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二十四節氣的「雨水」,自古來留給我們什麼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典故呢?
「翦春韭」是什麼宴?雨翦春韭典故為誰傳?
古人感應四時的變化,用一幅春日裡的好景緻——「翦春韭」為名,留下詩情畫意的厚誼。杜甫在《贈衛八處士》詩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傳下「雨翦春韭」典故的人不是杜甫,那麼杜甫承傳自誰呢?
元宵節能不想起吃「元宵」?!為何湯圓叫「元宵」?北方才叫湯圓為「元宵」嗎?追溯元宵或圓子、湯圓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何時呢?一顆元宵湯圓承載的歷史超乎你的想像!
元宵節俗:猜燈謎的起源和趣事兒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燈謎就是這樣的一種文化娛樂,事實上燈謎的內涵包羅萬象。製燈謎、猜燈謎盛行於歷代,燈謎的起源和一些名人、文學家聯繫在一起,他們都是誰呢?為什麼愛上燈謎也能讓人考場順利呢?
黃曆二月春雷響,驚醒地下的蟄蟲出洞,這是陰陽循環的常態;早發的「冬雷」則是反常的天候現象。自古以來,人們就觀察到這個現象。這種反常的天候只是氣象上的表現嗎?還是和世間人事的治亂有所對應呢?有無應驗的實證呢?古書上和民間累積的經驗以及氣象學觀測,很早就觀察到了「冬雷」這種異常的天候現象,並且有一些說道。
名地廟寺對聯集錦  刻畫歷史雕琢人物 穿越時空
「氣備四時 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 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是大成殿讚頌孔子的楹聯。還有許多廟寺的楹聯,可知講的主角兒是誰嗎?
迎新年開筆賜福蒼生 「福」自何來?
新年元旦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最常見的單字斗方春貼是哪個字呢?摘冠的當屬「福」字。這個福字不僅是庶民百姓熱愛,也為朝廷皇室鍾愛。為什麼從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華文化中「福氣」到底從何而來?
「打牙祭」的說法從何來?
「打牙祭」的說法從何來?商號每個月可能都能「打牙祭」,這和「作牙」有關,那為何又與財神緊相繫呢?
聖誕老人的雪橇為什麼飛不起來了?
聖誕老人駕著汽車雪橇,飛到美國給孩子們派禮物。不料,汽車的引擎掉落,雪橇在紐約中央公園「擱淺」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開端、領頭的節氣。「冬至」有什麼具體表現呢?「冬至一陽生」只是一個陰陽五行的玄虛概念嗎?還是一種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甚至「捕捉到」的節氣現象呢?
旗亭畫壁:這首詩歌一唱出 盛唐三詩人高下立見
「旗亭畫壁」的唐詩典故,傳說了盛唐時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等三位邊塞詩人的成就,引人造下了這樣的故事,為他們三人一比高下。王之渙《涼州詞》神思飛揚,壯采深情,奇景和情味令人難忘,資添茶餘飯後的談趣。
千年層疊演繹如堆高樂 圍棋別名奧妙無窮
圍棋,是中國古代一大發明。晉代張華《博物志》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可知,上古早有圍棋之遊藝了。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天人合一」、「陰陽調和」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悠遠又無垠的宇宙是生命的來處,天地人間是人返本歸真的道場。啟蒙書《千字文》的內涵展現哪些中華文明的精髓呢?
楚國令尹沒有威儀 早被預言難得善終
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襄公(?—前535年)訪問楚國。衛國大夫北宮文子,即北宮佗,也隨襄公出訪。在楚國,北宮文子從楚國令尹圍(?—前529年)的儀表,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並預知此人不會善終。
【漢典集錦】楚囚有四德 助二國結盟修好
春秋時期,楚軍戰敗,一名楚國戰俘被囚禁在晉國二年。一天,晉景公視察時發現了他。經過一席之談,在範文子的建議下,景公決定釋放楚囚回國。在這名楚囚的協助下,晉楚罷戰,二國結盟修好。
國宴上的交際辭令 穆公詠小宛 重耳唱大海
這是一場著名的國宴。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秦穆公設宴款待重耳。在宴會上,穆公和重耳賦詩言志,彼此吟誦《詩經》,展現了一系列完美的交際辭令。
【漢典集錦】《左傳》名句故事(2)
三位秦國大將百里孟明(百里氏,名視,字孟明,秦國名相百里奚之子)、西乞術、白乙丙率兵出征攻打鄭國。然而,他們在回國途中在殽山遭到晉國伏擊(史稱殽之戰)。秦國大軍全軍覆沒,三位秦將也被俘虜。在晉太后文嬴(秦穆公之女)的干預下,晉襄公赦免了他們。
【漢典集錦】《左傳》名句故事(1)
翻閱經史典章,悠遊字裡乾坤。站在古卷一隅,重溫名句經典。從遠去的時空,找回歷經千載的人生寄語,體驗古老的智慧人生。本章擷取《左傳》名句,以及背後的精采故事。
貧和窮含義不同 窮為何比貧更考驗意志與操守?
雖然現今「貧窮」常並列出現,「貧」與「窮」也都有缺錢少財之意,不過貧、窮意義並相同。生活清貧無須擔憂,如果走到「窮」的境況,那才真正考驗意志。
重節義忘生死 這些古人留名青史
《封神演義》中有言:「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何為忠孝,自不必多言,而節義則指節操與義行。義者,可指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堅守這些「義」的行為就是義行。古籍中關於忠孝節義的故事比比皆是。
楚一丁:端午戲言——假如屈原和孔子活在當代
端午節始於愛國大詩人屈原投江自殞。所以,年復一年,裹在端午節飄香的粽葉裡的,不但有一個代代相傳的古老話題:愛國;還有一個年年不斷的爭議:自殞。
在古代秦漢時期 狗曾經是捕鼠的主力
中國有一句歇後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因為狗的職責是看家護院,貓是專捉老鼠的,所以狗替貓捉老鼠,就是多管閒事。這句話出自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不過,在中國秦漢時期的人看來,狗拿耗子可不算多管閒事,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楚一丁:燕京風流 從老北京的城市布局談東西文化
古燕國的都邑、元以後歷代中國的京城:現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設計始於元世祖忽必烈之時,體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過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設計與布局,後世子孫不但能一窺中華文化中許多精微奧妙的神髓,更可以發現許多現代西方文化與古中華文化之間頗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處。
雪夜訪戴 詩畫風流
東晉時期的一場雪,因浸著那個時代的風流氣韻,顯得格外晶瑩澄澈。那場雪降臨在山陰,讓出身世家大族的王子猷,驀然生出了吟詩之興和訪友之心。
古代書與信的乾坤
在紙張出現之前,書的形式與材質因時因地而異,與其承載的內容共同展現出古文化的獨特魅力。
楚一丁:奧運史上的人性之光
曾經輝煌過的東西,沒有多少能被歲月記住。而能讓年輪為之駐足的,則往往未必輝煌。我順著刻在冠軍台階側面的奧運五環標誌向上望去,五環之上承載著的,是史密斯赤裸的兩隻巨足。而這一雙巨足所托起的,則是那高高揚起,象徵著人權的不屈拳頭。
不管人是否相信,人一生中的功名利祿、壽命短長、婚姻狀況其實都早已註定,一般情況下絕非人力可改變。史書中關於命定之事記載了不少,本篇說說登第之事。
跨時空的名人姓名佳對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琅琅上口的《笠翁對韻》成為很多人的童蒙記憶。若將歷代人名編入對聯,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康熙年間,大臣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錫鬯,號竹垞)廣徵古人姓名,做成了對聯。後來葉廷琯(1792年—1869年,號調生)廣增人名,補充了不少名聯佳對,讀來妙趣橫生。我們就來看看這些佳聯中的名人故事吧。
環佩聲聲古風來 傳統腰飾之美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悠深的中華文化
康熙皇帝稱頌孔子為「萬世師表」,御匾賜孔廟,自此而往清朝世世續此傳統。你知道他們的御匾詞:生民未有、與天地參、聖協時中、斯文在茲、中和位育等等各引用了什麼典故?各闡揚了什麼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