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讚

明國 攝影/文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4日訊】荷花有許多典雅的名字, 如蓮花,芙蕖、菡萏、芙蓉、水芝、水芸、君子花等。

古今中外許多文人雅士,多喜愛荷花。無論在文學作品和繪畫中,蓮荷都是常見的題材。

取物比德,荷花有「中空外直,不蔓不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性。所以被比喻為「花中君子」。古代的最高官階被稱為「一品清蓮」, 取其寓意用來指居高位而不貪,公正廉潔。

許多攝影愛好者也喜歡荷花。除了上述原因外,主要還是無論荷花在成長的哪一個階段,造型都非常的討好。

高精度圖片
一塵不染,含苞待放

高精度圖片
小荷才露尖尖角[楊萬里]

高精度圖片
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花鮮 [謝靈運]

高精度圖片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劉孝威]

高精度圖片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 白]

高精度圖片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屈原]

高精度圖片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江洪]

高精度圖片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梁沈約]

高精度圖片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李白]

高精度圖片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李白]

高精度圖片
萬里田田處,記花時、一片歌聲,飄來南浦。鬥地西風吹裊裊,剩得殘葩無數。 [謝瓊]

高精度圖片
顏太嬌紅都薄命,誰為紅顏憐惜?如此韶華,也能結子,苦味偏堆積!理香人去,淡煙一縷凝碧。[嚴廷中]

高精度圖片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

(http://www.dajiyuan.com)

有關「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詳細情況,請查詢大賽網站:
http://photo.ntdtv.com/index.ph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事有十幾二十年了吧,要不是整理這些花卉照片還想不起來呢。
  • 在城市住時間長了,每天在高樓和人群裏鑽來鑽去的,自覺添了許些拘謹和近視,於是,搭上車帶上盡可能帶的物品,來到了鄉下。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 欣賞漢普頓宮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於那融合美麗、端莊、高貴、內斂與莊重的畫作之餘,可能會以為這些畫作來自一位18世紀中後期的藝術家。然而,這些肖像畫卻是在更早一個世紀之前由戈弗雷‧內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創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國畫家,公認是英國最傑出的巴洛克肖像畫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