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曆法的啟示

李明一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古老的曆法─天干地支蘊涵的奧秘讓現代的科學家稱奇與不解。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前十個字天干與後十二個字地支,按奇對奇偶對偶的規律一一配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共60個組合,以60為週期循環往復,又稱「60花甲子」。它與現代曆法相比的顯著特點是連續不斷,沒有時間原點,上記千年歷史,下望無限未來。中國現代學者雖然還不相信用天干地支算命(推八字),但是已經發現它可以預測江河水量的變化。

天干地支的精髓是10、12、60為週期,而60年週期是普遍的現象,包括江河水量變化和雨量多少等等。以長江洪水為例,從1827年以來的17次洪水,分別是1827、1849、1860、1870、1887、1905 、1909、1917、1931、1935、1945 、1954、 1969、1980、 1991、 1996、1998。

1887-1827= 60
1909-1849= 60
1931-1870= 61
1945-1887= 58
1969-1909= 60
1991-1935= 61

1870年,1931年和1991年相隔60、61,三次都是全流域性的。而1935年和1996年相隔61年,兩次都是區域性的。而黃河的水量10年一個小變化,60年一個大變化。

為什麼江河水量變化週期與天干地支週期如此接近呢?為什麼我們的祖先能創造出蘊含深刻奧秘的曆法呢?為什麼是60年這個週期而不是其它呢?這是無神論的科學家永遠也不能明白的,他們把這看成是自然現象。

之所以叫天干地支,祖先已經明示給了後代子孫:天主宰著地上的一切變化,天意不可違。中國古人非常敬神、敬天,認為天命高於一切,信仰正教,為人善良。古人相信人如果做惡,會帶來天災,天災是對人的警告和懲罰;「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中國古人科學觀的核心。人的一切科學與文化都是神給開創的。而現代的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儀器越先進探索到東西就越多,這是一種完全脫離了人的道德水平的、完全物化了的、錯誤的科學觀。所以現在的人理解不了古人的對世界的理解。其實人類的道德才是第一重要的,它起決定作用,人類道德標準有多高,科技水平才能達到多高。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十四節氣是以太陽曆為基礎,根據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從黃經0起,每15為一節,每月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全年分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以後合稱為節氣。
  • 一年有二十四節氣,這二十四節氣的更替均可反映氣候的變化差異,對疾病的發生和變化也有不同的反映.................
  •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中寶貴的好時節。現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聯想到掃墓的民俗,其實,從古到近代,清明節聯繫著寒食節和上巳,民俗活動多彩多姿,五花八門。可知道歷代的人們在清明時節從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動嗎?一起來探一探清明豐富的內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循環週期的起點。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轉變為春暖花開,一片五彩繽紛的盛景,迎來一年中難得好時節--春分,也迎來養生、開運的契機。本文要與你分享:「春分」的要義是什麼?在春分如何養生,如何開運?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冬眠的昆蟲,草木也競相舒展。今年的驚蟄是3月5日23: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