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長城」畫外有音

文/伊羅遜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日訊】能禁得住「品」的攝影畫面才是好作品。「雲中長城」這幅作品在2007年大紀元舉辦的第一屆國際攝影賽上獲得風光類一等獎,它獲獎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我們就作者要表現的題材對照畫面來看,畫面一目瞭然的表現出長城坐落的山脈在清晨雲霧漸漸散去中露出了他的巍峨形象,可以看到太陽已經從畫外遠處地方升起來,陽光衝破雲層照射到冬季寒冷霜打的山脈上和長城古堡上,呈現出暖意的色彩,畫面的意境便從這暖暖的色調中躍然紙上、蘊涵在看不見卻能感受得到的初升太陽和緩緩流動的晨風中。

這幅作品從藝術表現上很明瞭,利用了黑白明暗、大與小的對比關係和利用對角線的山脈走勢,來表現長城的蜿蜒曲長,氣勢不凡,既有視覺的衝擊效果又有畫面的節奏感;使得二維的平面具有三維的空間感,畫面很有縱深層次,有如同讀者也隨著攝影者站在高山看長城一樣。

長城是攝影人到中國必拍的題材,多少攝影迷勇士們冒著艱險爬山越嶺登上長城,從日出前到落日後,從陽光白天到月夜下,拍攝了數不盡的長城雄姿。長城題材的攝影作品數不勝數,在眾多的長城照片中若想出類拔萃不容易。這幅作品看似只有淡淡的簡單藍色基調,但是我們卻從這簡潔的畫面中看到了我們以上描寫的畫外音。

這幅作品還是單一的雲中長城嗎?我們從中品到了:雖古老卻有初生的氣息,雖冬季寒冷卻有暖意煦煦,雖全畫面冷色調卻暖色點染,雖靜止瞬間卻動勢不止。我們可以品出流動著的時間動感,那光的瞬間色彩,它使人感到身臨其境。

有人問什麼是攝影的最高境界?也有人回答那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經過幾輪評選,大紀元2007國際攝影大賽評委會從來自61個國家的參賽選手提交的13500餘幅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145幅入選作品,其中69幅作品獲獎。本次大紀元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參賽,從9月11日開始,我們選登部分入選及獲獎照片,供讀者欣賞。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參賽者及各界給與這次大賽的支持和關注。
  • 為促進在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的互相交流,溝通,恢復傳統美學的形式理念,繼2007年大紀元國際攝影作品大獎賽獲得廣泛好評之後,大紀元即將舉辦2009 第二屆大紀元國際攝影作品大賽,誠邀各族裔攝影愛好者及專業人士的參與.第二屆大紀元國際攝影大賽於12月1日開始接收參賽作品。
  • (大紀元記者費佳華紐約報導)榮獲2007年首屆大紀元國際攝影大賽兩項獎的艾甘陳(Debbie Egan-Chin)是《紐約每日新聞》的職業攝影師。日前她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從原始主題、細微情感和藝術構圖等方面,詳細探討了她的兩件獲獎作品。以下是根據她的談話整理,用第一人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