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索拉新歌劇為母親申冤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君報導】5月20日晚8時,中國大陸作家、音樂家劉索拉的新作,室內歌劇《自由魂》在丹麥最豪華的海上歌劇院Takkelloftet小廳演出。之前該劇曾經於5月12日在英國倫敦巴比坎中心(Barbican Centre)首演。這個作品是作者應著名的「音響劇院」 (Theatre of Voices)樂隊創建人兼音樂總監、葛萊美獎得主保羅‧希利爾(Paul Hillier)之邀而創作, 並由「音響劇院」樂隊將其搬上舞台。

為苦難的母親而作

《自由魂》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劉索拉的母親李建彤在中共統治下的悲慘遭遇。

李建彤在60年代曾經發表過幾本描述中國近代政治、歷史的著作,深受讀者尊敬與喜愛。 她的第一本作品是描寫劉索拉的父親劉景范的胞弟——已故中共紅軍高級將領劉志丹的真實故事。但卻遭到毛澤東的嚴厲批判,並被列為禁書。

李建彤在丈夫1991年去世後的14年裡,把自己封閉起來,直到2005年去世。《自由魂》通過劉索拉與母親靈魂的對話,將李建彤的悲慘遭遇以音樂形式生動地演繹出來。

劉索拉在丹麥哥本哈根排演期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這也是她因此劇首次接受媒體採訪。她動容地對記者說:「這不是普通的接受邀請的一個職業性的創作,這個東西我扛了太長時間,差不多半輩子,然後終於用一個小小的角度說出來了。然後就說不出來了。因為對於我來說,可能是太重了。對這個(劇)我不會做宣傳的。我如果寫一個別的作品,與我本人距離遠,我會做宣傳。我會說這個作品是關於什麼什麼。我現在有點說不出來。我可以說我寫的非常認真,可以說對我人生是一個很大的解脫。能把這篇作品寫出來。我鬆了一口氣。我為我的母親做了一件事。大家從報紙上也能看到。我自己在認真地聽排練,我覺得天助我,讓我把這部作品寫出來了。我很幸運這個作品能夠上演。」

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劉索拉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她是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期學作曲的大學生。與她同期的還有當今享譽世界的著名華人音樂家譚盾,郭文景。

劉索拉除了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外,她還是文革後一代成功的年輕作家。在中國,她的文學作品甚至比音樂作品影響更大。劉索拉的家庭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影響很大,特別是她的母親。身為優秀作家的母親在中共統治下的悲慘遭遇,致使劉索拉選擇了遠離政治、衝破思想桎梏、追求自由的人生觀。她的第一部小說,也是她的成名作——《你別無選擇》,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寫出來的。劉索拉在《自由魂》裡還講到,母親對自己選擇的現代藝術形式並不贊同,但她的反叛態度是在那樣一個社會制度下,作為藝術家不可避免的一種生存狀態。

但是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劉索拉也在尋根,她在採訪中說道:「我是中國人,中國音樂不只是熟悉,它是在你血液裡的,和你最近的東西,與你的衣食住行都有關。剛才說到氣功,中國音樂也和氣、自然、國家的運行,還有中國的哲學……,中國音樂和這些全部都是緊密聯繫的。包括中醫的理論。對我來說,非常有意思。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多可以開發的,還沒有找到的一些東西。」

古老而傳統的音樂特色

此劇演出陣容強大,承擔演出的 「音響劇院」 樂隊是歐洲最重要的器樂演奏團隊之一,以擅長早期音樂(Early Music)和新音樂(New Music,)著稱。參加演出的演員如女中音,女高音來自世界各地,除了樂隊的指揮保羅‧希利爾是屢獲殊榮、享譽世界的英國音樂家外,擔綱伴奏的丹麥籍豎笛演奏家米蓋拉‧佩奇(Michala Petri)、中世紀豎琴演奏家安德魯‧勞倫斯—金(Andrew Lawrence-King)等也均為世界知名音樂家。他們合作的方式也很特別,由劉索拉寫詞、譜曲;保羅‧希利爾根據演員發聲,修改英文歌詞。此劇使用的都是古老樂器,比如中國的琵琶、鑼鼓,以及歐洲中世紀的豎琴,一種最古老的、類似中國古琴的樂器。

小資料:

早期音樂是歐洲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反浪漫主義,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音樂。新音樂也稱為當代古典音樂,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 聖誕變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樂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樂後製 DAW :Artemi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