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快三计划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名山名寺石窟

五台山歷史悠久,歷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台山者,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中使香藥,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幫繼供,不可悉記矣。」
位於江西省貴溪縣西南部的龍虎山,綿延數十里,山上有二十四巖、九十九峰、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具有江南獨特的山靈水秀之韻味。其原名為雲錦山,據說是因為山上有一高達百丈、寬約一華裡的石壁,形似五彩的雲錦,故名。至於為何改稱龍虎山,流傳下來的有兩種說法。
組圖:珍貴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佛像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西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與敦煌千佛洞、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2000年11月洛陽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千年古剎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閶門外楓橋鎮,因唐詩人張繼途經楓橋,寫下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名句,把楓橋與寒山寺的優美意境融為一體成了千古絕唱,從此寒山寺的詩韻鐘聲千古傳頌,揚名天下。
歷史故事:紫陽庵古今
紫陽庵在瑞石山(在西湖附近)上。其山秀石玲瓏,巖穴窈窕。宋朝嘉定年間,邑人胡傑住在這裡。元朝至正年間,道士徐洞陽得到了它,改為紫陽庵。他的徒弟丁野鶴在這裡修煉。
青藏高原上的古城拉薩擁有蔚藍的天空和清冽的河水,海拔約3500多米,空氣清新。拉薩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北岸,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絢麗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是一座歷史悠久且富有魅力的古城。 華夏古城
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約始於公元3世紀,盛行於5—8世紀,16世紀以後開鑿的數量較少了。現存石窟主要分佈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佈。
和歷史一樣蒼茫的克孜爾石窟
神秘遙遠的古西域,一望無際的大漠,承載了太多的歷史痕跡,絲綢之路上的清脆駝鈴,雍容的盛唐歌舞,千佛之地,異域風情……龜茲、姑墨、溫宿、尉頭……讓人眩目,引起人無限的暇思。
懸崖峭壁上的奇蹟——麥積山石窟
甘肅天水是古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可以說是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7800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境內的仰韶文化遺址便是見證。上古時代,伏羲和女媧出生於天水,故天水又稱為「羲皇故里」。傳說伏羲在天水卦台山上仰觀天象,領悟宇宙之玄妙,創立了八卦符號,開啟了華夏五千年文明。
詩人白居易云:「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河壯麗,風景幽美,龍門石窟是中國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這裡東為香山,西為龍門山,伊水於山間北流,兩山峙立,形成一座天然門闕,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故史稱「伊闕」,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始稱「龍門」。
氣勢宏大的雲崗石窟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勢鑿出,東西長約1公里,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1萬餘尊,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氣勢十分宏大。開鑿於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北魏時代。
凌雲山位於中國西南,四川省嘉陵江中游,南充市高坪區老君鎮。 面積為20平方公里,地處北緯31度,東經106度。海拔562.3米,為市郊最高山,距市中心10餘公里。 文化旅遊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文化旅遊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文化旅遊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公元326年),到現在已有1600多年曆史。中國佛教著名十大寺廟之一。位於西湖之西,北高峰與飛來峰之間。五代吳越時,規模宏大建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房屋過1300余間,僧眾達3000人。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 文化旅遊
  河北天桂山主峰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為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峰、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裡峰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為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為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建築群規模宏大,富麗堂皇,依山就勢,錯落有緻。主要人文景觀有:真武殿、大光明殿、東西朝房、鐘樓、鼓樓、蒼巖宮、三道靈官閣等三十餘處建築。自然景觀主要有:真武洞、無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長廊、飛來石門、大小天橋等。天桂山是一處集歷史古建築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
蘇州虎丘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
千島湖石林位於浙江淳安縣境內,是千島湖六大景區之一。它由西山坪石林、藍玉坪石林、玳瑁嶺石林三部份組成,面積約5平方千米,延綿10余平方千米,是中國四大石林景觀之一,也是「華東第一石林」。
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東南隅。創建於唐。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
  靈山仙境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境內,原著名的「湖埠十景」所在地。歷史上的雲泉山洞,崖壁上仍保存著宋熙寧二年(1069年)杭州太守祖無擇的「雲泉靈洞」篆書題刻。唐宋詩人、文學家白居易、范仲淹、蘇東坡、朱熹等人常來此遊覽,也留有遺蹟。
王屋山距濟源市區35公里,峰巒疊嶂、氣壯勢雄,宮觀林立、人文薈萃,泉瀑爭流、樹古石奇,譽滿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文化旅遊
北山寺位於西寧湟水北的土樓山峭崖間,歷史上稱為土樓山寺、永興寺、北禪寺,現又稱為土樓觀。始建於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水經注》中說:「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牆故壁存焉」。
登上華山北峰,再向南折,經擦耳崖,過上天梯,便有一長嶺呈現眼前。它莽莽蒼蒼,蜿蜒盤旋,好像蒼龍騰空,所以被稱為「蒼龍嶺」。全長約1500米,開鑿石階246級,寬一米,嶺脊坡度40°,行走其上,心驚目眩。此嶺只有2尺多寬,兩旁萬丈深壑,勢陡如削。嶺脊上下高差約500米,坡度在45°以上。在這裡遙望青松白雲,耳聽風聲大作,遊人到此,莫不驚嘆。
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詩,把楓橋與寒山寺的優美意境融為一體成了千古絕唱,寒山寺也因而名揚天下。 文化旅遊
中華五嶽
寺廟是修行的場所,少林寺也不應例外。古代的和尚講究的是“掃地恐傷蛄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而少林寺則與眾多寺院不同,舞拳弄棍,除暴安良,匡扶正義。這似乎和出家人的宗旨不附。這裡大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