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体育app- 线上博彩全攻略

世界民謠(7)甜蜜的家庭

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2718
【字號】    
   標籤: tags: ,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
雖然沒有好花園,春蘭秋桂常飄香。雖然沒有大廳堂,冬天溫暖夏天涼。
可愛的家庭呀!我不能離開你,你的恩惠比天長。

雖然唱來荒腔走板,但那稚嫩的嗓音仍吸引了兩個孫子,放下手中的遊戲,全聚攏了過來。孫女開口跟著哼了起來:「我們幼稚園就敎過了!奶奶!這誰唱的?怎麼那麼難聽?」我伸手一指!孫子蹦了起來:「啊?我唱的?可是聲音不對呀?」「那是你兩、三歲時,奶奶敎給你唱的,然後爺爺幫你錄下來的。這捲錄音帶可是個傳家寶哪!你們接著聽……」

隨著歌聲,我又回到含飴弄孫的那段時光了……。每天跟著長孫滿地爬的屁股後頭追,沿著他搖擺的學走步履小心扶持,戰戰兢兢的將他捧在手掌心,深怕他冷著、凍著、摔了、碰了……,累的個七葷八素。只有敎他唱歌時,他才能安靜下來。那些兒歌、簡短的民謠,就這樣一句句、一首首的記錄了他成長的過程,也鐫鏤了我們老倆口那一段勞累與喜樂掺半的日子。

隨著歌聲,我又回到教書的年代了……。多年來,我總敎低年級,一來剛入學,可塑性強,乖巧、聽話;二來只半天課師生相處,容易度過。於是兩年換一批新生。而低年級的課程裡,「唱遊」幾乎每天有。而每一班我必定敎唱這首「甜蜜的家庭」。聽著他們清亮的歌聲悠緩的唱出,瞧著他們優美的自創動作隨性表演,那是一種難得的心靈享宴:那一雙雙的小手在空中劃個圓弧,再兩腕相抵,成朵花兒,然後慢慢朝著四面八方分別伸出,代表著四季花香撲鼻……。看著他們盡情歌舞的歡樂,心中那股莫名的感動,卻不知如何與人分享。

http://www.youmaker.com/

隨著歌聲,我想起了這首(Home sweet home)歌的作曲者(Sir Henry Rowley Bishop 1786~1855)別曉坡,這是他所創作出的一首極為有名的民謠曲。描寫懷家的感情,充溢於所有的節奏之中。和語言不同的是他把懷念自己家庭的滿腔情懷,以樂曲來表達,寫成超越國境,具有普世價值,為世人所共同理解的旋律。這首民謠的歌詞和樂曲,均係別曉坡一人所作。他是美國19世紀的作曲家,歷任各地的音樂指揮者和教授。1853年曾獲得牛津的音樂博士。作品有許多歌劇和宗教樂。

隨著歌聲,我知道我敎過的學生,一如兩個孫子般都已長大成人,散居各地,各司其職、各盡其份。而且人人都結婚生子,都有個「甜蜜的家庭」。依著我的教導,當個嚴父慈母,盡心教育孩子:積德行善、先他後我、兄友弟恭……為善化週遭的一切而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啊!給我講那甜蜜的老故事,往事難忘,往事難忘。
    啊!給我唱那好聽的老歌曲,往事難忘,不能忘……
  • 這首民謠,出於意大利的「拿坡里」。拿坡里位於拿坡里灣北岸,前臨碧海,後負青山。風光秀美,全歐少有。當月光皎潔的夜晚,寂靜的水面,映照著月影與燈光,對對情侶搖著二三小舟,蕩漾其間,那真是人間仙境、水鄉勝景。
  • 在手上來回轉動會有叮叮咚咚的聲響這樣的一個「貨郎鼓」來通知消費者,人們一聽到這個聲音便知道賣雜貨的來了,便會出來選購要的東西。因為以前的交通沒有那麼便利、店面也沒那麼多,所以要買東西可能得走上好一段路
  • 這是台灣早期民間的說唱音樂,通常由盲目之賣唱藝人用月琴自彈自唱,歌詞以處世勸善為主。故稱為勸世調。
  • 「恆春民謠」忠實的唱出了農民們的辛勞。中國天人合一的道統,讓這些勤苦的農民大眾,隨著四時、季節的嬗遞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勞任怨換來的是一粒粒的汗珠與一碗碗的米飯;以及一家家的溫飽和一戶戶的富足。
  • 幾經物換星移、環境丕變,漸漸的發現它原來是一首兒歌「小星星」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