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彩繪台灣

徐明義畫集(五)—荷花(彩墨)

作者:徐明義
徐明義畫集(五)—荷花(彩墨)。(局部)。(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荷花(彩墨)

我的家鄉——桃園縣觀音鄉大堀村、藍埔村一帶,這些年來時興種植荷花。夏日期間,吸引了大批觀光客,賞荷人潮不斷湧入,異常熱鬧。

而種荷的原始地就在大堀溪旁,小時候那條小溪是我們玩耍、放牛、嬉戲捉魚蝦的地方,如今河川受到污染,已然不堪聞問。……

荷花掉落,花蕊也灑滿一地,漂浮在池水中,頗具生趣。@

徐明義畫集(五)—荷花(彩墨)。68×68cm。(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點閱【徐明義畫集】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昌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好喜歡看山的倒影──在水中。好希望能類化移情那些倒影──在畫中。一鏡平波,藍山綠水相互輝映,黃樹在此始終不遑多讓,也顯得明麗照人。
  • 土地公祠後面的小土堆旁,長滿了美人蕉。這些無主的美人蕉雖然乏人照顧,卻照樣長得鬱鬱盛盛,兀自開著無人欣賞的一地高高低低、深深淺淺的黃花紅花。
  • 「退休後,找個三兩知己,一齊到xx山腳下共買一塊地,大家永遠做鄰居。建一幢小木屋,種幾棵果樹,植幾株芭蕉;屋後挖一個小池子,養幾條魚,有空就去看看它們。圍牆下蒔幾種菜蔬,絕不噴農藥,保證零污染,另一邊鋪上朝鮮草,擺幾個茶几,可以在樹底下喝喝茶、看看書、在草地上打打滾。……過個恬靜平和的下半輩子。」
  • 大概從來很少畫國畫的人畫像我們這種畫吧。整幅畫由幾個大色塊構成,絕少線條。傳統山水畫久了,有一種瓶頸;有一種倦怠;畫來畫去似乎覺得公式化了、形式化了。不免心裡著急,總想突破!尤其是近些年來常遇友人詰問「中國畫的前途在哪裡」時,心情更加沉重。
  • 月桃花開的紛紜爛漫,茸茸的主花瓣露出深邃的內襯裡,朱黃白三色搭配得極為精緻而和諧。
  • 本圖採「S」型構圖。所有的樹都採用「拓印」法來完成。畫就之後再上色、添枝加幹。像這種地形在桃竹苗三縣所在多有。丘陵地的特徵就在於地形起伏不大,但卻多彩多姿,尤其是在有溪流湖涘的地方更是多貌多變,可觀可賞。
  • 這幅畫是傳統構圖,但不全然使用傳統的材質——先用黑沙噴膠流水架構畫面。俟全乾後再上墨、加彩,小心收拾。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 馬德里擁有世界上最[ascii]著[/ascii]名的博物館之一——普拉多博物館。而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貴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畫《宮娥》(Las Meninas)是其鎮館之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