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网易娱乐

通天地而合神明

沉靜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構成宇宙萬事萬物。世間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間中都有相對應的物質。古代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

人與自然融合相親,調陰陽、 順四時、序五行,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主要特徵。

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講道︰「那個時候上學的人,都要講究打坐,坐著要講姿式的,拿起筆要講運氣呼吸的,各行各業都講淨心、調息,整個社會都處在這麼一種狀態。」

恭敬,端正,心平氣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來,心無旁騖,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最佳地契合人體的陰陽五行之運轉,全身的精氣神是調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氣相通。這和氣功修煉何其相似?﹗

在佛道文化的影響下,歸隱山林、慕仙求道、打坐禪定的,大有人在。

唐詩的性靈神韻,有著和天地自然的聯結。天籟之聲,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和音樂性,意象優美。李白崇道,杜甫尊儒,王維信佛。不同的信仰,對於形成各自的詩歌風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文化是神傳文化,是聯結天界和凡間的橋樑。人類純正的文化藝術,是上界精神的形式體現。沒有佛道神的牽引,缺乏與上界溝通,沒有從上到下的貫通的精神,就不能表達更高更深的內涵。被低靈爛鬼附體,作品魅惑邪氣,害人不淺。

可見,佳作上品不是停留在世俗層面的雕琢與炫技,而是天地人的對應協調,天人合一,與神合靈,與道合妙,通天地而合神明。

以古代文人的琴棋書畫來說,是閒情逸致,更是修心養性。造詣深者可達到相當高的境界。

中國古代推崇正音雅樂,以清幽平淡為上,不以繁聲熱鬧為趨。琴瑟、簫笛、胡琴,皆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韻綿長。

如此幽婉清雅的音樂背後是豐厚的文化底蘊。

儒家注重社會倫理的「教化」,講究中和之美,平穩節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鬧的溺音淫樂。

道家倡導自然和諧、清靜無為。老子說︰「大音希聲」,正聲應「簡靜」,靜才會有空靈渺遠的空間感,與萬物合一的心靈體驗。莊子提出「平易恬淡」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這位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也是個深諳琴道之人。她講,彈奏要在靜室高齋、層樓上、林石裡,山巔或水崖上等清幽脫俗的地方,彈琴前應沐浴淨手,焚香靜坐,衣冠整齊,儀表端莊,身心俱正,從容自若,對著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撫弄一番,才不負了這琴。

古代文人逸士,以琴會友,覓知音,不競不求,不炫技,不賣弄,遠離名利紛擾,清修自娛。
對琴藝的體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嘆服。

「身手皆靜方能與妙道相融,與神靈相通。」「故清者,大雅之原本。……兩手如鸞鳳和鳴,不染纖毫濁氣……必以貞靜宏遠為度……從容婉轉。」

「神閑氣靜,雪其躁氣,釋其競心,指下掃盡炎囂,弦上恰存貞潔。」「心骨俱冷,體氣欲仙。」「專精注神,感動鬼神。」這簡直是修煉的境界。

「琴棋書畫」四藝中的「棋」指的是圍棋。圍棋其實是古人一種觀天工具。棋盤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星。棋盤分為四部分,有361個交叉點,這正與自然暗合︰天圓地方,四季更替,黃曆的361天。

棋盤的中央是太極,棋子的黑白兩色表示陰陽。圍棋的規則極為簡單,棋子無級別劃分,沒有功能規定,自由落放,平等競爭,可謂大道至簡。圍棋對弈,形象地演繹著陰陽兩極的相互對立、制約、平衡、轉化的矛盾運動。圍棋的這些形式都有非常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

「古松流水間,唯聞棋聲」、「閒敲棋子落燈花」,古人弈棋的樂趣可見一斑。

閒暇時,下棋交友,益智增慧。棋盤雖小,卻玄妙多變,見仁見智。如︰天地陰陽,王政、兵法韜略、為人處事、進退取捨等等。

棋局如戰場,黑白雙方運兵布陣,攻占禦守,鬥智比勇。既不能膽怯保守又不可貪功冒進。

圍棋特別講究大局觀,不計一日之短長,不爭一處之得失。遭遇挫折不可氣餒;暫得優勢,不能輕敵,始終要胸懷全局。東漢文士應瑒說︰「博弈之道,貴乎嚴謹。」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細謀。

弈棋情狀種種,往往表現出棋手的性格修養。患得患失,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寸土必爭,睚眥必報,亂大謀,敗告終;胸有成竹,不動聲色,化被動為主動。

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圍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捨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遠離喧囂,沈浸在棋局之中,氣定神閒,寧靜致遠,雍容大度。

早在隋唐時期就定了圍棋的九品,一品叫入神,二品叫坐照,三品叫具體,四品叫通幽,五品叫用智,六品叫小巧,七品叫鬥力,八品叫若愚,九品叫守拙。

棋下得最好的,當然出神入化,能加入神仙的行列。第二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勞神費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以下叫具體,意思是什麼都行,十八般武藝都能拿起來,但跟前兩個比境界就低些。下一檔是通幽,好像是找到了通向高境界的一條小路。這些有文化內涵的名稱很生動,妙極了。

歷史上,儒釋道代表人物、帝王將相、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等,都對圍棋稱揚備至,認為從中受益匪淺。

書法

書法是中國古代極為普及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習書法能調神修心、健康長壽。

歐陽詢講,練書法時要「澄神定慮,端己正容。」 必須排除雜念、榮辱皆忘、全神貫注,達到入靜專一的狀態。然後,靈活自如地運用手、腕、肘、臂,調動全身的氣力,透過筆端,有機地輸送到字的點、橫、豎、撇、捺和字裡行間的佈局之中,即所謂「以通身之氣之功之力而用之」。

周星蓮《臨池管見》指出︰「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煩躁俱平。」說明練楷書能養氣安神,消除煩躁。而隸書因其書法沉穩秀拔,如林泉般清幽爽神,使頭痛、失眠的人氣血平和,情志自調。書法家長壽的原因就在此中吧?﹗

雖然字的造形是在紙上,但它的神情意趣,卻在紙墨之外,自然環境中的一切動態自有相契合之處。誠如老子的「道法自然」。釋家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春秋。」天文地文人文,象中有道。

王羲之觀鵝掌撥水而得筆法,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草書之法,黃庭堅觀樵夫蕩槳而得筆勢……書法家懸腕運筆,掌虛指實,快而不急,慢而不滯。捕捉到「鸞舞」之姿,「龍騰」之態,可達渾然忘我的天人合一狀態。

唐太宗在書論上也有獨特見解,強調書的「筋骨」和「神氣」,還主張書法要有「沖和之氣」。「中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用鋒芒不如沖和之氣, 自然手腕輕虛, 則鋒含沉靜。」

書如其人,「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朱和羹《臨池心解》)

文人畫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問、思想缺一不可。文人畫注重氣韻和筆情墨趣,意境雋永,耐人尋味。畫格有四,逸格、神格、妙格、能格。以逸品為至高境界,看似平淡天真,卻格高無比,飄逸出塵,無可仿效。

一幅好畫,能讓人雜念頓消,淨化提升,漸入佳境,甚至有治病的奇效。秦觀看王維畫的《輞川圖》,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屢治不癒的腸胃病症狀,竟一掃而光。
王維辭官,誦經奉佛,虔誠向善的生命狀態融於筆墨,純淨的能量、清涼的氣息從畫中緩緩散發出來,令人賞心悅目,對健康頗有助益。

「元四家」之首黃公望也是個修道之人,他經歷坎坷,少年早慧,才華出眾,因與權貴不合,後被連累入獄,50歲才自由。他打坐修煉,畫風也變得空靈超逸,蒼莽沉雄。他雲游七年,深得山水之韻。年近八旬,他畫完了《富春山居圖》,成就很高,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影響後世甚遠。

在諸多頂極文人畫家中不乏修煉人,最突出的是清初「四畫僧」,畫法特點清靜淡泊,而又各具特色。四僧中以八大山人、石濤影響較大。

通天大道

古代文人不媚權、不從俗的優良道統,從思想人格到藝術上的自由獨立,保證了作品的質量。
蘇東坡貶官黃州後,繼續做精神的逍遙游,詩詞書畫,道、禪的氣息彌漾其間,寄寓著一種超然物外、與天地同化的情趣。

曹雪芹寧可賣畫維生,也不願到皇宮當御用文人。在困苦潦倒中,他潛心創作了千古名著《紅樓夢》。

能達「神品」、「逸品」 者,乃非凡之人,有通天本事的人,是沿著技藝這條路攀升,上達天人合一境界,與神相通的得道之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神韻藝術團「2009春之旅」的演出的第三場在聖荷西表演藝術中心(San Jose Performing Arts) 徐徐落下帷幕。灣區觀眾在「春之旅」帶領下暢遊了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 各界名流盛贊神韻演出的成功,不虛此行。
  • (大紀元記者梁欣聖荷西報導)美國神韻藝術團「2009春之旅」的四場演出的在聖荷西藝術表演中心(San Jose Performing Arts) 圓滿落下帷幕。「春之旅」帶領著各個族裔的觀眾暢遊了中土文化的歷史長卷,中國古典舞也掀起了追尋傳統中國文化的熱潮。
  • 美國神韻藝術團「2009春之旅」的四場演出的在聖荷西表演藝術中(San Jose Performing Arts)圓滿落下帷幕。有些前來觀看演出的華人表示,「春之旅」帶給了海外華人追尋傳統中國文化的新視角。
  • 總統馬英九上任將滿週年,民進黨籍立委翁金珠今天表示,馬總統文化政見大多未實現,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政策卻很積極。國民黨團表示,文化無國界,綠營不應劃地自限。
  • 祖藉來自菲律賓的Rebecca Bonahub是一個歷史學家,她表示非常欣賞整個演出。

    她說,很喜歡(神韻)晚會中色彩明亮的服裝、扇子舞,以及節目中的嫦娥、仙女、美猴王、佛陀等,「這都與歷史有關,我瞭解中國的歷史,以前的菲律賓也有中國文化。」

  • 他表示:「我應該更深地去瞭解中國文化,以便向我的孫子們解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麼博大精深。」他的三個孫子都在學習鋼琴和芭蕾舞,他表示:「如果大孫女來看演出一定會很喜歡,她剛剛開始學習芭蕾舞。這臺晚會能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 法官莉麗雅‧唐(Lilian Tang)與丈夫安吉爾‧博伊(Andrew Boyle)也是熱情的觀眾,他們盛讚神韻「春之旅」晚會給經過漫漫長冬的斯波坎人帶來春天的希望與花園般的美好。
  • 她說:「我覺得自己被美妙的音樂帶動,觸動心靈,就好像飛到天國世界去一樣。我喜愛傳統文化,神韻把中國文化融合在舞蹈與音樂之中,讓演出賦予個性、生動,充滿魅力。」
  • 美國勞工部官員馬格德拉勞(Ron Magdaleno)在觀看完神韻晚會後,意猶未盡,直稱讚晚會的演出:「非常不錯!7-8個舞蹈,精彩紛呈,美妙無比,各自表現不同的中國文化內涵」。
  • 2009年5月22日,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西雅圖的首場演出,讓西雅圖人飽覽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妙精華。塞納爾‧波瑞納(Senal Perera)與瑟麗‧波瑞納(Shelly Perera)夫婦倆13年開辦了一所蒙特梭利學校,學生中就有中國孩子,他們瞭解到神韻藝術團將中國傳統文化呈現在舞臺上時,毫不猶豫就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