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黑钱 - App Store shouye
從公主到女王:安妮的肖像畫展現樸實之美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美術長廊
劉鏘鏘《詩畫》作品

生命之歌 以信心的纜繩跨越低谷 以勇士的精神橫渡險灘 大海的母親 請您耐心等待 高唱凱歌回歸的 遊子

鄉情的呼喚  鄭正慶水墨人物個展

離鄉47年的政治作戰學校藝術學系主任鄭正慶,退休後接受鄉情的呼喚,回鄉陪伴高齡91歲的父親,並應邀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舉行水墨人物畫個展,發揮中國水墨人物畫「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與責任。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海東書會」為詩詞、書法並進的書會,在老師蔣孟樑(字號夢龍)指導下,成立6年,會員50多人,第2次舉辦師生聯展-「墨運詩情」於基隆文化中心三樓藝廊。會長林松喬表示,創會之初,蔣老師已確立發展方向,鼓勵會員創作詩詞,寫自己的字,以達到詩書合一的境界。每個會員無不戰戰兢兢,努力不輟地學習,各有不同獨立風格。

美迪奇家族的寶藏(4)

雖然身處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美迪奇家族並沒有參與到航海探險或殖民的行動中,然而他們仍然渴望收藏來自海外的異國珍寶。從15世紀開始,美迪奇就收到過埃及蘇丹贈送的禮物── 一件相當珍貴的餐具,促使「偉大的羅倫左」到威尼斯採購各種配件以求完整;羅倫左甚至在達伽瑪發現好望角之前就對中國的瓷器十分感興趣。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澗戶(彩墨)

一幅畫出去了,掛在別人家裡,就有「嫁女兒」的心情。當然希望新主人能夠好好地珍愛它、疼惜它。而不是為了敷衍人情,隨便施捨幾個小錢買來隨便掛的應酬品。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魚樂(彩墨)

濠上有兩個人雙手趴在拱橋的護欄上欣賞濠裡的游魚。不知何故,他們倆開始爭論魚是否快樂的問題,一個說魚很快樂,一個不以為然。最後講輸的那個開始抓對方的語病,一味地強辯,無論如何,他要辯贏。

基隆書法饗宴 墨馳鱟江書法名家邀請展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兼具文字與繪畫的特質當為書法。基隆書道會致力於發展「書法之都」,特舉辦「墨馳鱟江~書法名家邀請展」,受邀名家作品40幅、全國書法比賽得獎15幅作品,展於基隆文化中心第二陳列室。15日開幕活動中,現場頒獎表揚得獎者外,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以及拓碑介紹、團扇戲文,深深吸引觀者目光,好一場書法藝術之場。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幽趣(彩墨)

我認為一幅畫的精髓是在畫者所要呈現出來的內心世界,而不是複製出來的呆板風景。

2013基隆書法之都 首辦國際學術研討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書道會為再創基隆書法之輝煌,自張明萊接任理事長後積極推動成立「書法之都」的邁進,市長張通榮、議長黃景泰、文化局長張建祥扮演著主力舵手,國際書法聯盟理事長張炳煌的全力支持,日前以「傳承與展望」舉辦了兩天的「2013基隆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圓滿的發表了8篇精闢的學術論文,與會的中、日、韓書法人數百人,向前賢看齊,沉浸在古情詩書中。

美迪奇家族的寶藏(3)

和其它的古董一樣,珍貴石材的花瓶也是美迪奇家族自始的收藏品,老科西莫的兒子「痛風者皮也洛」於1465年從威尼斯獲得了一件華貴的紅色石瓶,是整塊紅髓石琢磨雕刻成的。到了1492年—「偉大羅倫佐」逝世那一年,紅石瓶價值已高達600弗洛林金幣。1494年美迪奇家族被逐出佛羅倫斯的時候,這件珍貴花瓶一度遺失,後來又被教宗克里門七世買回。花瓶上刻的羅倫佐名字的幾個金色字母,後來也出現在米開朗基羅為聖羅倫佐教堂設計的聖物講壇上。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綠溪(彩墨)

綠色的山、綠色的樹、綠色的草,圍繞著這一條小溪的是更純然的綠。

「筆觸是畫家的靈魂...」調色盤上流淌的顏色,不斷地在畫面上堆疊著,放眼周遭的人事物,我默然而忠實地記錄著。在心中的某個角落,這些看過的風景,將不斷地迴旋擴大,直到觸動了腦海中某個叫做「感動」的氛圍,於是,拿著畫筆的右手,不自主的動了起來,在空白的畫布上,開始有了喚做「鄉愁」的風景。

美迪奇家族幾個世代的收藏,提供了一個十五到十八世紀獨一無二的藝術總覽,種類包括繪畫、古董、石雕、異國物品、雕刻、手飾甚至科學儀器:足以使美迪奇家族『在記憶中永恆存在…』。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無聲詩(彩墨)

有道是:「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想想,那是何等高妙的境界。

(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張登美西畫個展於8月21日至9月11日 在文化局展出。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紅汀(彩墨)

從第四冊個人專集開始,我都在畫作的旁邊搭配一些文字。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藍鵲(彩墨)

這種鳥叫台灣藍鵲,又叫長尾山娘。應該是台灣特有種,故被冠上「台灣」兩字。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奔瀑(彩墨)

山來先生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調琴啜茗圖》是中國唐代畫家周昉所作。周昉早年學張萱,而又能加以寫生變化。人物題材多寫貴族婦女,將她們優遊閒適,容貌豐腴,衣著華麗的樣貌描繪得十分傳神。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夜之夢(流沙畫)

簡化的構圖──化繁為簡。 畫中只剩下三個單元──樹林、屋宇和一彎上弦月。色調更是單純,只有綠跟赭。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百合(彩墨)

經有過機緣去「基隆嶼」上走一趟,對那島裡陡坡上開滿了遍山遍野的野百合印象深刻。它們實在太美了,大家都不忍踩踏,更沒人去採摘。這種百合花應該是台灣原生種吧,長在貧瘠的山坡上,乏人照顧,因此植株也不高,未開花時不引人注目,一旦開起花來,遍山遍野,頗能吸引人。

中國傳統的工筆畫法和西方油畫的透視概念交匯融合,會激盪出怎樣令人驚歎的藝術作品?工筆畫家吳秀麗,擅長人物、花鳥、動物等精細作品,畫風華麗卻不失典雅脫俗,純熟的傳統技法中又溶入鮮明的時代精神,展現出畫家的深厚功底和不凡的獨特韻味。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歸意濃(彩墨)

山色不如歸意濃。 不曉得是哪位古人的佳詩美句,頗能表達出征人歸心似箭的心境。

工筆畫《天譴邪惡》揭露活摘器官

這幅工筆畫筆調優美,描寫的卻是當前慘絕人寰的一大冤案。在中國的監獄裡非法關押著大批堅持『真善忍』信仰的無辜的法輪功學員,在江澤民「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搞垮、肉體上消滅」的迫害政策下,中共肆無忌憚的殺害並摘除法輪功學員器官謀利發黑財。

徐明義畫展 台中大墩藝廊秀風華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藝廊自13日起展出「徐明義六六風華畫展」,徐老師跳出傳統水墨畫的作畫方式,以極特殊之畫風、畫法,展出40多幅色彩明亮、有深度、動人的山水花鳥畫作。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窗景(純彩)

人有這麼一句詩:「牕中列遠岫。」──真是與我心有戚戚焉。

徐明義六六風華畫集(七)—秋興(彩墨)

我覺得畫畫的發展應該是先「寫生」,其次「寫景」,最後「寫情」──構築情境、追求情趣、豐富閱歷、美化人生。先觀察(寫生)了解大自然,以大自然為師。其次安排構圖(寫景、寫境),疏密的處理,賓主的位置,色彩的敷陳等等,儘量做到最美的極致。

天臘書畫會30年  書情畫藝會員聯展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天臘書畫會成立於民國72年臘月,由李純甫先生創立,會員包括基隆市藝文界老、中、青三代,且多為會長級、教師級人物,現任會長為女書法家吳麗琴。102年天臘舉辦書情畫藝30年會員聯展於基隆文化中三樓藝廊,作品展陳排列有序,期為地方散播藝文種子為使命,為基隆藝文活動增添光采,達到藝術基隆、文化港都的期許。

2013年在台北市世貿三館舉辦的第三年舉辦的新藝術博覽會,如同往年一樣熱鬧多元,參展的藝術家除了台灣本地。更有來自歐、美和中國大陸,作品風格從傳統、寫實到抽象、前衛都有。然而與往年相較,著重細膩寫實功力的繪畫,不論走古典、懷舊路線,還是採冰冷犀利的現代新寫實風格,都有增長的趨勢。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