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民俗音樂的誘惑(下)

比嘉悅子(民族音樂研究家) 翻譯:廖真珮
font print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7日訊】沖繩音樂分類

沖繩音樂分成呪禱歌謠、敘事歌謠、敘情歌謠。說到底這只是文學的分類。在沖繩留下有文字的歌謠雖然是文學研究的全部,但它的分類方法還有很多,例如我們也可以將沖繩音樂以基層分成大和系音樂、中國系音樂等,還有常常和舞踊或演劇一起上演的沖繩音樂,村落藝能等等。

當間一郎氏把沖繩的藝能以民俗藝能和古典藝能區分開,民俗藝能中包含有祭祀藝能、庭的藝能、假設舞台藝能。古典藝能則有古典舞踊、組踊、雜踊、歌劇等。

表一的分類是以演奏歌謠的時間和場所為基準所分類的。勞動時唱的勞作歌,慶典活動所唱的歌、及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樣的歌(關於民俗)、童謠、舞台藝術歌謠、還有受到西洋音樂影響的新沖繩歌謠等等,分成七個項目。


表一 沖繩音樂分類

表中,沖繩音樂的70-80%是(二)慶典歌(三)座興歌(六)舞台藝術歌謠為主。和日本本土歌謠相比之下,沖繩(一)的勞動歌數量顯得較少,但是八重山和宮古島有很多勞作的歌留傳下來。其他的沖繩諸島關於直接勞動的旋律就極其少了。但是關於豐收的藝能倒是不少,如豐年祭或十五夜舞蹈等。

相反,(二)的慶典歌、祝福的歌謠可以說是沖繩音樂最有特徵的部分了。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沖繩基層音樂,如呪禱的歌謠、慶典時敘事的歌謠等古謠。像是過年慶典、造墳墓或者船出航時的祝福等,還有求雨時所歌唱的古謠也被稱為敘事的歌謠。
另外共同的例行事,如神事儀禮之後,有兼著奉納和餘興的舞蹈和藝能表演。這方面沖繩諸島有舊太鼓、EISA、京太郎、八月十五夜所跳的各種舞蹈,其中大部分的歌謠口說是屬於琉歌,除了舊太鼓以外還有三線伴奏。
另外,宮古和八重山諸島在豐年祭和節日的慶典時跳舞的歌謠也大量被傳承下來。八重山因為曾經設置過大和藩(琉球早期與大和<日本>有藩屬關係),音樂也直接受到首里和鹿兒島的影響很深。


慶典舞蹈

(三)座興歌是祝福的時候或休息之時、遊戲的時候被唱的歌。這些歌很多都是三線歌,通常在宴席時演唱,大多以古典音樂為開端,以沖繩民謠為中心。
宮廷極流行的古典音樂,在廢藩置縣(政府廢除封建制度,是為明治維新)後,以首里、那霸為中心,但現在古典音樂則是廣傳全島。古典音樂又分為野村流、安富祖流、湛水流三個派別。到現在為止「工工四」(工尺譜)收錄的240首曲子,和舞踊或組踊中傳承的樂曲,在宮廷的廣間、座敷(別殿名)所演奏的三絃樂現在也常常在舞台上演奏,以藝術音樂的魅力更廣泛的傳到民間。好比八重山的節歌藝術性因為極高,1983年沖繩縣將八重山古典民謠指定為縣的無形文化財產。

(五)沖繩童謠是以方言為發音的。明治以後,沖繩成為日本的一縣,受日本的教育制度影響,小孩之間所唱的歌謠也更加的繁盛。調查後發現,老一輩能將沖繩原始童謠給完整唱完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邊筆者還想強調一點,沖繩童謠的特徵大多是跟動物有關的,或者是跟自然有關的歌謠。因為以前的環境中,兒童與動物玩耍的機會較多,也常常在自然中與花草接觸等。再有就是與四季的變化、天體、氣象等等有相關性的。

音樂的特質

音樂的特質隨著各式各樣的音樂、歌謠有所不同。關於音階,沖繩的音階(琉球音階)1.3.4.5.7.1在日本中只有南島才有。日本本土的律音階、民謠音階相較之下成為很獨特的旋律。
現在能聽到的沖繩音階,只剩下沖繩全縣和奄美的與論島、沖永良部島、德之島所留的民謠才有。奄美群島因為1609年薩摩入侵,又因為奄美和琉球王府相隔遙遠,到今日音樂仍然受到薩摩的影響。


音階的種類

沖繩本島和周邊諸島、特別是距離那霸和首里(地域名)很近的地區才有獨特的沖繩音階。活躍於首里王府的三絃樂、古典音樂、或鳳仙花EISA歌等代表的民謠,還有三線伴奏的音樂大部分也都是沖繩音階。而古謠的歌則有律音階與其不同的變化,八重山或宮古的歌謠也是律音階跟其變化。
在日本只有沖繩地區存在的特殊音階,但是視野若是拓展到亞洲的國家來做比較,我們發現與沖繩音階相似的還有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家的音樂。甚至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都有類似音階的出現。

沖繩的節奏基本上是和亞洲、乃至於日本共通的二拍子或四拍子。但並不是西洋音樂強調強拍、弱拍的那種,而是像左右腳在進行中交互進行一拍子一拍子結合而成的二拍子、四拍子。
古典音樂的樂譜《工工四》以一個格子來表示一拍,以五分(格子的一半)表示半拍、二分五釐、七分五釐等往下劃分推算更細的節奏。
我們發現幾乎所有歌的拍數都是偶數拍,當然也有奇數拍子的。這個問題讓我們對以前沖繩人到底有沒有具備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觀念產生些許疑問?

沖繩的民俗音樂、歌謠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隨著島民的喜怒哀樂而有所變化的歌。在以前科學還沒有來臨的時代,島民常常為了祈求農作物能順利生長;或是祈求家人的身體健康,因而開始有了祈福的言語。後來再因為強調這些言語的抑揚頓挫輾轉成了歌謠。也藉著祈禱或歌唱,期許她們在島嶼的生活能更加順暢。

以上,我們將沖繩歌謠以文學觀點分類的呪禱歌謠、敘事歌謠、敘情歌謠,以及到現在的一些歌謠,在什麼樣的場所唱什麼樣的歌等作了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能有助於加深讀者對沖繩音樂的樣貌、特質等的認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只是日本,在亞洲來說,沖繩音樂是各地所注目的焦點,如果要說哪個地方生活中裡有歌、而且還能常常創造出新的音樂,我想那指的肯定就是沖繩了。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