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平台推荐 - App Store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在山西五台縣東北隅,從北嶽恆山婉蜒而來,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山。五台山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
關於魚沼飛梁,還有一段故事。在崛(山圍)山多福寺創建時,那裡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水。山僧不得不求助於五台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念其心誠,施與他一錦盒,再三叮囑,不到崛(山圍)山中不得打開。山僧一路艱辛,走到上蘭村時,終究耐不住性子,竟偷偷將錦盒開一小縫想看裡面究竟裝著什麼,突然兩條小龍從盒中騰空而去,一條就落到..................
位於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峨眉境內的峨眉山,以其諸多的佛家勝跡以及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被稱為「蜀國仙山」,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乃是峨眉山的四大勝景。峨眉山南北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次峰金頂海拔3075米,不僅高於五嶽,而且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中,也算是最高的一座山。
中國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卻極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簷式塔」建築,是中國偶數層古塔中,層數最多的一座。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階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為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台基四周設有石欄,欄的四角有望柱,柱頭有雕刻的石獅像。
五亭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的瘦西湖畔,是瘦西湖的標誌之一,因其橋上建有五亭而得名,又因建築於蓮花堤上,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又稱蓮花橋。它是一座風格獨特的石拱橋,也是中國風景名勝中獨一無二的景觀。
九華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陽縣城西南,又名九子山。方圓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18景,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九華山群峰爭峙,卻玲瓏秀麗。
作為神州歷史上三大盛世天朝之一的唐朝,其方方面面的輝煌成就一直被後人視為華夏文明的頂峰並引以為傲。唐朝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化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唐人全面體現了佛道儒的精神,從上到下普信神佛、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所以在善惡有報的因果天理中能不斷往上昇華,為後世所不及。
五台山歷史悠久,歷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台山者,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中使香藥,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幫繼供,不可悉記矣。」
景州塔,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內西北角,原古剎「開福寺」之內。開福寺的建築別具一格,供佛大殿堂非常寬敞,可是竟然不用一根房梁,當地百姓俗稱「無梁殿」。而景州塔原為寺中的三大建築之一......................
侗族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古樸燦爛。侗族村寨多建於山麓、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區,有河必有橋。此地區建築橋樑的特色是,橋上有廊和亭,能擋風遮雨、供人畜通行,故稱為「風雨橋」。橋樑對於侗族人溝通村寨之間的聯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觀世音菩薩,梵文Bodhisatta,音譯「菩提薩捶」、「菩提索多」、「扶薩」等,意譯為「大士」、 「勝士」、「大道心眾生」、「法王子」等。習慣上多沿用譯音的略稱——「菩薩」。菩薩是指以慧上求佛道、以悲度化眾生、自覺(以佛法覺悟自己)覺他(用佛法覺悟他人)的正果覺者..............
黃山有巍峨峻峭的三十六大峰,崢嶸秀麗的三十六小峰。「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被稱為「三天子都」。此外,黃山還有眾多的泉、溪、湖、巖、洞、潭等勝景。
寧夏省銀川市賀蘭縣金山鄉、賀蘭山拜寺口。有一對古塔屹立在山口北邊的台地上,稱為「雙塔」,是寧夏境內惟一的「密簷式磚塔」。
戰國秦昭王時代,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的都江堰,是中外聞名的巨大水利工程。著名的古代索橋─「安瀾橋」,就坐落在四川省灌縣都江堰市區西岷江上,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普賢是梵語Samantabhadra的意譯,又譯為「遍吉」,是將妙善、妙德、賢德普施一切眾生之意。同諸大菩薩一樣,普賢也沒有真實的來歷。《第二菩薩經跡經》說:「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旬,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子名泯國,即普賢菩薩。」
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這裡東臨太液池風景區,西近大明宮西牆的九仙門。是大明宮內另一組偉大建築..............
山嶽仙跡探微:羅浮山─南海蓬萊
羅浮山在廣東省南部,橫跨博羅、增城二縣。民間傳說蓬萊仙島有一個別島,隨著風浪飄啊飄,飄到了南海,最終依附在羅山旁,因此名為浮山,並與羅山合稱為羅浮山,也被稱為「南海蓬萊」..........
福建省最大的寺廟要數位於泉州鯉城區西街,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的開元寺。它壯觀的建築和優美的景色,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於世。建於唐代武則天垂拱二年(西元686年),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開元寺原名「蓮花寺」,後改為「興教寺」、「龍興寺」。
「五里橋」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晉江縣安海鎮的西側。安海鎮古稱安平鎮,因此,此橋又稱為「安平橋」。又因位居於安海鎮西畔,故又俗稱「西橋」。初建時橋長811丈,寬1丈6尺,長度約合五華裡(即二公里半),故又稱為「五里橋」。
恆山為五嶽之一,主體部份雄踞山西省的北部。相傳遠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渾源,見此山氣勢雄偉,若北天之門,遂封為「北嶽」,成為北方萬山之宗。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綿延五百餘里,有「恆山如行」之說。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
「奇峰嵯峨、繁花煙樹、飛雲蕩霧、溪谷幽深、道觀林立」描繪的就是被譽為「亙古無雙境之天下第一仙山」的武當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元獄山或玄岳等,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縣)境內,綿延260餘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
廣教寺「雙塔」,是一組較獨特的古建築。建於北宋哲宗紹聖三年(西元1096年),為仿木樓閣式磚塔結構。外觀仿照唐代方形樓閣的形式,內部結構和細部,則以磚代木做成柱、枋、斗拱等,輔以半木結構,在中國現存的宋代古塔實物中,這種既沿襲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風格,又具有宋代建築特徵的塔,僅此一例。
當擊打的方位不同時,發出的聲音亦不相同,會聽到5種如金玉般的響聲音階,有的低沉渾厚……
白馬寺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即西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了。它位於洛陽城東13公里。白馬寺坐北朝南,背依邙山,面對孕育了洛陽古代文明的洛河,號稱「中國第一古寺」......
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經常舉行各種國家儀典而屢屢出現於歷史典藉中。據史載唐王朝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外事來往,每有外使朝會,皇帝端坐殿上,顯示出大唐王朝的威嚴。
人稱「江南小武當」的齊雲山,位於安徽省休寧縣以西15公里的巖前鎮附近,東西綿亙15公里,面積110平方公里,海拔在580米上下。由白岳、齊雲、獅山、象山、太山、南山、茅山、岐山、萬壽山等9座峰巒組成,內有36奇峰、72怪巖、24飛澗................
嶺南地區有許多著名的古塔,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南北朝時期,建造於廣州、連州、曲江等地方的佛塔。根據《連州志》中記載,連州「慧光塔」,於南朝宋泰始四年(西元468年)建塔,但是建築形制未詳述記錄。唐宋年間,在此塔的舊址重建今日的慧光塔........
九龍硯是由黑年糕玉琢磨而成,黑中帶著點透明,且具有年糕般的質感,氣勢高貴而有尊嚴..
位於古城建水城西3公里處,有一座造型奇巧、雄偉壯觀的雙龍橋。它橫亙於南盤江支流的滬江河與塌沖河的交匯點上,橋下的瀘江、塌沖兩河,猶如雙龍盤曲相連,故該橋稱之為「雙龍橋」。
少林寺位於五嶽之中岳嵩山之腹地,距河南登封市13公里,太室山南麓。寺因在茂密叢林中而建,所以命名:「少林寺」。《說嵩》稱:「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