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回顧(二)

七十一歲高齡的著名男高音儸伯特‧懷特(Robert White)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任教十五年,並多次應邀到白宮為美國總統演唱。懷特認為,新唐人在紐約舉行首屆全世界聲樂大賽是輝煌的嚐試。(攝影:衛君宇/新紀元)
【大紀元7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志航報導) 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在去年10月15日至17日,於紐約上城考夫曼音樂廳舉行,吸引了百餘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希臘、荷蘭、西班牙、阿根廷、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聲樂人才。
經過三天精采、激烈的角逐後,美聲男子組冠軍由Mo Li獲得,美聲女子組冠軍由郭錦慧獲得,獎金各為1萬美元。民族男子組只有得銀獎的次貢,民族女子組只有得銅獎的張麗晨,其他獎位都空缺。主要是因為代表東方的民族唱法,在中共幾十年統治下,已經被摧殘得很嚴重,幾乎被遺忘,另一點是很多身在中國的聲樂家,因為受到中共強行阻撓,無法參加大賽。(攝影:戴兵/大紀元)
正在美國攻讀音樂碩士的美聲男子組冠軍Mo Li說,他很喜歡美聲唱出的古典音樂那種平和的感覺,這種唱法聲音很漂亮。用美聲唱法唱中文歌,既保持古典美聲特有的聲音音質,同時也能把中國民族歌曲的特色韻味表現出來。
Mo Li並認為,正統藝術是以歌頌神為主的,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應該是這樣。正統藝術跟宗教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在傳達一種神聖的信息,有一種純淨、神聖的感覺。有時聽這方面的歌曲和音樂時會流淚,不知為什麼,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美聲女子組冠軍郭錦慧受訪時表示,「很感動,在臺上領獎時都快哭了。我來參賽真的是抱著平常心,只是想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歌曲。但是來了之後整個過程,一路遇到的人,包括主辦單位,大家都非常好,以前參加比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首次華人聲樂大賽的評委、著名女低音歌唱家楊建生女士,她指出,中文歌曲不好唱,中文字是方塊字,寫起來是方的,唱出來也是方的。唱歌講究字正腔圓。中文方塊字既要咬字清晰,又要能最後唱圓,即產生共鳴,字頭、字腹、字尾都要交代清楚。如一個「我」字,字頭是「烏」的音,字腹是「噢」的音,字尾的韻腳落在「哦」的音。
評委楊建生是維基百科列出的七位世界著名女低音之一,她進一步剖析中文歌曲的特色:「中文歌詞本身就具有旋律,再加上曲調,還有中文特有的陰陽上去的音調,比起意大利語幾個元音就可以涵蓋的發音規律來說,中文歌曲在技巧上和韻味上都給演唱者提出高層次的挑戰。」
在首次大賽中,還有一些中國大陸的選手因為受到中共的阻撓而沒能前來參賽。中共公安告訴被強行扣留的選手說:「聲樂大賽選在10月15日到17日舉辦,很明顯是要跟中共的十七大對著幹。」一項在美國紐約舉辦的聲樂比賽會干擾中共的權貴們開會嗎?好像有些荒唐,但這件荒唐的事情就這樣的發生了,成為比賽過程中的一大憾事。
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得獎名單 |
||||
|
美聲女子組 |
美聲男子組 |
民族女子組 |
民族男子組 |
金獎 1萬美元 |
郭錦慧 |
Mo Li |
空缺 |
空缺 |
銀獎 3000美元 |
石易巧 |
林健吉 |
空缺 |
次貢 |
銅獎 1000美元 |
Wang Xin、李聿 |
Wang Xin、李聿 |
張麗晨 |
空缺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