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博彩app - App Store

話說京城:經典建築四合院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5
【字號】    
   標籤: tags:

京城的四合院可以說是名聞天下。古老的京城除了皇宮紫禁城、其他皇家園林、寺廟等建築,最多的建築就是遍佈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國民居建築的範例,其間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京城獨具特色的一景。
  
四合院的歷史十分久遠,據文獻記載,在西周時期就有四合院式的建築出現。但一般認為,自元代建都北京,元世祖按照地位、官職分配土地建造住宅,傳統四合院和胡同一起開始大規模形成,元人詩云:「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百萬家」就是指當時北京的四合院。明清以來,四合院雖歷經滄桑,仍然不斷完善,北京現存的四合院多為明清建築。
  
「四合院」之名是因為這種民居建築由東(廂房)、西(廂房)、南(南房或倒座)、北(正房)四座房屋從四面圍合,成為一個「口」字形,中心是庭院,所以稱「四合院」。北京的胡同大多是東西走向,位於胡同北面的四合院一般把門開在東南角,而胡同南面的四合院門開在院子的西角。
  
四合院根據不同的家庭狀況,規模有大、中、小之分。小四合院佈局簡單,一般是3間正房,一明兩暗或兩明一暗,東西各有兩間廂房,南房三間,全為瓦房。小小庭院有青磚舖成通道連接各房。兩扇院門東南方開,門上由鐵環用以叩門,門前有台階。這種小四合院適合二、三世同堂之家,長輩住正房,小輩住廂房,南房作客房或書房。
  
中四合院一般是三進院落,有五或七間正房,五間指三間正房加兩間耳房,如果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套間兒,則算是七間正房。正房高大,配有廊子。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南邊設一道院牆,將整個院子隔成內、外兩部份,院牆中間有一垂花月亮門,後面設一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這樣,從外院便看不到內院情景,這就是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

主人大多住在內院,屋內舖設方磚,窗戶為「上支下摘」,上面是兩扇窗糊著紙,外面一扇可以用棍支起。外院有廚房和僕人住的廂房。五到七間南房臨街設置,最東一間作為大門,大門邊是門房,往下是客廳、書房等。院子裡有花盆,石榴樹、還有魚缸,夏天搭有天棚,老北京常說的「天棚魚缸石榴樹」就是指這種四合院的佈置。
  
大型的四合院佔地面積很大,房屋高大,幾進院落,重重疊疊,一般是複式四合院,除中間主院外,兩側還有東西跨院,稱為「深宅大院」。裡面房屋可為5南5北、7南7北間正房,前廊後廈,最後一排正房為後罩房,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形月亮門兒。外院東西各有一面花牆,中間設有月亮門,可通道跨院,門後又木製屏風。

這種大四合院中的院落很多,如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院內通過抄手遊廊連接各處,一般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才有能力居住。北京現存的這種大型四合院有在金魚胡同的那王府和甚剎海西街的恭王府等幾個,十分氣派,並建有花園。
  
四合院的格局講究款式、氣派,院落大小適中,敞亮舒適,冬日陽光可直射入室,正房考慮冬暖夏涼,家中長者住正房,小輩住廂房,女眷住內院,男僕和客人在外院居住,這種安排符合中國古代傳統家庭生活中區分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
  
四合院的營建很講究位置和方位,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在建築居室時所遵循的。四合院的雕塑、彩繪等裝飾極富有中國民間傳統文化和風俗,一般都有祈福、吉祥之意。如門上的對聯、柱子上楹聯以及室內的各類圖案等,有的讀書人還在室內懸掛字畫,以示風雅。
  
四合院在京城歷史上已經存在數百年,伴隨著世世代代的北京人休養生息,演繹著中國的傳統,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份形成於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圍繞在紫禁城周圍,數目浩繁有幾千條。胡同這種古老街道也成為京城獨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為京城一景。
  • 說起建築,古代的中國傳統建築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存在。古代宮殿的宏偉木建築群標誌著中國傳統建築的技術成就、思想精神與美學的典範。當下還存世的「紫禁城」成了中國傳統建築成就的代言,而「紫禁城」所展現的建築成就以及背後的核心思想觀與美學,這些傳統並不是起源於紫禁城,那麼又來自於何處呢?往上追溯到周武王建造王城的歷史,他有「不遠天室」的看法,這和歷朝歷代建都城的理念有什麼淵源嗎?
  • 走訪香港新界鄉村,仍能找到不少昔日私塾(又稱「卜卜齋」)的遺跡,是早期為孩童提供基礎教育的場所,有許多私塾都是由族人的祠堂借用空間以教學。在英國接管新界的1898年前,有近500所「卜卜齋」,可見私塾教育的盛行。位於香港沙頭角上禾坑村鏡蓉書屋,是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
  • 宏偉典麗的故宮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群,且蘊含的出色工藝技術真不少,除了排水、耐震的建築工技成就之外,紫禁城三大殿的「金磚」的燒造工藝也是口耳相傳的奇技。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上的地磚並非真金,卻有「金磚」的稱號,是什麼條件淬煉出來的呢?
  • 北緯31度,神祕的陰陽兩面,這座西藏神山為何無人敢登頂?它真的是宇宙的中心、人間須彌山?
  • 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獨樹一格,耐震功效更是領先群倫,西方厚重的石塊建築也不及它;此外,中國傳統建築還有一項誇世的紀錄,那就是建造工期神速,這其中的奧妙法門是什麼呢?
  • 故宮紫禁城的傳統建築耐震神技令西方專家歎服!(fotolia)
    北京故宮紫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故宮不僅是世上現存最大的木建築群,而且擁有一項誇世的建築成就,到底是什麼呢?
  • 北京故宮,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於永樂十八年竣工,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之一。這座宏偉的宮殿見證了中華民族藝術與科技文明,創下了600年在風雨中不淹水的建築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的輝煌與智慧。然而,這傲人的成績,在2023年卻被打破了……帶給我們什麼思考的問題?
  • 風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處都精心設計。天安門是仙凡兩界通道?皇帝為什麼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斬龍脈事件,誰笑到最後?為什麼袁世凱的「龍座」要後移三米?紫禁城中軸連接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