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在线购买 - App Store

中國古代工程

『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相當於蘇伊士運河的10倍多,巴拿馬運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遊人石擊地,蛙鳴貫長空」,在山西永濟普救寺鶯鶯塔周圍擊石,能聽到 「咯哇」、「咯哇」類似蛙的鳴叫;而應縣木塔被傳「水不能淹,火不能焚,雷不能擊」;在五台山顯通寺,古時用來召集僧侶們用飯和做齋時所用的雲牌,可以奏出多種樂曲;五台山「滴水殿」維修之後不再滴水。山西大學退休教授丁士章展開「科技考古」,試圖揭開其中的奧妙。
古城蘇州是春秋吳國的都城,歷經2000多年的歲月滄桑,積累了及其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由於蘇州地處江南水鄉,城內依然保留著「水陸並行,河街相臨」 的雙棋盤格局,以及「三橫四直」的河道水系,一副古樸的小橋、流水、人家風貌。
嘉裕關,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位於甘肅省,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美稱」。
天下之中 九州腹地——古都洛陽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古稱豫州,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因它居天下之中, 易守難攻,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洛陽建都,歷時15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陽人口有百萬之眾,繁榮一時。 文化旅遊
古代建築的奇蹟——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著稱於世,被列為世界奇蹟。 文化旅遊
長城,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一個古代的城牆;一段段的城牆,一座座的烽火台,縱橫萬里,都實實在在的紀錄著我們這個民族所經歷的坎坷與輝煌。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上,因而得名。 文化旅遊
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還。 貢人梯航通異域,天開圖畫落塵寰。 老臣巡歷瞻形勝,追想高皇創業艱。    ——明太祖朱元璋 文化旅遊
江蘇省無錫市西惠山東麓的錫惠公園內,有座南朝古剎─惠山寺,其建築羣中的金剛殿與御碑亭之間,有座橫臥於金蓮池上的石橋名為“金蓮橋”。該橋興修於宋代靖康年間。這座小巧玲瓏的石樑橋,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以雕刻精美而聞名於世,為古代庭院橋樑中少...
橋樑,大多是一座單橋稱之,而橫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前外,金水河上的外金水橋,卻是由七座單橋組成的大型群橋,此橋建於明代永樂十五至十九年間,其造型優美獨特,雕刻手法精煉,全國僅見。
頤和園,原是作為帝王的行宮與遊賞花園,面積達290公頃(4350畝),整座園林,以萬壽山上的佛香閣為中心,依不同的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等,精緻而優美。
建城已有2500年的古城--山西太原市,其中一部分古蹟,更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孤例,其中,位於太原市郊西南端25公里,懸甕山下的“晉祠”,是一結合歷史文物與自然山水的園林建築。園址背西山面東水,山前清泉環繞,壯觀秀麗。
位於廣西北部與湘黔兩省相接的三江縣是以侗寨族為主體(佔全縣人口54%)。侗族歷史悠久,民族風娼郁,文化古樸燦爛。侗族村寨多建於山麓、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區,有河必有橋。
戰國秦昭王時代,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的都江堰,是中外聞名的巨大水利工程。著名的古代索橋─“安瀾橋”,就坐落在四川省灌縣都江堰市區西岷江上,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抬樑式常用於北方建築,也用於南方的較高級建築;穿鬥式多用於南方一般房屋。一座建築的樑架不論是穿鬥式、抬樑式或是井幹式,構件與構件都沒有用釘,而是用榫卯結合,這樣就能加強樑架的柔韌性,減輕地震所帶來的影響。
“五里橋”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晉江縣安海鎮的西側。安海鎮古稱安平鎮,因此,此橋又稱為“安平橋”。又因位居於安海鎮西畔,故又俗稱“西橋”。初建時橋長811丈,寬1丈6尺,長度約合五華裏(即二公里半),故又稱為“五里橋”。
雙龍橋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西元1736年─西元1795年),當時只建成三孔石橋,後常因滬江、塌衝河水泛濫成災,河床被沖積而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已無法橫跨兩岸,於是在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又續建造十四孔石橋,與原建的三孔石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為“十七孔橋”。
更高級台基,即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是佛教中的山名,相傳位於世界中心,系宇宙間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沒其間,三界諸天也依傍它層層建立。須彌座用作佛像或神龕的台基,用以顯示佛的崇高偉大。
素稱「火洲」、「風庫」,氣候極其乾燥的吐魯番,很久以來就出現大片的綠洲。這奧秘之一,就是在吐魯番盆地上分佈著四通八達,猶如人體血脈似的坎兒井群和潛流網絡。
中國有一條人工鑿連的河流-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北起北京通州,南達杭州,連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
嘉峪關雄居在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像威猛的武士,列成的方陣。文化旅遊
現存於今河北省趙縣交河之上的趙州橋,原名為安濟橋。是大約在隋唐皇初期到大業年間所興建成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不但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石造拱橋,同時也是世界橋樑史上有據可查的最遠古石造拱橋。 文化旅遊
鐘樓、鼓樓是中國古代城市特有的建築。平時以“晨鐘暮鼓”報時,戰時用以報警。北京鐘樓是京城中軸線北端的標誌,南距鼓樓約100米。
大理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城約一公里處。為大理勝景之一。被稱為大理古文化的象徵。
雙塔寺雙塔原名文宣塔。在山西省太原市東南部郝莊村。寺原名永祚寺,因寺內築雙塔,故改名為雙塔寺。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地處酒泉盆地西緣,南臨祁連山,北依馬鬃山,地勢險要,景色雄偉,是以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命名的城市。市域南北界於文殊山和榆樹溝山之間,兩山之間是一長15公里的峽谷,為「河西第一隘口」,乃兵家必爭之地。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500-1800米,文殊山海拔2228米,黑山為本市最高峰,海拔2799米。
中國大陸正在河南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殷虛考古發掘,最終目標是立體地的復原商代晚期社會生活的原貌。殷虛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大的考古發現。
古“長城”位於長蛇嶺主峰———海拔480多米的摩天嶺上,呈封閉式圈建,多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塊壘成,高約5米,寬約1米,依山勢走向築建,並將主峰西側幾個低矮、平坦、數平方公里的小山圍在其中。“長城”東西長2400多米,有兩個主要出入口。“城”內有一股山泉,一年四季長流不斷,如今灌溉著山下數百畝良田。撥開灌木雜草,可以看到“長城”內外遍佈各種掩體工事,戰壕縱橫交錯,攻防互相呼應,佈局完全符合作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