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服飾刺繡
服飾刺繡
隋唐五代的服飾 (10)
古代婦女,家居時梳哲,外出則戴帽子。帽子的作用,除了御擋風寒外,可用來蔽面。蔽面的風俗由來已久。它的產生,與古代社會的禮教有密切的關係。按 《禮記.內則)規定:男女無故,不相授器,不共水井,不同寢席,不通衣披。
文化櫥窗
2008年6月3日 12:57 PM
台南科大聯手兄弟工業發展刺繡
台南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於30日在該校圖書資訊大樓與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P&H分社、及其分公司台弟工業公司舉行建立產學合作研究計畫簽約,並正式成立「機械手臂刺繡產業設計人才培育基地」,與會人士期望刺繡藝術能從台南科大發揚光大。
台南科大
2008年5月31日 1:44 AM
隋唐五代的服飾 (9)
作斜紅妝的婦女形象,在新肛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絹畫和泥塑木俑上還有大二反映。這種妝飾一般多給在太陽穴部位,左右各一,工整者形似弦月,複雜者妝如傷口,為了加強殘破的感覺,有的還特在其下部,用胭脂伍染成血跡模樣。
文化櫥窗
2008年5月28日 5:53 PM
漢服 ──傳統服飾藝術的象徵
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漢服
2008年5月23日 7:53 PM
隋唐五代的服飾 (8)
和塗抹脂粉一樣,我國婦女的垂眉之風,早在戰國時期已經形成。到了唐代,更加普及。不論在宮廷還是民間,都流行這種妝飾。
文化櫥窗
2008年5月20日 12:48 PM
穿漢服年輕化 疊日聚會打版縫衣
高雄市有一群年輕人在去年黃曆七夕組成「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為了方便記憶,他們選擇每個月的「疊日」聚會,聚會時大家都要著漢服,這些漢服都是參考文獻、典籍和歷史書籍,自己打版縫製。
漢服
2008年5月17日 10:54 AM
漢服回歸 新唐人引領風潮
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在紐約百老匯的無線電音樂城,成功演出15場的2008「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受到各界廣泛的注意,全球巡演更是讓愈來愈多人想了解真正的中華文化。新唐人電視台借此機會,隆重推出「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期盼以服飾文化再一次展現中華文化的美好,達到復興中華文化的目的。
新唐人
漢服
2008年5月16日 10:44 PM
隋唐五代的服飾 (7)
唐代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政治上的開放和思想上的活躍,都超過了以往的歷史水平。這個時期的婦女,十分注重外表修飾,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妝飾。
文化櫥窗
2008年5月13日 12:44 PM
隋唐五代的服飾 (6)
在古時,凡還沒有成年的孩子,不分男女,多將頭髮集束於頂,結成兩個小髻,左右各一。因其形狀如牛角相似,故名 「總角」。《詩經.齊風.甫田》:「婉兮娶兮,總角井兮。」孔穎達疏:「聚兩髦言總,聚其髦以為兩角也。」這裡的 「升」指的就是孩童髮式。因兒裡髮髻分立於囪頂,形如 「井」字,故以為名。
文化櫥窗
2008年5月6日 12:40 PM
隋唐五代的服飾 (5)
晚唐五代,幞頭的形制有所變易。《雲麓漫鈔》記謂: 「唐末喪亂,自乾符以後,宮娥宦官皆用木圍頭,以紙絹為襯,用銅鐵為骨,就其上製成而戴之,取其緩急之便,不暇如平時對鏡繫裹也。僖宗愛之,遂製成而進御。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蕉葉之狀,合抱於前。」由此可見,這時的幞頭,已變成為一頂帽子。
文化櫥窗
2008年4月29日 12:34 PM
隋唐五代的服飾 (4)
從 「康國」傳入的 「胡旋舞」,服飾也很有特色,據杜佑《通典》記稱:舞者一般二人,通穿 「緋裸,錦繡綠稜渾檔褲,赤皮靴,白垮,雙舞急轉如風,俗謂之 r胡旋』」。它如 「拓杖舞」、「渾脫舞」、「霓棠羽衣舞」等等,都有各自規定的服飾。
文化櫥窗
2008年4月22日 8:52 AM
隋唐五代的服飾 (3)
在唐代以前的中國社會,廣大婦女一直深受禮教思想的束縛,笑不得露齒,站不得依門,行不得露面,一直被稱為婦女必須烙守的信條。唐代婦女為擺脫這種精神羈絆,作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如廢棄遮蔽臉面的幕羅面幕,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化櫥窗
2008年4月19日 8:47 AM
隋唐五代的服飾 (2)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時期,也是服飾工藝的發達階段。尤其在盛唐時期,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整個社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種安定的政治局面,為服飾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文化櫥窗
2008年4月15日 8:37 AM
隋唐五代的服飾 (1)
公元六世紀未,隋文帝楊堅統一了南北朝,結束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重新建立起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雖然它只存在三十七年,但是,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為唐代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櫥窗
服飾
2008年4月7日 10:37 AM
民間傳說:滿族女子穿「寸子」鞋的由來
生活在遼闊東北地區的滿族女子不像宋代之後的漢族女子一樣需要纏足,她們是天足。通常滿族女子喜歡穿一種叫做「寸子」的旗鞋。「寸子」可以說是中國現代高跟鞋的鼻祖,但與現在的高跟鞋不同的是,其高跟鑲嵌在腳心部位。
民間傳說
2008年1月28日 6:33 PM
謝書賢繡畫欣賞 (十二)
刺繡
繡畫
蔣介石
蔣公
謝書賢
2006年10月31日 11:00 AM
謝書賢的繡畫欣賞(十一)
刺繡
張大千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10月26日 12:09 AM
謝書賢的繡畫欣賞(十)
刺繡
李奇茂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10月22日 11:55 PM
謝書賢的繡畫欣賞(九)
刺繡
繡畫
謝書賢
齊白石
2006年10月18日 11:15 PM
謝書賢的繡畫欣賞(八)
刺繡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10月12日 10:39 PM
謝書賢繡畫欣賞 (七)
刺繡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10月6日 11:47 AM
謝書賢繡畫欣賞 (六)
刺繡
張大千
林玉山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10月2日 9:45 AM
謝書賢繡畫欣賞 (五)
刺繡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9月29日 9:21 AM
謝書賢繡畫欣賞 (四)
刺繡
張大千
林玉山
繡畫
2006年9月26日 7:12 AM
謝書賢繡畫欣賞 (三)
刺繡
張大千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9月24日 1:05 PM
謝書賢繡畫欣賞(二)
刺繡
繡畫
謝書賢
2006年9月13日 1:25 AM
謝書賢繡畫欣賞 (一)
刺繡
蔣宋美齡
謝書賢
2006年9月9日 12:59 AM
【藝海漫遊】絲情畫意-談「絲繡畫」
刺繡俗稱「繡花」,是以繡針引彩線,在絲帛上繡出所設計的圖樣﹔繡畫之精彩,在於以針、線代筆,幾乎讓人分不清是畫是繡,甚至比原畫更增一分光澤與質感。根據出土文物的考證,刺繡的起源可溯及殷商,可以說一門源遠流長的中國工藝。
刺繡
藝海漫遊
2006年8月9日 12:40 PM
漫談古代服飾名稱
中國古代一直是禮儀之邦,古人對服飾的不同部份有相關的名稱,不同身份、社會地位的人的著裝也有區別,漸漸地,人們就用一些服飾的名詞代替各種社會身份的人。
2006年5月12日 10:18 AM
寒梅傲霜雪——訪梅花繡工藝家黃翠華
第一次聽聞「梅花繡」。帶著一個空白的腦子和一顆好奇心,我們前來台北新店溪畔造訪梅花繡藝術協會會長、傳統工藝師黃翠華女士。一襲唐衫體態豐盈,氣色紅潤髮色灰白,看不出年紀的黃翠華眼睛透著自信神采迎我們進門來。奇特的是,好似故友重逢一樣,彼此介紹成了多餘,我們很自然地從牆上一幅幅看似油畫、粉彩、水墨、書法與攝影的作品切入了今日到訪的主題:梅花繡。
工藝
2004年10月13日 11:40 AM
1
2
3
4
共有約 98 條記錄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