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上水古洞戲會70載 收地前最後的「查篤撐」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查篤撐
古洞村
觀音寶誕
粵劇
曾蓮
【紀載香港】
2024年5月28日 7:38 PM
為早逝才子圓夢 百年前上水鄉廖氏家祠誕生記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曾蓮
顯承堂
應龍廖公家塾
廖崇興
【紀載香港】
2024年5月19日 7:39 PM
鮑魚海膽當家常便飯 塔門原居民憶趣味童年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曾蓮
【紀載香港】
塔門
童年
2024年5月16日 7:53 PM
立夏節氣民俗 補夏養生和立夏禁忌一次看
歷朝歷代的中華古人對於節氣相當重視,相應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隱含養生觀念與作法,展現民俗養生的內涵。關於立夏的食補、禁忌和養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立夏
養生
禁忌
民俗
夏季
食補
食療
蛋
雞蛋
瓠瓜
二十四節氣
2024年5月4日 7:41 PM
穀雨節氣到:賞花王 飲香茶王 食穀雨湯補肝明目養生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二十四節氣
穀雨
穀雨養生
節氣養生
穀雨茶
牡丹
2024年4月19日 9:50 AM
清明節俗展現生命力 蘊藏哪些歷史文化?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清明節
掃墓
清明節俗
盪鞦韆
中華文化300問
2024年4月3日 9:00 AM
「清明」節氣是什麼意思?清明與上巳有什麼關係?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
上巳
祓禊
中華文化300問
2024年4月1日 8:51 AM
古代清明節也連假?為何清明節日期會變動?
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什麼活動呢?
清明節
寒食
二十四節氣
掃墓
介子推
2024年3月30日 4:59 PM
春分時節東西方慶新生 文化妙合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個很有指標性的節氣,在生命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的節氣「春分」指示新生、誕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節、復活節的時間也都在此時節。東西方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時節展現了什麼妙合之處嗎?
二十四節氣
節氣文化
東西文化妙合
春分
立蛋
2024年3月18日 11:00 AM
認識元宵節和「元宵」七道題 你答對多少?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元宵
湯圓
圓子
中華文化300問
燈會
2024年2月23日 4:00 AM
龍年趣談 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生肖變蝸牛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龍年
生肖
蝸牛
哈薩克
吉祥
2024年2月13日 9:00 PM
立春回味節氣文明 迎春養生就吃這一盤
悠悠千載,立春帶春來!立春的精神與器物文明有哪些豐富的表現?立春養生怎麼養?我們從天人合一的視野,展開立春的豐富文化內涵。
二十四節氣
立春
五辛盤
立春養生
節氣與生活
春牛
2024年2月3日 9:55 AM
黃曆十二月為何稱為「臘月」?「臘」展現什麼文化內涵?
歲月匆匆,時序進入黃曆年尾聲,臘月正在人間展開。古人稱黃曆十二月為「臘月」,這說法是怎麼來的呢?「臘」包含哪些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呢?
中華文化300問
臘祭
臘月
驅瘟
敬神
五祀
2024年1月24日 8:48 AM
小雪大雪漸次來
雖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會下雪,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下雪天,但「雪」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是無法忽視的存在。在冬天的六個節氣中,就有兩個節氣分別叫「小雪」和「大雪」。
節氣
小雪
大雪
下雪
奚微
2023年11月21日 9:00 AM
一年養生就從立冬起 補腎養藏精氣
立冬節氣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標誌冬季的開始。從天人合一的精神意義來看,怎麼過冬?怎樣養生?
立冬
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
補腎
養精蓄銳
2023年11月7日 7:00 PM
扎堆成仙?九月初九重陽節原來不是老人節!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陽節,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為這是一個專門給老人過的節日。其實呢,傳統的重陽節和敬老沒有任何關係,它原本的節日內涵充滿了傳奇色彩。至於為什麼重陽節會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習俗呢,這都要從一個神奇的葫蘆說起。
愛麗話五千
重陽節
費長房
桓景
懸壺濟世
典故
2023年10月22日 9:16 AM
中秋節祭月吃中秋月餅源於何時?
拜月、賞月吃月餅,這兩者的起源並不是一對的。上古時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禮,稱為「夕月」,但是開始時月餅還不是中秋節物。那麼中秋節拜月餅、吃月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實際上,中秋月餅的出現比祭月晚了幾千年呢!
中秋節
中華文化300問
中秋月餅
2023年9月26日 8:58 AM
秋分:彼岸日 天地陰陽調和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國古文化中視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罰,以免攪擾天地陰陽調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別稱「彼岸日」,來源於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講,於彼岸期間善行、惡行都會增大果報,勸告人要避免惡行,精進於善行。
二十四節氣
秋分
2023年9月22日 7:21 PM
竹枝詞12首 山水載歌蕩心海 金風搖曳十里情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秋歌
竹枝詞
秋詩
節氣與生活
2023年9月15日 8:10 PM
白露節氣養生小心哪些禁忌?「補露」怎麼補?
中醫的食療講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對應節氣的進補作法。白露節氣開始「補露」!「補露」怎麼補?要避免哪些禁忌?隨著秋高氣爽的秋天腳步,做好秋天養生,放鬆心緒,輕鬆地品味生活吧!
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養生
節氣養生
補露
2023年9月8日 5:00 AM
二十四節氣: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為何稱「處暑」?
2023年八月23日到9月7日是「處暑」。「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時序已經在初秋,那這節氣為何稱「處暑」?
鷹
物候
二十四節氣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8月23日 6:00 AM
七夕情話響千代 天神護祐得真福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七夕
牛郎織女
孝子董永
鵲橋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8月20日 8:46 AM
一葉知秋立秋到 秋季養生三心法和好食材
天人合一之道,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一葉知秋」,掌握立秋來到的時點,及早開始秋季養生。《黃帝內經》指示秋天養生的三心法,中醫師分享秋天養生「五白蔬果」和「平補」食材。秋季養生就從立秋開始。
立秋
二十四節氣
秋天養生
節氣養生
一葉知秋
2023年8月7日 9:13 AM
端午節九大風俗 內涵與歷史淵源知多少?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屈原
璀璨中華文化
端午節
端午節俗
風俗
2023年6月22日 2:37 PM
古代不賀夏至 節俗中蘊含什麼深機?
夏至是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至極,可是古人卻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展現中華文化的哲學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帶著這一季節標誌的特色節俗也應時而生。
夏至
二十四節氣
節俗
木槿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6月21日 8:17 PM
端午節風俗 吃什麼養生?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中華文化300問
養生
端午節
五紅餐
2023年6月21日 8:36 AM
組圖:研究證實印度的嫁妝陋習愈演愈烈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嫁妝
印度
教育
婚姻
優質新郎
2023年6月15日 11:28 PM
吃「苦」嘗新過小滿 善用五行保健之道
「小滿」這個名稱,讓人萌生出青春的氣息、等待、向上的美好感受;「小滿」節氣是一個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節氣,節物時鮮對應到健康生活之道,淵源流長。這時節,也是吃「苦」嘗「新」過小滿的好日子,古來的神傳文化豐富了小滿的內涵。
二十四節氣
小滿
五行養生
2023年5月20日 7:50 AM
【二十四節氣】黃曆四月節 立夏民俗與養生
「昨日春歸盡」指出二十四節氣中的哪一個節氣呢?中華養生寶典《黃帝內經》提醒人夏季養生的要則,想知道嗎?立夏民俗與養生有內在的什麼關聯嗎?夏季養生之道提醒你養生的要點。
立夏民俗
立夏養生
立夏
立夏蛋
二十四節氣
2023年5月5日 8:55 AM
燈籠與燈舞——五千文明的閃亮一頁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燈
燈籠舞
燈籠舞曲
神韻藝術團
2023年4月20日 10:15 AM
上一頁
1
2
3
4
...
下一頁
共有約 653 條記錄
【岳飛傳】收復建康 岳家軍首次大捷
抗共「硬漢將軍」張蔭梧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
從綠意盎然聖派翠克節 聯想中國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