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山嶽仙跡探微
名山古寺
中國宮殿陵寢
唐長安城(二):長安整體規劃的指導思想
龍首原介於龍首原與南邊的山區之間有六道東南、西北向的平行坡地,高度依序向南遞增,其線條恰好形成周易乾卦的卦象。乾卦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象徵天;六爻皆為陽, 以龍為喻,正好符合天子之都的意象,是故長安的佈局便順應六爻的爻辭設計,傚法天地不息之運轉,以期王朝國勢亦能長治久安。中國傳統的方位觀是以上為南....................
中國古代建築
唐朝建築
2009年4月6日 1:53 PM
唐長安城(一):長安的興建
作為神州歷史上三大盛世天朝之一的唐朝,其方方面面的輝煌成就一直被後人視為華夏文明的頂峰並引以為傲。唐朝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化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唐人全面體現了佛道儒的精神,從上到下普信神佛、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所以在善惡有報的因果天理中能不斷往上昇華,為後世所不及。
中國古代建築
2009年3月30日 2:25 PM
中國古代建築:大明宮-麟德殿
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這裡東臨太液池風景區,西近大明宮西牆的九仙門。是大明宮內另一組偉大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
唐朝建築
2009年3月23日 2:08 PM
中國古代建築:大明宮正殿─含元殿
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經常舉行各種國家儀典而屢屢出現於歷史典藉中。據史載唐王朝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外事來往,每有外使朝會,皇帝端坐殿上,顯示出大唐王朝的威嚴。
中國古代建築
2009年3月16日 2:11 PM
中國古代建築:大明宮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這是詩人對大明宮唐皇帝早朝的描寫。大明宮是中國唐代長安城最大的一處皇宮,在陝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龍首原上。因位於太極宮東北,又名「東內」...............
2009年3月9日 2:36 PM
唐代建築:五台山佛光寺 — 東大殿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位於台南豆村東北約五公里的佛光山腰,為唐代五台大剎之一。在敦煌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圖上,清晰地描繪著佛光寺,「榜曰『大佛光之寺』.......
2009年3月2日 2:46 PM
中國都城建設的典範——長安城
長安,中國最偉大的古城之一,為當時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大,格局完善,為中國都城建築的典範,甚至連日本的平城京及平安京都是仿長安城興建的。
城市的瞬間
2009年1月16日 8:42 AM
中國宮殿建築 體現帝王敬天畏神
幾千年來,擁有無上權力的帝王在建造他們的家園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建「順應天意」的家。所以幾千年來宮殿形式變化很小,就是有也只是在建築細節上,因為「天道」是永恒不變的。
建築
2007年4月29日 9:42 PM
天下第一陵──黃帝陵
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橋山一帶,山清水秀,風景宜人,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黃帝陵」就坐落在橋山之巔,號稱「天下第一陵」。 華夏名勝,楚天
楚天
華夏名勝
2006年5月3日 12:08 AM
中國古代建築:唐洛陽宮-明堂
“明堂”相傳是夏商周以來宮殿中兼有祭祀功能的最重要的大殿,有很多象徵意義。漢代以來,歷朝都以建明堂為國家盛典,然而自漢武帝後,以後各朝均未能興建。西元688年春,武則天排斥眾議,拆除東都洛陽宮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陽殿)建明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作為洛陽宮的正殿。
建築
2004年11月29日 7:53 PM
文化旅遊:楊貴妃墓
楊貴妃墓,位於興平縣西12.5公里的馬坡。
文化旅遊
2003年10月11日 11:06 AM
1
2
3
共有約 71 條記錄
漫話風箏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