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正规吗-大发彩票平台-双色球开奖直播

自然、雋永的天籟之音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19日訊】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楊邑(今山西洪洞師村)人,精通音律,善演奏各種樂器,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音樂家,被後人尊稱為“樂聖”。他的敬天愛民思想及琴藝傳神的故事流傳至今。

師曠吸收了儒家樂論“禮節民心,樂和民聲”的精華,並繼承了西周週公創制的禮樂文化傳統,提出作樂要順乎天道與自然,要通過音樂的道德內涵去善化民心,以得到感人至深、移風易俗的教化效果,從而體現出天人合一的和諧。如果僅僅只是旋律節拍一致的齊奏並不就是交響樂,只有大家心聲的協和才能有真正的天籟之音,使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而產生共鳴,達到淨化身心、感悟天道的更高境界。

師曠提出古樂有《清商》、《清征》、《清角》三種。《清商》屬不祥之音,而《清征》是吉祥之音,《清角》是盛世之音。據說當師曠彈琴時,馬兒會停止吃草,仰起頭側耳傾聽;覓食的鳥兒會停止飛翔,丟去口中的食物,翹首和鳴。

有一次,晉平公與衛國國君一起聽衛國樂師師涓演奏樂曲,剛演了一會兒,師曠就急忙走上來按住師涓的手說:“快停住!你彈的這是商末亂臣為暴君商紂王製作的濫曲,是亡國之音。紂王無道,後被周武王所滅。善樂聽之使人受益、向善,惡樂聽之會使人喪志、墮落。音樂是來傳播德行的,有害德行的溺音千萬彈不得呀!”

晉平公問師曠:“這叫甚麼曲子?”師曠回答:“這就是所謂的《清商》,是不祥之音。”晉平公說:“那你演奏一個吉祥的曲子。”師曠於是為兩位國君演奏了《清征》之曲,這是一種瑞祥之聲。師曠展開琴,用奇妙的指法撥出第一串音響時,便見有十六隻玄鶴從南方冉冉飛來。撥出第二串音響時,玄鶴便前後排成了一列。撥出第三串音響時,玄鶴一邊鳴叫,一邊排著整齊的隊列展翅起舞。當他繼續彈奏時,但見祥雲縹緲,瑞靄紛紛,玄鶴的鳴叫聲和琴聲融為一體,在天際久久迴盪。使人感受到自然、雋永的天籟之音,心胸開闊而祥和,大家驚奇不已,都高興的向師曠祝賀。從此以後,人們用“玄鶴降雲”來形容音樂的美妙動聽。

師曠指出音樂的善化功能對民風有著潛移默化的引導涵養作用,使德行的光輝照耀到更廣闊遙遠的地方。他創作了《白雪》、《陽春》等曲彌高、和彌寡的雅樂。生動的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表達了君子潔身自好、纖塵不染,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嚮往。人們說高層次的音樂通乎神明,使人感受到真實、博大和永恆。善化他人,感化四方,是對生命的珍視和關愛,是對上天造就並賜予生命一切的感恩。

──轉自《明慧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趙抃平素生活清幽簡樸,公務之餘不是讀書吟詩, 就是焚香彈琴, 或是觀鶴起舞,十分自得其樂。連他的白鶴也一樣「高潔清廉」,從來不會啄食官塘裡的魚蝦,也不吃別人的餵食。神宗時,趙抃從四川被召回京城,仍舊只帶著一琴一鶴。
  • 每天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的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莊重恭敬的實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協助天子處理政務而成為諸侯。天子修德不懈,方可成為聖賢,才能施恩於人民。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