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樂

謝怡君
font print 人氣: 10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訊】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occo」,意指「不規則的珍珠」,「怪異的」,「格調變壞了的」,「加了太多的渦形裝飾的」等等。在美術上,藝術家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以及誇張的裝飾來強化他們的作品 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富麗堂皇的宮廷及奢華的排場正是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影響到音樂的風格。

巴洛克的音樂是複音音樂,旋律並不突出,樂曲多由小動機出發,在不同聲部上不斷延申發展,因此這時的音樂連綿不絕,音響較緊密紮實。和聲變化快速,音樂中用不和諧音、半音階和聲,使作品氣勢宏大。節奏上,作品多以單一的節奏持續發展,且巴洛克音樂的對比性主要在樂章之間。用數字低音、對位模仿及賦格等手法,並常用即興演奏,演奏者自行加入裝飾音、華彩樂段來美化音樂。此時的音樂較莊重嚴謹,有專一一致的特質。

重要的作曲家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當時富有的貴族大多擁有專屬的樂團,以便在宮廷中娛樂賓客,而變化多樣器樂曲就廣受青睞。音樂家開始發展出不同的樂曲類型,包括奏鳴曲、組曲、協奏曲、賦格曲。在巴洛克時期,尤其是德國,最重要的曲式為“主題與變奏”和“組曲”。

主題與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
把一個音樂主題加以變奏是這時期最常用的技巧之一。1650年後,許多作曲家喜歡用自己創作的歌曲作主題(往往稱為aria),而不喜歡借用一個熟悉的曲調。

組曲(Suite)
晚期巴洛克的鍵盤音樂有很大一部分是採用組曲型式。在德國有四首舞曲的固定型式:阿勒曼(allemande)、庫朗(courante)、蕯拉邦(sarabande)和吉格(gigue)。組曲有國際性的特性:allemande可能是來自德國,courante源自法國,sarabande源自西班牙,gigue源自英國。這四種舞曲有不同的節拍。
Allemande:通常是快慢適中的二拍子,以弱拍開始,所有聲部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連綿不絕的進行。
Courante:用複二拍或複三拍的混合,適中的6/4拍子。在終止式的最後一兩個6/4拍的小節由於重音移動而變成3/2拍的效果。法國courante有時被義大利courante取代,是一種3/4拍較快的舞曲,更主調音樂化。

Sarabande:是3/2或6/4的慢板樂章,通常比allemande和courante更主調音樂化,有時後面接一個複奏,即圓舞曲的裝飾奏。
Gigue:有時是4/4拍子,附點節奏,但後來更常見到12/8、6/8、3/8、3/4等拍子,旋律跳動大,有三連音的連續進行,常是賦格式或仿賦格式風格,第二段主題是第一段的轉位。
另外,義大利歌劇在巴洛克時期也開始發展,所以對巴洛克音樂來說,義大利歌劇才是最本質的樂種,並且歌劇的語法也對彌撒曲、經文歌等教會音樂,以及奏鳴曲、協奏曲之類的器樂音樂產生重要的影響。

歌劇以宣敘調(recitative)和詠嘆調(aria)為主體。宣敘調交代劇情發展,詠嘆調交代情緒轉折。除了宣敘調及詠嘆調之外,也會有重唱,但很少會有合唱。當時在歌劇的每幕劇之間,會加上跟原劇不相干的短歌劇,稱為幕間劇,通常是喜劇,以沖淡歌劇的嚴肅氣氛。
義大利歌劇在此時代是國際性語言,讓音樂從宮廷娛樂,變成音樂家藝術家渴望展露才華、也最能掌握群眾趨勢的音樂藝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 聖誕變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樂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樂後製 DAW :Artemi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