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篮球预测 - 体育

林月娥紙黏土及麵包花家飾展

文/黃凱西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林月娥自童年即對手工藝及繪畫有著濃厚興趣,然而早年環境不十分寬裕,故只在國中課餘時學過幾個月的繪畫。

民國1982年從逢甲企管系畢業後林月娥便投入工作,之後結婚、生子,直至孩子漸大才有時間發展興趣。因紙黏土及麵包花可隨自己的感覺自由揮灑色彩,林月娥從此投入藝術創作。為實現兒時習畫之心願,他將每件紙黏土與麵包花作品都當成是立體畫在創作,盼結合藝術與實用性來提升居家生活品質。

林月娥作品精美細緻,並於潭子圖書館舉辦多次個展,2005年豐原市公所邀請展、2006年台中市文化中心個展,2007年獲台中縣美展工藝類入選。

細看林月娥的作品,不難體會出其對生活的種種巧思,在平凡中卻有著濃濃對家庭的情感。


(大紀元)

林月娥紙黏土及麵包花家飾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 11 月 30 日(日),每星期二至六,上午九時至下午八時,星期日的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展覽地點:台中圖書館 3 至 8 樓藝文走廊

台中圖書館網站 http://www.ntl.gov.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當暑假來到時,嘉義市精忠國小的小朋友在嘉大手工藝社的教導下,做出了令人讚賞的精巧手工藝作品,讓這些學童在暑假中學到了暑期做出了可愛又有趣的作品,而嘉義大學一群默默從事於手工藝教學之社團夥伴,也在教學中起到了薪火相傳的作用。
    嘉義大學表示,該校手工藝社於6月25、26日一連兩天在嘉義市精忠國小舉辦手工藝教學活動營,有50多位國小學童對紙黏土、陶藝、編織等手工藝有興的,參加了這個活動,使這些學童覺得既新鮮又有趣。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1914–2010年)詩書畫三絕,但少為人知。他的處世為人自然質樸有如隱士,從不出畫冊,也未收徒,服務於嘉義縣中32年當美術教員,作品極少面世。近日(2025.1)《嘉義市文獻》第26期,刊登黃健次先生歷經幾年精心整理所撰〈黃水文詩書畫補遺〉,填補了台灣近代藝術史的一塊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黃健次先生所撰簡要版在此發表,以饗讀者。
  • 台灣故宮, 故宮, 歲時吉慶, 節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宮特展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黃曆新年應景的「歲時吉慶—院藏節令文物精粹」特展,「透過精選的院藏歲時文物,一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序變化、節慶習俗,陪您過個知性蛇年。」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希望呈現「圖像」能夠超越文字描述、為觀眾提供更豐富訊息的潛力與特性。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呈現豐富多元的古地圖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