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彩繪台灣

徐明義畫集(五)─仙境(彩墨)

作者:徐明義
徐明義畫集(五)—仙境(彩墨)。(局部)。(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仙境(彩墨)

我們必須承認:畫這種畫,是「有心」的改易,而非所謂的長期畫下來的自然演變。

所謂「有心」,就是在「觀念」上做突破,然後著手去做。不過,實際上這應該仍然算是表現作者個人的「心中丘壑」——是要經過時間來沉澱、演化的。不會是突然間就「發明創造」出來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已心目中神祕的聖地,隱然放置在心中一角。有一天,忽然心有所感地拿起筆來畫出來,那相信就是這種面目了。

徐明義畫集(五)—仙境(彩墨)。62×60cm。(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點閱【徐明義畫集】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昌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桃園縣大溪鎮「打鐵寮古道」的起點處,靠近「龍溪花園」的一座別緻高雅的別墅內,種滿了整墻面的軟枝黃蟬。它們往往伸展到高大的洗石子圍墻外頭來,然後不約而同地開起花來,衝著路人吹奏它們那濃濃的馥郁。
  • 到海邊去撿拾海沙,把它研得極細,再加上平時我們抹二丁掛磚縫的黑色水泥粉,便可以在紙上「畫」了。為什麼「畫」字要加上引號呢?實則它是用「流」的,不是用筆來畫。是用水的流力把墨粉流成某種肌理,再上色完成。
  • 這幅畫是最近一系列的「流沙畫」近作之一──一種嘗試──看看能不能「玩」出什麼風格或什麼形式出來。不過企圖心不大,只是試圖跳脫出前人的窠臼,或玩一些別人不曾玩或不敢玩的東西而已。
  • 在路邊、野草叢生的地方,矗立著一株頗為高大的珊瑚剌桐。豔紅色宛如小辣椒似的花朵叢聚在枝葉的末端,綻放出一季夏陽溢出的熱情。
  • 這首民謠,出於意大利的「拿坡里」。拿坡里位於拿坡里灣北岸,前臨碧海,後負青山。風光秀美,全歐少有。當月光皎潔的夜晚,寂靜的水面,映照著月影與燈光,對對情侶搖著二三小舟,蕩漾其間,那真是人間仙境、水鄉勝景。
  • 我看有人曾用「潑墨」來畫畫,表現出來的風格,不同凡響。我則嘗試用「潑彩」來試試。——大紅、大綠、大紫的山水境界往往讓友人感到新鮮、驚異,卻也嘖嘖稱奇。
  • 這一張圖選用「拓印」法來畫。樹林佔去畫面的大部分,是畫的重心。一條小徑蜿蜒而去,前面橫著一條小溪,通過一片小木板橋,我們的主人翁正一前一後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 庭院裡,一片花團錦簇。在圍籬下,錦葵們爭奇鬥艷,開著美麗繽紛的花朵,爭相展露它們熱情的笑靨。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