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 - App Store

北京出土大規模古代墓葬群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中國北京市文物局今天宣布,考古隊員在大興縣新城北部發現十五座遼、金古代墓葬,及一批唐代墓和數座明清時期墓葬。專家認為,這是北京有史以來發現的規模較大的古代墓葬群落。

中新社報導,據北京文物研究所考證,出土的十五座遼墓都是圓形穹隆頂磚室墓,墓與墓間無疊壓和打破關係,在墓室南邊有台階式墓道、磚砌的方形祭台。而墓門有的是簡單的拱形券,有的是磚製仿木結構,門上施彩色壁畫。

專家說,遼、金時期壁畫墓群的發現對研究北京地區的壁畫顏料、繪製方法、病害等具有重大意義。

在這些墓葬中,還出土銅簪、鎏金銅耳環、瓷碗、瓷盤、瓷盞、瓷盞托、青瓷盞、陶罐、陶盆、陶碗、角把杯、陶缽、陶鼎、陶三足盤、陶剪刀、陶簸箕、陶熨斗、陶水桶、銅錢等器物。

此外,這次還發現唐墓六座及明清墓葬十六座,在這十六座古墓中,其葬具都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有單棺、雙棺和三棺三種形制,部分墓葬間有相互疊壓和打破關係。而唐墓中的葬具多為磚砌船形棺,頭向南,仰身直肢。

考古專家說,這批古墓葬群的發現,為全面了解當時的大興居民生活狀況、喪葬習俗、經濟狀況提供寶貴的材料,也為完善北京地區自遼金以來各時代的文化編年積累材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說起建築,古代的中國傳統建築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存在。古代宮殿的宏偉木建築群標誌著中國傳統建築的技術成就、思想精神與美學的典範。當下還存世的「紫禁城」成了中國傳統建築成就的代言,而「紫禁城」所展現的建築成就以及背後的核心思想觀與美學,這些傳統並不是起源於紫禁城,那麼又來自於何處呢?往上追溯到周武王建造王城的歷史,他有「不遠天室」的看法,這和歷朝歷代建都城的理念有什麼淵源嗎?
  • 走訪香港新界鄉村,仍能找到不少昔日私塾(又稱「卜卜齋」)的遺跡,是早期為孩童提供基礎教育的場所,有許多私塾都是由族人的祠堂借用空間以教學。在英國接管新界的1898年前,有近500所「卜卜齋」,可見私塾教育的盛行。位於香港沙頭角上禾坑村鏡蓉書屋,是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
  • 宏偉典麗的故宮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群,且蘊含的出色工藝技術真不少,除了排水、耐震的建築工技成就之外,紫禁城三大殿的「金磚」的燒造工藝也是口耳相傳的奇技。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上的地磚並非真金,卻有「金磚」的稱號,是什麼條件淬煉出來的呢?
  • 北緯31度,神祕的陰陽兩面,這座西藏神山為何無人敢登頂?它真的是宇宙的中心、人間須彌山?
  • 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獨樹一格,耐震功效更是領先群倫,西方厚重的石塊建築也不及它;此外,中國傳統建築還有一項誇世的紀錄,那就是建造工期神速,這其中的奧妙法門是什麼呢?
  • 故宮紫禁城的傳統建築耐震神技令西方專家歎服!(fotolia)
    北京故宮紫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故宮不僅是世上現存最大的木建築群,而且擁有一項誇世的建築成就,到底是什麼呢?
  • 北京故宮,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於永樂十八年竣工,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之一。這座宏偉的宮殿見證了中華民族藝術與科技文明,創下了600年在風雨中不淹水的建築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的輝煌與智慧。然而,這傲人的成績,在2023年卻被打破了……帶給我們什麼思考的問題?
  • 風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處都精心設計。天安門是仙凡兩界通道?皇帝為什麼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斬龍脈事件,誰笑到最後?為什麼袁世凱的「龍座」要後移三米?紫禁城中軸連接泰山?
  • 勇武忠義的尉遲敬德是大唐開國的大功臣,在民間被尊為門神之一,而他一片孝子之心留下了屹立千年的海春軒塔,彰顯了忠、孝精神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亮點。海春軒塔為何能屹立千年不倒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