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忍國際美展曼哈頓預展 紐約人感動

展出作品之一﹕《誓約》。作者﹕陳肖平、董錫強。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怡紐約報導)由法輪大法美東協會和法輪大法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真善忍國際美術巡迴展於5月28日至6月10日在曼哈頓中城舉行兩週的預展。由於展出地點位於繁華的35街,5大道和6大道之間,星期一美展開幕以來,前往觀畫的觀眾絡繹不絕 。

這次畫展共展出十六幅油畫,兩幅中國畫,兩座雕塑作品, 和多幅木刻。據美展介紹,全部作品是由一群來自不同背景、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創作的。這些藝術家的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是法輪大法,也稱法輪功的修煉者。

法輪大法的美好平和令人感動

對曼哈頓的居民來說,法輪功已不再生疏。2004年至2005年期間,法輪功學員在曼哈頓堅持不懈的街頭講真相,令很多居民現在提起來還記憶尤新。Victoria就是在那個時候聽說法輪功的,只是那時在街頭看到的是酷刑展示,瞭解到的是因為修煉這一古老的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修煉人們身心靈的性命雙修功法人數眾多,被中共打壓迫害的情況。看過全部作品,她表示很喜歡美展的每一個作品,「我能感受到作者身心靈的昇華,一定是他們在法輪功中修煉打坐的緣故,他們的作品充滿能量,祥和而純淨。作品展現出來法輪功的美好平和,令人感動。星期五的招待會我一定再來看。」

共產黨不會長久

Andy從波蘭來紐約讀書,來看展覽純屬偶然,他在36街辦完事情,本該坐地鐵回去。然而不知為甚麼,他就往畫展這個方向走過來。所以他在留言簿上說,我今天能看到這個美展,絕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感謝上天給了我這個機會瞭解到法輪功。Andy對每個作品看的都十分仔細,尤其是描述法輪功學員被迫害,最後壞人慘遭惡報的巨幅作品,他表示自己相當能理解,他非常認真的找到組織者,告訴他們,從波蘭,俄國等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解體發展史來看,共產黨不會長久,「你們能堅持下去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他說:「其實一切都在神佛的掌握之中。」

我覺得我是從天上來的生命

作品《誓約》,吸引了從北京來紐約的詹尼女士。聽完解說員介紹作品的意義後,她迫不及待的說,人都是天上來的客,是有誓約而來,這個說法太吸引我了,我回去一定好好看看法輪功的書籍,瞭解一下甚麼是修煉。 我真的覺得我是從天上來的生命,應該回去。◇




真、善、忍國際畫展感動紐約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南市報導)巡迴全球三十幾個城市,展出上百場的「真善忍國際美術巡迴展覽」,3月14日起至28日止將在國立台南社教館1樓展出。展出內容包括油畫及國畫等40多幅創作,其內涵散發一股堅忍不屈卻又寧靜祥和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 【大紀元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嘉義朴子市長黃麗貞於昨翩然蒞臨梅嶺美術館,參觀「真善忍國際美展」,由鄭文敢負責導覽在旁一一向市長解說,黃市看後表示這是很有意義的美展活動,並對法輪功學員為迫害真相所付出的努力致以敬意。同時當場訂購20盒美展作品卡片,表示要分送給各單位主管,讓他們有機會了解更多的真相。
  • 藝術史家們對用「矯飾主義」(Mannerism)這個詞做為繪畫風格的名稱有過許多爭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前,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這名詞來形容十六世紀時在意大利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 馬德里擁有世界上最[ascii]著[/ascii]名的博物館之一——普拉多博物館。而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貴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畫《宮娥》(Las Meninas)是其鎮館之寶。
  • 斯皮諾拉對敵軍的武藝充滿敬佩,遂允許荷蘭軍隊如閱兵遊行一般地撤出布雷達——他們手持武器,鼓聲震天,旗幟飄揚;他也嚴禁部下對敗軍幸災樂禍。當尤斯蒂努斯以傳統方式向他走來示降時,斯皮諾拉下馬與他平等相見。兩人一見面,斯皮諾拉便對這位荷蘭指揮官及其部隊大加讚賞。
  • 在16、17和18世紀,職業女畫家非常稀少,更不用說取得成功的了。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朱迪斯‧萊斯特(Judith Leyster)和阿黛拉依德‧拉比耶-吉婭爾(Adélaïde Labille-Guiard)三位畫家都創作了多幅自畫像,其中包括突顯其職業的版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