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重建的文化基礎
文化復古的先決條件是文化重建工程。大體可歸納為道德領域和文化領域的重建。
(一)道德領域
當今社會,傳統的道德觀已不為人們所尊崇。相反,在物質社會極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為了個人利益不惜行惡,就像失控了一樣,導致全國上下的道德危機和社會危機。那麼在當前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培養人們的文化素質就顯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儒家思想是孔子留給國人的崇高的信仰,幾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奉守。對傳統的文化價值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從漢代董瑞舒的「罷詘百家,獨尊儒術」,到康有為的儒家至上學說,遙遙兩千多年裏人們從未間斷過對儒家的崇奉。同時儒家文化還直接影響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思想領域。
仁義禮智信會在一個人生活和生命價值裏體現出來,從中體悟出人生的真諦和意義,在思想道德上達到境界的昇華,從而做一個好人,維持社會的道德水準。因此,在國內大興儒風推崇儒家思想和文化傳統,對提高當今社會的道德風氣,及提高國民的道德修養俱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領域
文化領域是維繫古代各時期歷史文明的基礎,也是中國不同時期文明的重要組成體系,具體可包括:語言、文字、文學、思想、服飾、中醫、飲食、音樂、美術、建築、武學、信仰等等。先略舉幾例:
1﹒語言和文字
文字可以傳統的正體字為基本文字,正體字有著傳統的文化韻意,對文學的復古能起到促進作用。語言可以明清時期的口語作為通俗語言,即明清小說裏的語言特點,能不失古風而又儉樸易學。要剔除當今文壇的八股現象和黨文化言辭,也要逐漸剔除各地區的不雅方言。其次在文學創造上要和通常的口語表達上區別開來。
2﹒文學
文學範疇是文化重建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學領域可以說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文化特點和見證,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人文、思想、風俗、藝術等的諸多體現。意境高雅而古樸,並帶有浪漫和古典風格。這些可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古文獻參考和品味、學習。並掌握時代風格去創造。例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說等等,都有其不同時代的文化特點。
3﹒貨幣
古代通常以金銀等貴重金屬及銅錢作為交易買賣的手段。然而考慮當今國人不便隨身攜帶,不贊成以金銀為主要的流通手段(可以保留)。不過以傳統的銅錢為流通方式對於回溯傳統有著一定的戀古效應,此即方便攜帶而又不失傳統,很適合作為今人使用。面額不宜過大,再大可以小型的金銀飾品為宜。
4﹒中醫和中餐
醫學以傳統的醫學為主,搜尋流於民間的傳統醫學精華,結合現有的中醫良方,並取其優良的用於國民,開發和學習古代遺留的中醫典籍,把中共當政時論為糟粕而遺棄的東西加以研思和發掘,讓中醫成為獨具中華傳統風格的最尖端和獨特的醫學。
中餐以傳統的美食為主,可以不做時代局限。
5﹒建築
這也是文化復古的一個重要標誌。中國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現在在國內都有遺留,史書也有記載。在文化重建中不乏需要建築行業的匠工在不同的文化區域仿其時代風格興建。最終讓中國的傳統建築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6﹒服飾
同建築一樣,服飾也是歷史不同時代的文化外觀的表現方式之一,也是不同時代文化的具體展現。古人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服飾起著時代的符號,對文化復古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可以分為幾個時代的裝束,例如漢服、唐裝、宋服、明服等。
7﹒私塾
私塾,即學堂。私塾作為文化場所的同時也要將其作為文化保留下來。學生可以青少年為主。主要學習儒家典籍及不同時代的文化作品。老師名曰先生,保持傳統的禮儀,要破除黨文化的框框,包括黨八股式的辭彙和文字結構,走上一條傳統自由的傳承之路。
8﹒音樂和美術
音樂和美術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不作時代局限。古代遺留的音樂作品不多,不過還是有的,而且還是精品。如高山流水等就是一曲意境高雅的作品。我相信只要找到不同時代的文化韻味自然就會昇華到高雅的思想境界,並可以創造出時代的音律,在時代的感召下開創出新的風格。提倡使用傳統的樂器。
美術可以臨募古代畫家的優秀作品,包括書法。以傳統的線條為書畫基礎,以山水和人物畫像為主線。可以按各自喜好的風格去創作,相信可以開創出一條古樸色彩的長廊之作。
9﹒公審制度
以傳統的斷案方式為基礎,縣官授理。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作為審判依據,模擬古代的斷案手段。古有包拯,海瑞俱是以德判案而名聞千古,都是由於他們具大德而兼大義,全然為公為民很值得後人敬畏,今人亦可依而效之。當然現代法律也為可全然廢除,畢竟今人道德底線很低,但部分高新斷案的手段還需保留,兩者可以兼而行之。
10﹒武學
即武術。中華武術主要源自佛家和道家修煉的一部分,也有源自民間藝人的創作。最初主要用於健體和強身,後來用於戰爭。古往今來在中國出現了許多武學流派,有的還完整的承傳至今。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武學大師,如關羽,秦瓊,張三豐等,他們不僅是當時的開國元勳,也可謂是一流的武學高手。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必要加以發揚和推廣。
以上諸例都可作以參考,當然還存在其他方面的變革,例如:風俗、曆法、信仰等都需適當根據歷史不同時期的文化特點去效仿。@*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