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舞:元代之《十六天魔舞》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3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元代,很多皇帝信奉神佛。元順帝時期製作了讚美佛的樂舞《十六天魔舞》,舞蹈主要講的是十六位天魔以菩薩的容貌出現,迷惑世人,後來被佛陀降伏的故事。

《元史·順帝本紀》記載:順帝用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她們的服飾是:頭垂髮數辮,戴象牙佛冠,身被纓絡,穿大紅綃金長短裙、金雜襖、雲肩、合袖天衣、綬帶鞋襪。手裡都拿著法器「加巴剌般之器」,其中一人執鈴杵奏樂。舞時,舞者一手持法器,一手打手印,雙臂翻舞,變化多端。有專家認為,敦煌465窟元代舞蹈壁畫,可能與該舞有關。此外,還有由十一個宮女組成的伴奏樂隊,頭梳練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樂用龍笛、頭管、小鼓、箏、緌、琵琶、笙、胡琴、響板、拍板。

元周憲王宮詞有:「背番蓮掌舞天魔,二八華年賽月娥。本是西河參佛曲,來把宮苑席前歌。」

這個舞蹈只有在宮中做佛事時才進行表演,「宮官受秘密戒者得入,餘不得預。」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您造訪南投清境農場,在欣賞過青青草原成群的綿羊,觀賞過剪羊毛秀後,發現具有特殊風格的民宿中竟然有老人悠閒的吸著水煙筒,餐廳內提供的是傣族擺夷風味餐,牆上掛著的照片中人穿著傣族傳統服飾,附近小學有人練習著傣族舞時是否想過,在南投山區為何會出現雲南傣族擺夷人?傣族文化內涵又是什麼?
  • 源遠流長、浩浩蕩蕩的長江和黃河,這塊富庶廣闊的中原大地,韻育出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華夏文明。從伏羲帝之史官倉頡造字,發展出全世界至今唯一能表達意涵的文字;當全世界的國家在君主政體時期的領袖都稱國王,唯獨中土自三皇五帝起都稱皇帝,這些非凡意涵點出了這個創造人類輝煌文明的國度——中國,自始以來就受著天上眾神的矚目。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部門近期在對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附近一經濟園區地下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過程中,共清理發掘戰國至元代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墓葬三百八十五座。 新華網報導,這些墓葬中戰國墓數量最多,有兩百八十五座,其餘為秦漢時期、魏晉時期和遼、金、元時期的墓葬。
  •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中央社莫斯科四日法新電)義大利石油公司埃尼(Eni)今天以五十八億一千萬美元代價,買下俄羅斯尤克斯石油公司資產。
  • 唐代大部分皇帝或信道,或信佛,因此也製作了一些崇道尚仙類的舞蹈。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就製作了《八卦舞》。從舞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舞蹈與道家有著密切的關聯。
  • 被稱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皮影戲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將中國瀕臨式微的傳統皮影戲在美國發揚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宮演出。然而在她彌留之際,紅門劇社的風光已不如從前,她沒有後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戲遺產何去何從?
  • 1923年,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姨媽時,被中國古老藝術——皮影戲深深吸引。這位美國女孩終身未嫁,用盡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戲的創作、演出中,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羅斯福總統執政時期受邀赴白宮演出。
評論