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官网-1xBet开户-1xBet注册 shouye
從公主到女王:安妮的肖像畫展現樸實之美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美術長廊
穿越二千年《漢宮春曉》重現後宮嬪妃生活(2)

《漢宮春曉》描繪了114個人物,在畫家有序的安排下,漢宮嬪妃及侍女次第出場。《漢宮春曉》不是靜態的,展現種種情節,增添了很多歷史想像空間。

毛公鼎銘文典麗,有著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清末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說,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可見毛公鼎在書法史上具有的典範高度。

林玉山之畫虎鹿雀有「三絕」之名,一張1982年竹雀圖特別「與眾不同」,很像「紙畫」--以指蘸墨作的畫。是耶?非耶?本文析辨要點……

大家都曾有過一個共同的經驗——每當看到寫實派畫風的繪畫作品時,眼睛總是會被精細的描繪深深吸引,一邊讚歎藝術家的巧手,一邊納悶「這是怎麼畫出來的?」看完影片的縮時繪畫記錄,就可以明白了,原來那是畫家耐心地用一層層的顏色堆上去的。

【文史】毛公鼎銘文 補白史書缺漏的皇帝心聲

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500字,留下了珍貴的史證資料和成熟輝煌的金文藝術。銘文記載了一篇誥命,明現一位天子求治之心,補充了歷史的空白……

劉鏘鏘詩文集(三十四)

喜相逢

栩栩如生的畫作,各種動物似乎呼之欲出紙面。這些如此傳神的畫作是怎樣完成的呢?台灣工筆畫家張克齊用簡單卻有趣的形容,告訴您習畫的祕訣,來來看看吧!

民雄古厝文物面世 畫家林玉山90年前壁畫

歷經90年,台灣前輩畫家林玉山早年的壁畫新面世!本文是大紀元的第一手資料報導。民雄劉家曾經風光一代的大宅院「雕樑畫棟」留下的壁畫於今面世……

愛城祖母沒想到 家裡地下室一幅畫賣到48萬

週三(5月30日),加拿大著名畫家湯姆森(Tom Thomson)的一幅失傳已久的畫作,在多倫多舉行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以48萬1,250元高價賣出。此次拍賣,讓這副畫和埃德蒙頓一名祖母的命運均發生逆轉,因為名畫之前多年一直塵封在她家地下室中。

才女班昭漢宮授課──《曹大家授書圖》賞析

東漢時有一位才女班昭,字惠姬,是大文豪班彪之女。班昭因家學淵源,才德兼備,曾多次被漢和帝召入宮中,令皇后與諸貴人拜她為師,跟她學誦經書典籍,所以又號「大家」。早年因隨夫姓,人們稱「曹大家」。(當時人們把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婦女稱為「大家(姑)」)

劉鏘鏘詩文集(三十)

湖邊追憶

十萬火急 乾隆帝的「八百里加急令」為何人?

乾隆49年,乾隆帝下了一道十萬火急的「八百里加急令」,傳令將一個人護送上京,不得延誤!到底「八百里加急令」 為了何事而發?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九)

春去春又來

【藝術趣聞】神聖之林──上課時瞄一瞄教授後面的壁畫吧!

1886年,畫家夏凡內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裝飾索邦大學(la Sorbonne)的半圓劇場大講堂上方的壁畫。這項工作雖然榮耀(索邦大學歷史悠久,堪稱法國第一學府),但挑戰也不小,因為弧形壁面長度超過二十五公尺。這樣長的水平畫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個和諧諧和的構圖。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八)

人間淨土

話說「米點皴」「米家山水」——米芾(3)

蘇軾和米芾是多年好友,交情甚篤,蘇軾曾經造訪過米芾。在繪畫上,米芾認同蘇軾對文人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論點,也將以寫意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書風帶入畫中,進而和米友仁共創了「米點皴」「米家山水」的畫法。

【藝術趣聞】在畫中躲貓貓

十七世紀法蘭德斯女畫家克拉拉.琵特斯在這些精密描繪的反光面上,畫家巧妙、幾乎不著痕跡地留下了許多小小自畫像,就如同低調的簽名落款一般。對觀眾而言,則是「找找看」的遊戲!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六)

七股魚塭春色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五)

蘭心蘭語

畫意詩情賞析:林玉山「葫蘆乾坤」版畫

台北市美術館典藏一代宗師林玉山的畫作,其中有一幅罕見的版畫題名為《葫蘆乾坤》,繪製年代登錄為「不詳」。作者追蹤考證此版畫的年代,並且賞析畫家的「詩情畫意」,和版畫中別有天地的逍遙樂。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三)

你儂我儂

劉鏘鏘詩文集(二十二)

情繫秋山居

奇美博物館正在舉辦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凝視日常》特展,在電子、器械圖像充斥的今天,哈勒曼特手繪的靜物、教堂室內畫給人格外寧靜的感受。正是在17世紀的荷蘭,這個古稱尼德蘭或低地國的地區,靜物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繪畫類型,本文藉著回顧歷史,一窺荷蘭靜物畫的世界。

倫敦的世紀畫展—《查理一世:國王和收藏家》(上)

2018年初,在倫敦市中心的主要街道與地鐵裡,可以看到一幅英國貴族的半身畫像海報。略帶憂鬱的臉孔,看似贏弱的身體被包裹在錦緞蕾絲製成的華服之下,他就是17世紀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林玉山繪畫藝術《未嘯已風生》靜觀花鳥 墨潑起鳥聲

玉山伯以一生之力靜觀花鳥,更及寫生珍禽異獸。有人讚譽玉山伯「墨潑起鳥聲」;說他畫虎「未嘯已風生」,見他畫雀更是「一絕」,鳥語花香的畫作動人心弦、發人幽情。隨著作者的詩情畫意一起來顧賞。

共有約 295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