各大廟宇的青睞。

蘭花的「淺根性」與「混種」特質,同時也象徵了台灣「殖民文化」與「文化混種」之面貌。當代社會中,強勢且大量的歐、美、日等外來文明、消費文化與都會圖騰的洪流裡,我們失去了固有的「文化泥土」與「傳統根脈」,我們迷失了自己,麻木不仁卻不自知。霎時之間,我們自問何謂台灣文化?我們似乎找不到一個切確的答案。

詩畫欣賞:普天同慶

神女飛花舞翩仙 萬丈祥瑞落九天 大法洪傳二十載 普天同慶天地間 山河有靈壽無界 恭慶賀六十二年 主佛下世來拯贖 攜環宇正本歸元

人類從遠古走到今天,在漫長的歲月中,留下了無數的藝術經典之作:詩歌、音樂、美術、建築等等,形式不同,卻各有特色。古往今來,人們用心靈去捕捉和感應著天地萬物之美,用筆墨硯紙、琴瑟笙簫把美好的事物描繪、歌頌與傳遞。無論是一幅聖潔的畫兒、還是一首純淨的詩,都會像美麗的音符一般,繞梁三日,令人回味無窮。朋友,在藝術的海洋裏,您是否也有幾許領悟、幾多收穫呢?在今天的節目中,讓我們走進一個非比尋常的美術世界,共同體驗一次回歸的旅程。

義大利寫實藝術家 – Luigi Pellanda

2012年台北新藝術博覽會中,義大利畫家Luigi Pellanda的展區可說是相當『吸睛』的一個亮點。他的靜物畫展現出當代少見的深厚寫實技巧,遠觀優雅、沉靜、利落而單純;近看則會發現令人驚嘆的無數細節,就像放大鏡下看到的微觀世界一樣耐人尋味。

熱愛繪畫與教學的溫瑞和老師,用藝術的雙手,圈緊每一位鍾愛畫畫的學子。將半生絕學揉注其中,讓學生在和風的吹拂下成長茁壯。我想,對於溫老師和他的學生群來說,都應是一種幸福吧!

青荷綠水~風輕送香歷代中國名家畫荷

荷花乃青蓮居士,凌波仙子,其形嬌柔,香悠遠,葉如蓋,古來文人雅士,多愛荷花之品性,喜其形色。歷代文人墨客不僅作詩吟詠,藝術家們也常以之為題材,為後人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詩詞歌賦、水墨丹青。元末王冕、徐渭和石濤,以及近代的齊白石、張大千和張杰等,都是有名的畫荷高手。

文人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當中一個特殊的類別。此一分類並不是根據繪畫的內容,而是以畫家的身分而定名,畫家的身分多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人士大夫,另還有較特別的──禪僧。 中國文人畫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詩人畫家王維。其多才多藝,既能書擅畫,又妙解音律,以畫的造詣而論,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被稱為「南宗畫之祖」,文人畫的開宗人物,受禪宗影響很大。詩作擅以描寫山野田園自然風景,如身入詩中景色,他的畫更具有這種氣質。這種文字與繪畫的結合始自王維,所以董其昌稱王維的畫為「文人畫」。自此之後,中國的繪畫與詩、詞、書法等結了不解之緣,至於在一幅畫上落款、題詩、題跋甚至於加蓋圖章,以及畫家以書法筆意作畫等的演變,似乎都可說是因「文人畫」而產生。

重寫實與文人抒情意趣

宋朝繪畫的發展經歷了寫實風格的宮廷畫院畫、重寫意的文人畫,以及寄情山水,詩書畫相結合的山水畫。院體畫講究法度、強調形似,文人畫則重傳神、抒情和寫趣。由於畫院畫家來自四方,並重寫生,保持了留心現實事物的變化作為繪畫表現根據的良好風氣,所以一直是推動兩宋繪畫發展的主流。如果說,中國繪畫濫觴於先秦時代,漢代則是奠基期,唐代始昌盛發展,那麼,宋朝就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代。在這一時期以及之後的元朝,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上的輝煌時期。

熟悉溫老師的朋友都知道,老師手邊隨時都備有寫生的紙筆。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三兩分鐘的空檔,鐵定提筆寫景。時間長,一張精彩完整的速寫佳作,就在振筆疾書中應運而成。若時間短促,一支草、半棵樹也都能信手拈來。溫老師表示:大量且不間斷的速寫練習,可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構能力。在繪圖表現上,能有更精準的造型刻劃與表達能力。時常習之,筆法肯定、線條自由。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寶庫雲岡石窟

公元446年春天,仇恨佛教的北魏太武帝,聽信大臣崔浩的讒言,頒布殘忍的〈滅佛詔〉,誅殺長安城內的所有僧尼,摧毀各地所有的佛教經像。此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之舉,太武帝得怪病慘死,崔浩更是遭到滿門滅族的報應,其慘酷據說史上大臣被戮辱者,無人能及。 北魏文成帝相信太武帝滅佛遭報,故極欲重振佛法。在北涼高僧曇曜建議下,於武州塞開鑿巨型石窟,雲岡石窟鑿建由此而來。 

新古典藝術師生聯展 震撼美術教育界

(大紀元記者董憓陵南投採訪報導)8日下午於南投中興新村虎山藝文中心展出雲林縣麥寮高中拯民藝術分校美術班的師生聯展作品開幕茶會,現場熱鬧非凡,許多來自各地的民眾都想親自欣賞世界頂級油畫大師李園教授的真跡。

詩畫欣賞:恭祝法輪大法洪傳二十周年

恭迎主佛 祝福眾生 法開普世 輪迥新辰 大千世界 法旋星河 洪揚大地 傳世永恆 二度轉輪 十方乾坤 周而復始 年可歸真

詩畫欣賞:歸真精靈

碧盈瑤池 雲開水起 破淤劈波 噴勃而立 不染紅塵 不懼風雨 大法弟子 歸真精靈 二零一二年三月三十日壬辰春

一個別開生面的畫展

3月10日下午1點45分,紐約上州奧迪斯維爾市的消防局大廳裏,華裔女畫家李進宇個人畫展的開幕儀式正在進行過程中。身著金黃色綢衣的四位腰鼓手,身段翩翩的踏著鼓點,和著美妙的音樂打花式腰鼓,觀看的觀眾無不叫好。畫展寬廣的大廳裏,圍著半圓形展出了畫家李進宇近年來創作的近四十幅作品, 大廳前面的圓桌上擺放著許多原作的拷貝件。 作 品中包括最近新創作的中國水墨水彩畫及幾年前創作的一組系列油畫。水墨畫主要表現的是以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內容,有山水花鳥,歷史人物。展廳後排 的位置上,高高的畫架上展出了七幅尺寸大小不同的油畫,非常有氣勢,是一組系列油畫,反映的是法輪功學員在中國被迫害的內容。

「拓本的世界──三館所藏善本碑帖展」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三井紀念美術館,以及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三館已完成兩個半月的聯展,囊括日本國內拓本收藏精品的絕大多數,可謂日本頂級拓本展,展出三位收藏家近二百件珍藏品,展現中國五千年文明中漢字的風采,其中包括連中國都沒有現存的唐、宋時代珍貴拓本。

在欣賞溫老師的水彩作品時,首先一定會被畫面中豐沛自然、高雅耐看的色彩佈局所吸引。也常令人驚嘆於如天外來筆之用色,是那麼得貼適與舒服。特別在類似色的細膩微調間,讓人如入印象派大師們的色彩花園中,自在地在光與彩的交織中漫舞、沉醉。

彭坤炎漆藝創作與推廣之路

據考證,中國漆器歷史源遠流長,已七千多年;然而漆工藝術,因日本對漆的喜愛,加以鑽研漆器技法,使漆器和生活結合一致,漆工藝術因而在日本發揚光大,日本的英文「Japanese」即為漆的代名詞。

漫談美的感悟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如果能夠時時留意,處處用心;那麼,我們的感官,自然日漸細膩敏銳,眼睛就會成為發現美的眼睛,我們的心靈,就會蜕變成認知美的心靈。

楊翠華2012油畫個展 嘉市文化局展出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楊翠華2012油畫個展由3月7日至3月25日在嘉義市文化中心3樓展出,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台灣風情系列」呈現台灣景色之美,「親情系列」則是刻畫平凡人間父母與親子間隨意互動卻瀰漫著滿懷『愛』的情境,楊翠華用畫筆呈現親情溫馨的美好時刻。

詩畫欣賞:覺者下世 同化法光

天地元黃 宇宙洪荒 末劫亂世 再造蒼桑 跨越萬古 穿過千山 主佛救贖 力挽狂瀾 芸芸眾生 界界神靈 輪迴三界 往生天堂 旋轉 乾坤 正本清源 覺者下世 同化法光

在介紹溫老師的繪畫風格之前,特別要截引一段水彩界大老,也是溫老師的恩師—鄧國清教授所解析的論述;將更能領會溫式風格的脈絡軌跡… 國清老師指出:『溫老師對於後期印象派三位大師—塞尚、梵谷、高更的畫風,情有獨鍾。塞尚的面與面的結合,表現立體的質感之美。梵谷的明豔色澤,以及充滿生命力和躍動的筆觸與線條。高更那原色的喜悅感,大膽的平塗色塊,和繪畫走向裝飾性、明面化,並將形體概念化。讓溫師無時不浸潤於名家的法度裡,頗得繪畫的精簡原則,和追求完美的理念。』

藝術與生活

從未想過會與「書法」產生甚麼關聯,更不可能想到自己會與「它」結下這麼奇特的緣分...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