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文化博覽
國學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華夏智慧與趣味
民俗探源
婚喪壽喜
國學博覽
說道(五)
(shown)從本質上講,道就是道,道存在於人的生存範圍之外,又表現在人的生存範圍之中。
2010年8月29日 3:52 PM
孔孟之道判釋(39)
(shown)儒家如此強調君子的德行,這個德行是如何得到的呢?「修身」。靠自己修行來完善道德規範。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8日 3:39 PM
古代的學問:易經(一)
(shown)《易經》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從其編排體例及文字內容看,似乎是上古人類占卜用的書。
中國文化漫談
八字命理
周易八卦
易數術學
2010年8月28日 8:07 AM
孔孟之道判釋(38)
(shown)我們對封建社會有一定的瞭解後,對孔子的學說就有進一步的理解。原來孔子說他「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其衷情的就是周朝的典禮制度,即周王朝的封建制度。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6日 2:12 PM
說道(四)
(shown)人在遇到災難、遇到嚴冬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像落葉樹那樣,把自己追求來的名、利、情等那些讓人羨慕的東西也放下一些呢?
2010年8月26日 5:19 AM
孔孟之道判釋(37)
(shown)如果說,沒有古希臘文明,就沒有現代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發展,那麼也可以說,沒有中國早期的封建文明,也就沒有中國傳統文明的儒、道文化發展。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4日 3:12 PM
說道(三)
(shown)人雖然看不到道的形狀,聽不到道的聲音,但卻能從自然的現象中,找到與道相似的表現。
2010年8月24日 4:26 AM
孔孟之道判釋(36)
(shown)執政當局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來劃分中國的歷史,說秦朝至清朝是封建社會,而把「夏、商、周」定為奴隸社會,極大地錯置了中國的歷史面貌。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2日 3:46 PM
說道(二)
(shown)人看不到道的形狀,卻能從人的生存環境中、從生命的運行規律中感受到道的存在。
2010年8月21日 1:49 PM
孔孟之道判釋(35)
(shown)什麼是封建制呢?柳宗元說:「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後,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0日 3:41 PM
孔孟之道判釋(34)
(shown)我們要了解儒的「仁義道德論」為何要特別強調「親親殺」和「尊尊等」兩大倫理觀,就有必要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制度。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18日 5:17 AM
孔孟之道判釋(33)
(shown)孔子是以「仁」來貫徹其整個道德形而上學的。其他義、禮、智、信等都是圍繞這個「仁」而闡述。後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學說變成了五個命題。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16日 5:21 AM
孔孟之道判釋(32)
(shown)仁者一定能愛人,但愛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辯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14日 2:58 PM
孔孟之道判釋(31)
(shown)父子之義是親情關係,君臣之義是尊等關係。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這種君臣關係等於父子關係,就如同現代的「我把黨來比作母親」、「祖國啊,我的母親!」是一樣的。實則這義不是那義,是不能亂點鴛鴦譜的。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12日 3:01 PM
孔孟之道判釋(30)
(shown)孟子以「集義」來實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這個「義」,有點類似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的「道德律令」。這個道德律令是義不容辭的純粹實踐理性,即「義務」。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10日 2:40 PM
孔孟之道判釋(29)
(shown)如果說,仁是儒家君子所要達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麼要實現這個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義。「人路」,也就是人應該的行為方式。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8日 2:25 PM
孔孟之道判釋(28)
(shown)《易.繫辭傳下》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就是這個意思。聖人與仁人是劃等號的:能做到聖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聖人了。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6日 1:56 PM
孔孟之道判釋(27)
(shown)後儒把孔子的仁說成是「惻隱之心」,又說「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於「愛人」、「博愛」等等,都是一種意為的構造,這對孔子的仁,只能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4日 2:35 PM
孔孟之道判釋(26)
(shown)如果我們將孟子「自得」之道與牟宗三先生說聖人無體,不可言且無可訓來看,孟子這個「仁」,還是「有執的存有論」。如依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來看,這三者孟子都未能達到。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8月2日 3:50 PM
孔孟之道判釋(25)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31日 3:16 PM
孔孟之道判釋(24)
(shown)《論語》記載孔子說「仁」很多,據統計,仁字出現109次。其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試舉幾個例子......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29日 3:21 PM
孔孟之道判釋(23)
(shown)孔子以「知天命」作為最高理念,以禮作為實踐行為,以知人之辯作知識論來鞏固禮的實踐行為。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27日 3:17 PM
孔孟之道判釋(22)
(shown)孔子何以不「打開天窗說亮話」,將天命攤開來說?實則是不可為也。「天何言哉?」所以「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25日 5:03 AM
孔孟之道判釋(20)
(shown)聖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極天道。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21日 3:34 PM
孔孟之道判釋(19)
(shown)從孟子與告子論性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所說這個「性」,不僅說人有動物界(禽獸)那種性欲,而是更強調人有比動物更高一級的人性。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19日 2:02 PM
孔孟之道判釋(18)
(shown)孔子說「知人」,並不是其最終目的,其知人只是一個中介,一個橋梁,最終目的是為了「知天命」。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17日 3:05 PM
孔孟之道判釋(17)
(shown)孔孟辯「知言」(「知人」),是要提高你做人的境界,使你往上提升,做個品德高尚、智勇雙全的君子、大人的人物。不要做那品德低下、無能無才的小人。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15日 2:37 PM
孔孟之道判釋(16)
(shown)我們從人性的,非常人性的角度去看孔子,他所說的「知人」,即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辨別人的言行,提高你的人生境界而已。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13日 3:25 PM
孔孟之道判釋(15)
(shown)從先秦古聖賢對禮的記述來看,禮應該是人的最基本行為生活方式。即一種做人的生活準則。以通俗的話說,叫做「對得起天地良心」。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11日 2:53 PM
孔孟之道判釋(14)
(shown)我華夏聖哲先賢,上觀天象,下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緣人情而創禮,造就了多麼輝煌燦爛的文化。
孔孟之道判釋
2010年7月9日 2:15 PM
1
2
3
4
5
共有約 134 條記錄
漫話風箏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